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158節

謝道韞已經受到謝安影響。

【英雄】:謝道韞

【等級】:21

【統帥】:50+1 【武力】:70+2 【智力】:80+4 【政治】:65+2

【天賦】:才女(謝道韞在學習琴棋書畫時,可事半功倍,而且,對領地文化繁榮度有額外加成)

【來歷】:謝氏名門之女。

張華在謝道韞的英雄屬性看到了謝安這個謝家支柱帶來的天賦加成。

一般的文臣武將,天賦只能作用於自身和士兵,但謝安的天賦卻可以作用於整個謝氏家族。

換而言之,謝氏族人的數量越多,家族的影響力也越大。

東晉時期,主要由揚州和荊州兩塊版圖組成。

謝氏在淝水之戰前後,執掌揚州兵權,最精銳的北府軍也在謝氏手中,而桓氏執掌荊州兵權,可見謝家的影響力。

如果謝家的謝玄、謝石等武將也在,或許可以成為張華勢力的一大名門。

不過,謝玄、謝石不在此地,僅僅憑藉謝安、謝道韞,很難復興謝氏。

除非將來謝玄、謝石加入張華勢力,謝氏才能恢復一定的影響力。

但謝氏想要獲得東晉四大家族的地位,可能並不現實。

張華勢力,孫尚香有孫策這個霸主作為外援,孫氏的勢力比起謝氏,只強不弱。

要知道,東晉四大家族在三國時期,還只是二三流的世家罷了。

楊家將、種家軍、乞活軍、綠林軍、瓦崗寨、蜀漢派系、雲臺派系,這些集團在張華勢力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張華招攬謝安、謝道韞,又發配一眾唐軍、起義軍武將前去關中,並且親自啟程,返回關中。

范仲淹在夏縣修建九級文化建築應天書院,統御十縣的縣學、鄉學,只要竣工,應天書院就會成為最高學府,為官府培養文臣。

張華與孫策結盟,鞏固北境,又收編大量農民軍,消除來自汝水的威脅,重新部署兵力,在確定河洛鞏固之後,張華必須回師關中。

關中龍爭虎鬥,張華擔心離開時間一久,關中方面恐怕會因此生變。

張華帶著一萬騎兵和數萬鄉勇前往關中,一路浩浩蕩蕩。

張華拜范仲淹為左長史,謝安為右長史,一個負責河洛,一個負責關中。

另外,張華調遣韓非、顧雍前來關中治理內政,留下范仲淹、陳喬、魏徵、杜牧、郭守敬治理河洛。

顧雍與江東吳國有聯絡,而魏徵與唐朝有聯絡,於是張華讓顧雍來到與唐玄宗接壤的領地,而將魏徵留在與孫策接壤的領地。

這算是一種牽制。

關中的形勢在張華離開的一段時間,發生不小的變化。

李隆基的唐軍和安祿山的燕軍,在涇水、渭水一帶再次開戰,死傷數以萬計。

秦孝公勢力的大將蒙恬出兵,擊敗進犯咸陽鎮的胡人士兵,鞏固統治。

進攻秦孝公勢力的胡人失敗之後,又選擇依附安祿山,導致安祿山勢力更加強大。

在張華離開關中這段時間,安祿山麾下的部將劉曜、王彌等人,召集一批匈奴人,伺機奪回被張華攻佔的匈奴漢國的地盤,也就是張華設立的臨晉縣。

另外,細作回報,劉曜、王彌等匈奴漢國的殘部,似乎還在暗中勾結河東的女真人。

“今後,你就在此地處理內政。”

張華讓謝安在華陰縣主持關中內政,又派顧雍去治理臨晉縣。

韓非以嚴厲的刑罰,提升關中各地的治安,儘快恢復秩序。

“主公,唐玄宗李隆基之宰相姚崇來訪,因主公不在,故末將言主公遊獵未歸。姚崇已經在華陰縣等候整整三日。”

鎮守華陰縣的主將馮異,在張華回來之後,向張華提供一個重要情報。

“姚崇?”

張華知道此人曾任武則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的宰相,與房玄齡、杜如晦、宋璟並稱唐朝四大賢相。

前面兩人是貞觀之治的名相,後面兩人是開元盛世的名相。

當然,唐朝名相如雲,遠遠不止這四個人,這四人只是代表人物。

只是,姚崇這個時候,主動來拜訪與唐軍有過恩怨的張華,目的為何?

張華有意考驗謝安:“安石,你認為姚崇此次前來拜訪,意圖如何?”

謝安沉思一會,回答道:“多半是來結盟。”

第一百四十二章 唐玄宗的聯姻請求

“在下姚崇,奉陛下之命,前來與閣下交好。此乃一些薄禮,還請笑納。”

姚崇作揖,向張華說明來意,果然與謝安的預測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