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167節

張華相信安祿山既然可以從關中百萬胡人部落之中,訓練出八千曳落河,那麼安祿山身上可能有用於招募曳落河騎兵的義子營圖紙。

三原鎮,五萬唐軍重整旗鼓,再次來攻安祿山。

唐軍武將李道宗、張士貴、薛仁貴、契苾何力等人來到之前唐軍失利的平原,掩埋唐軍將士的屍體,設立石碑。

唐軍在南邊紮營,將安祿山牽制在三原,讓張華從容擊敗史思明,然後前來匯合。

安祿山聽說史思明陣亡,勃然大怒,鞭撻逃至三原鎮的武將和士卒以洩憤。

“差一點,我就可以攻滅長安,活捉李隆基!”

“如果史思明取勝,我又何以至此!”

安祿山越想越氣,暴跳如雷。

他已經連續兩次算計唐軍,但每一次都功虧一簣。

安祿山還有十六萬燕軍,精銳程度卻不能與唐軍、夏軍相提並論。

五萬唐軍進行報復,攻滅附近投靠安祿山的胡人部落,大舉縱火,讓安祿山麾下的胡人士兵人心惶惶。

安祿山的曳落河,只剩下四千人。

安祿山的軍師說道:“主公還有十六萬大軍,為何不背水一戰?到時屬下以奇門遁甲之術,招來大霧助陣,最少還有五成勝算。”

安祿山雙眼放光,對此人更加倚重:“雖然我不明白你的來歷,但你的奇門遁甲,乃是世間奇術,古往今來,精通此術者,不到十人。若是我能成就大事,將以你為國師,令千萬臣民掛你之畫像,日夜祭拜。”

謀士答道:“多謝主公。但屬下不敢說精通奇門遁甲,只知道些許皮毛罷了。”

張華擊敗史思明,帶兵來到三原鎮東邊紮營,與南邊的唐軍遙相呼應。

張華邀請唐軍主將李道宗在三原鎮外會面,商議攻打三原鎮。

張華帶領一隊禁衛軍,而李道宗帶領一隊御林軍,這已經是雙方第二次相見。

在李道宗身後,是唐朝猛將薛仁貴。

薛仁貴一襲白袍,手握方天畫戟,傲視張華眾將。

薛仁貴曾經與黃忠在華山鎮激戰,黃忠體力不濟,也不是薛仁貴的敵手。

有膽量以方天畫戟為兵器的武將,一般都不是什麼簡單人物。

除了薛仁貴,契苾何力等唐將,武力也不容小覷。

張華這邊帶了許褚、馬武、楊業護衛,無不虎背熊腰,瞪著薛仁貴等唐朝武將,緊盯他們的一舉一動,不給薛仁貴等唐軍武將挾持張華的機會。

“沒想到你們竟然殺死了史思明。”

李道宗在得知張華一行人擊敗十萬燕軍,又斬殺敵將史思明之後,無不吃驚。

薛仁貴等唐軍武將表情嚴肅。

張華手底下的武將越來越多,兵力更加龐大,又斬殺史思明,聲望空前。

如此下去,張華有可能會成為比安祿山更加棘手的強敵。

“你們拖住二十萬燕軍,才是驍勇。”

張華沒有小看李道宗、薛仁貴、契苾何力等唐軍武將。

這些唐軍武將以少制多,多次與安祿山交戰,不落下風,可以想象他們的能力。

“若是你們將來可以為我效力,我必定會重用你們。”

張華掃視這群唐軍武將,有招攬之意。

李道宗更沒想到張華直截了當表達招攬之意,苦笑道:“我乃大唐皇室,豈可為你效力?我們還是商議該如何擊敗安祿山吧。”

“我攻三原鎮的東壁壘,你們攻攻打南壁壘,如何?”

“可以。”

“明日辰時出營列陣,巳時進攻。”

“可以。”

雙方簡單商議攻打安祿山的事項。

安祿山還有十六萬兵力,在三原鎮南邊和東邊設立壁壘,在城外阻擋唐軍、夏軍的攻勢。

“待擊敗安祿山之後,你我來切磋一番。”

許褚對擊敗黃忠的薛仁貴來了興趣,想要與薛仁貴一較高下,比拼武力。

許褚也正是年輕氣盛之時,體力與薛仁貴有的一拼,不會和黃忠一樣因為氣血衰竭而提前落敗。

薛仁貴答道:“有何不敢?”

如果不是還要留著體力攻打安祿山,薛仁貴與許褚兩人說不定已經大打出手。

在敲定進攻安祿山的細節之後,李道宗帶人離開。

“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名不虛傳,我應該也不是他的對手。”

楊業在見到薛仁貴本人之後,自認為武力不如薛仁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