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35節

“沿著河流,每隔5裡建造一座烽火臺,一旦西邊綠林、東邊八旗進犯,立即點燃烽火臺的狼煙。”

張華又進行一系列佈局。

張華的領地佈局很簡單,夏村、宋村、吳村、金村都沿著河流分佈,可以透過木板船運輸士卒和資源。

等到夏村規模擴大,還可以吞併宋村、吳村、金村等村莊,在山谷形成一座城池。

夏村招攬村吏的告示張貼出來,居住在夏村的來自各個朝代的秀才、舉人,無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這些士人在夏村有了溫飽,就想在仕途上大展拳腳,村吏雖然連九品芝麻官都不算,但好歹有點權力了。

第四十二章 諸子百家

“大人,這些皆是報名計程車人,來自歷朝歷代。”

劉齊蘇向張華引薦報名的五十餘人。

這些人有一個特點,盡數會識字。

如果不識字,在夏村也不是沒有機會出人頭地,可以選擇從軍。

“小人名為趙二郎,乃是至道三年的舉人。”

“小人名為陳建知,乃是貞觀九年的秀才。”

……

這些應徵村吏計程車人一一向張華毛遂自薦。

張華檢視他們的英雄屬性,智力值、政治值介於55~70之間。

這群士人治理七座村莊,綽綽有餘了。

不過,張華還沒有找到一名合適的內政大臣相助自己治理領地。

陳宮側重於謀略,擅長排兵佈陣,並非真正的內政大臣。

“在下韓非,並非舉人,也非秀才。我之朝代,尚未有秀才、舉人之稱呼。”

一個眉星劍目的中年男子自報家門,腰間掛著一把用於裝飾的長劍,舉手投足之間,有貴族風範。

該人話音一落,在場眾人無不錯愕,下巴驚訝地差點掉在地上。

韓非?!

張華想到了戰國時期的一個法家大人物。

張華試探問道:“可是韓國宗室的韓非?”

那人答道:“正是。”

“譁……”

在場眾人此時已經不是錯愕,而是一片譁然!

韓國的韓非子!

但凡後面帶個“子”的先秦人物,那可都是諸子百家各個流派的代表人物,比如老子、孔子、墨子、莊子、荀子、尉繚子!

韓非與李斯一樣,都是儒家荀子的學生。

不過,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卻有法治思想,以至於弟子韓非、李斯成為諸子百家的法家流派的代表人物。

韓非、李斯為當時最強大的秦國效力。

後來,韓非遭到李斯妒忌,因此在秦國遇害。

在場的眾人,恐怕無人不知道韓非之名,只是懷疑是其他朝代同名者。

畢竟,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人叫做韓非。

既然此人是戰國時代韓國宗室出身的韓非,那麼十有八九就是真正的韓非子了。

一時間,唐朝、宋朝的秀才、舉人們,紛紛圍了上來。

好傢伙,誰能想到張華招募一批小小的村吏,會招來這麼一個大人物?

“先生裡面談。”

張華請韓非到行政木屋詳談。

尋常秀才、舉人,與韓非無法相提並論。

韓非與李斯兩人同為荀子門生,能力相近,否則李斯也不會妒忌韓非,以至於要陷害韓非。

韓非見過韓王、秦王,並不怯陣,向張華闡述自己的來歷和理念。

韓非被陷害之後,關於秦國地牢之中,穿越到這個世界,混在流民之中,被金兵虜獲到金村。

由於韓非不主動表明身份,金兀朮也就不知道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就在金村。

再之後,就是張華攻佔金村,遷徙部分人口前來夏村。

如果不是張貼告示招募村吏,或許韓非還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