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9節

徐霞客不僅尋奇訪勝,還在山脈、水道、地質和地貌等方面有調查和研究,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可惜徐霞客生活的是萬般皆下品的古代,否則在張華的時代,徐霞客可能會成為地質學家。

這麼一個名人竟然成為了流民,而且入駐夏村。

徐霞客這麼一號人物,應該不會被劃分為普通流民吧?

張華回到行政木屋,檢視入駐夏村的徐霞客。

當前,因為幾十個新的流民流入夏村,因此夏村的人口增長到了523人。

夏村的英雄人數增加到了4個人。

張華猜測的沒錯,徐霞客是以英雄的身份入駐夏村。

【英雄】:徐弘祖(徐霞客)

【朝代】:明朝

【統帥】:25 【武力】:50 【智力】:79 【政治】:41

【血量】:30

【攻擊】:3

【防禦】:1

【敏捷】:4

【覺醒天賦】:地理學(遊離四方的徐霞客,獲得辨認各種地形、礦產的直覺)

【生活技能】:特級勘探術(積攢足夠的經驗,可以進階為神級勘探術)

【來歷】: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

徐霞客智力到了79,卻無法為官,只能說其志向不在於此。

張華看到徐霞客覺醒的天賦,眼神一亮。

徐霞客覺醒的天賦與行軍打仗雖然沒有直接關係,但“地理學”這個天賦,對於領地建設可以說舉足輕重。

有了這個天賦,就能勘探夏村周圍的礦產資源了。

夏村目前除了木材和石料以外,還沒有發現其他礦產資源,尤其缺少鐵礦。

徐霞客這個時候入駐夏村,可謂是解決了燃眉之急。

張華親自前去徐霞客居住的茅草屋拜訪。

徐霞客雖然是富家子弟,但長期在外遊歷,個人自理能力極強,即使居住在茅草屋也不覺得艱辛。

在這亂世能保住一條小命,就殊為不易了。

“不曾想村長大人親自登門造訪,不知道我有什麼能為村莊效力之處?”

徐霞客是個聰明人,知道張華來訪,一定是有事相求。

張華上下打量這個來自明末的書生,說明來意:“我在亂世建立村莊,保境安民,所缺者,唯有鐵礦而已。聽聞先生遊歷天下,通曉各種地形。要找鐵礦,必定先找產鐵之地。故請先生出山,為村子探勘鐵礦。”

“如果先生髮現礦山,我願以10兩黃金相贈,並長期供奉,先生可一輩子衣食無憂。”

張華為了拉攏徐霞客,下了重本。

一座鐵礦的價值,何止是10兩黃金。

徐霞客的價值,還在一座鐵礦之上。

徐霞客沉思:“尋找鐵山也不困難。村長可聽過一句古話——上有赭者,下有鐵?”

第十一章 六級鐵礦

距離夏村十里的北面山地,張華跟著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遍歷周圍的山頭,尋找礦山。

無論鍛造農具,還是鍛造兵器,鐵礦都不可或缺。

徐霞客看到山頭有紅色、褐色的土狀覆蓋物,露出喜色:“我們的運氣還算不錯,只用兩日時間,便找到了鐵礦。村長請看,這就是古書記載的‘上有赭者,下有鐵’。”

原本已經乏力的張華聽說徐霞客找到了鐵礦,立即恢復精神。

徐霞客找到的,很有可能是鐵礦被風化後形成的赤鐵礦與褐鐵礦的集合體,總體上呈現暗紅色或者淺紅色。

換而言之,這是鐵礦露出表面的部分,而在下面,就是礦床。

早在古代,就有“上有赭者,下有鐵”的經驗積累。

只是可惜的是,古代人關心的是實用性,對鐵礦石的形成原理,不求甚解。

徐霞客又沿著附近的山頭走了一圈,陸續發現其他褐鐵礦的鐵帽。

“此地可能是一座大型礦脈,而非小礦。”

見多識廣的徐霞客也逐漸激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