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31節

綠林軍嚇得臉色蒼白,已經有人轉身逃走。

在野外遭遇鐵浮屠,作為農民起義軍的綠林軍必敗無疑。

除非漢光武帝劉秀帶領綠林軍,才有可能擊敗鐵浮屠。

可惜王鳳不是劉秀。

在古華夏一眾農民起義軍首領之中,王鳳能力一般,擅長的能力是守城,而不是野戰。

如果憑藉村落進行防守,王鳳可以讓金兀朮擔心折損太多兵力而選擇主動退走,但在野外交戰,王鳳完全承受不住鐵浮屠衝擊。

“這是金兀朮的陷阱!”

王鳳再斬一個鐵浮屠騎兵,帶著殘餘的綠林軍向綠林村敗走。

王鳳也算是徹底明白過來了,金兀朮明面上帶兵攻打宋村,卻在中途率領主力突然折返,伏擊綠林軍。

金兀朮在宋金戰爭經過戰爭洗禮,雖然敗給了南宋的岳飛、韓世忠、吳玠、劉錡等名將,但金兀朮縱橫宋金戰場二十載,憑藉的除了鐵浮屠、柺子馬兩支精銳騎兵,還有政治頭腦,官至金國左丞相。

金兀朮透過威脅恐嚇南宋朝廷,迫使南宋簽訂恥辱的《紹興和議》,不但殺掉岳飛,而且拿到了他在戰場上得不到的地區,比如淮北地和川北四州之地。

王鳳低估了金兀朮的狡猾程度和善戰程度。

金兀朮多次大敗,只是因為遇到了岳飛、吳玠這幾個宋軍名將,但不能因此認為金兀朮很弱,對付宋朝普通武將,金兀朮的鐵浮屠像是砍瓜切菜一樣簡單。

在金兀朮的金兵追殺下,金兵折損幾十人,而綠林軍損兵折將過半,潰不成軍。

金兀朮一直追殺到綠林軍的地盤,王鳳躲入綠林村固守,金兀朮又急攻綠林村,想要滅掉王鳳這支綠林軍。

不計鄉勇,綠林軍兵力上千,金兀朮兵力八百,張華兵力六百,金兀朮認為綠林軍的威脅還在夏村之上,於是決意先滅綠林軍。

至於夏村,金兀朮認為完全可以在擊敗綠林軍之後,利用剩下的兵力推平。

金兀朮的金兵急攻綠林村,金兵步卒舉著蒙皮木盾,抵擋村口木箭塔的弓箭,攻入村內,與綠林軍發生巷戰。

金兀朮提著金雀斧,一斧劈碎木柵欄,鐵浮屠從缺口長驅直入,凶神惡煞的鐵浮屠入村,幾乎沒有敵手。

王鳳在綠林村與金兵激戰多時,還是抵擋不住,只好放棄經營多時的綠林村,向另外一座二級村莊逃亡。

第三十七章 大敗金兵

“將軍,攻佔綠林村,折損鐵浮屠15人,柺子馬32人,輕步兵和弓箭手60人。”

“以損失百人為代價,斬綠林五百,佔領其村,損失可以接受。你帶士卒100、山蠻奴隸100,合計兩百人,駐守綠林村。在我攻破夏村之前,你守住綠林村即可。”

金兀朮安排一個金國百夫長駐守綠林村,分了200兵力,只帶走50鐵浮屠、50柺子馬。

金兀朮採用聲東擊西之計,擊敗綠林軍,認為只要帶著100精銳騎兵,與攻打蔣欽水寨的400金兵匯合,就可以滅了夏村。

畢竟在金兀朮眼中,夏村的實力弱於綠林軍,以500兵力滅掉夏村,應該不成問題。

宋村水寨,隨著霧氣逐漸消失,守將蔣欽已經粗略摸清楚攻打水寨的金兵數量。

“攻打水寨的金兵數量應該在200~300人之間,攻打宋村的金兵數量上百人,總數量400人,而且不見鐵浮屠和柺子馬。金兀朮或許已經擊敗了綠林軍。”

蔣欽為吳國江表十二虎臣之一,身經百戰,這個時候已然看出端倪,準確猜測出金兀朮的戰術。

“信鴿已經回來,張華大人兵馬距離宋村不到二里地!”

“告知張華大人,金兀朮和鐵浮屠、柺子馬可能前去對付綠林軍了。”

蔣欽將自己的發現,透過飛鴿傳書,向張華上報。

至於如何抉擇,那是上位者的事情。

張華距離宋村水寨不到二里,向蔣欽再次確認宋村和水寨的情況,收到蔣欽的飛鴿傳書。

“蔣欽認為金兀朮沒有親自帶兵攻打宋村,軍師以為如何?”

張華將蔣欽的信件交給陳宮。

陳宮沉思一會,進行推斷:“如果金兀朮認為綠林軍威脅大於我們,很有可能故意攻打宋村,聲東擊西,實則攻打綠林村。蔣欽的判斷,可能性在九成以上。”

“果真如此的話,可大膽擊敗攻打宋村的金兵。”

張華眼神逐漸凌厲起來。

金兀朮太過輕視夏村,認為400金兵就可以壓制夏村和宋村。

但張華先後收服蔣欽、桓誕,實力比綠林軍更加強盛。

金兀朮的判斷出現了錯誤,而錯誤的判斷,給了張華機會。

張華立即帶著500士卒,進攻金兵。

宋村村正蘇天則帶領宋村數百鄉勇,抵禦金兵進攻。

獵戶鄉勇站在木箭塔上,利用木箭塔帶來的屬性加成,殺傷金兵。

宋村各條道路已經被村民封死,只求拖延更長的時間。

金國百夫長帶領百餘金兵向村裡拋射火矢,十幾間茅草屋被火箭點燃,濃煙滾滾。

村民一邊從井裡提水滅火,一邊阻擊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