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174節

商鞅、姚崇這些文臣,無不是精明之輩,有很大機率識破蘇代前來遊說的用意。

“正所謂遠交近攻,可拉攏秦川一些遠離我方,但實力不算強大的勢力,可破秦、唐同盟。”

蘇代提出了替代方案。

既然無法遊說唐玄宗和秦孝公兩個精明的人物,蘇代退而求次,拉攏各個大勢力之間的小勢力,讓這些勢力與張華合作。

“那麼就有勞先生了。”

張華見蘇代願意出使一些中小勢力,合縱連橫,於是同意蘇代的方案。

不論如何,只要蘇代能夠拉來盟友站隊自己這一邊,那麼蘇代就有價值,沒有白養這個門客。

蘇代準備離開張華勢力,前去遊說有些兵力,但不足以與唐玄宗、秦孝公相互抗衡的中小勢力。

在蘇代準備出使時,前去探查北邊山區勢力的細作回來,帶回北邊山區勢力的情報。

“闖王李自成?”

張華得知北邊山區勢力的情報,心底一驚。

闖王李自成應該是古代數一數二的農民軍首領了。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李自成的農民軍推翻明朝,而且沒有被豪強竊取成果,只是敗於清軍的鐵蹄之下。

如果張華記得不錯,李自成正是出生在黃土高原的梟雄,對當地的地形再熟悉不過,貿然派兵進入山谷溝壑與李自成交戰,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從王平的無當飛軍進入山地,卻被李自成擊敗,險些全軍覆沒來看,李自成在那樣的地形作戰,優勢太大。

李自成似乎是建立大順之後才穿越過來,因此他的勢力自稱為“大順”,擊敗黃土高原溝壑區的強敵,霸佔這些地方,還擊敗王平前去收取村寨的兵馬,獲得十餘萬人口。

明末的錦衣衛說道:“小人曾經接觸過流寇李自成的檔案,此人有大將劉宗敏,謀士李巖、宋獻策等人,實力不弱。而且李自成意志頑強,屢敗屢戰,越戰越強,他的手下有一支老營兵,是一路跟隨李自成,不離不棄,身經百戰的精銳士卒,請主公一定要注意這支兵馬。”

“老營兵……”

張華對李自成這支精銳也有所耳聞。

李自成起兵以來,多次被明軍擊敗,但越戰越強,活下來的一批農民軍,對李自成不離不棄,成為李自成的嫡系兵馬,被一些人稱為老營兵。

這支兵馬來到這個世界,可能會變為高階兵種,依然是李自成的嫡系。

“召廖化來關中,與王平鎮守山谷出口,抵禦李自成的兵鋒。”

“令蒯祥在北邊修築四座普通塢堡,一座乞活軍塢堡。”

張華調來擅長山戰的王平和廖化二人,又令工匠在北邊建造塢堡。

當前張華沒有餘力和意志頑強的李自成拉扯。

如果無法徹底打垮李自成,李自成會一次次東山再起。

與李自成的大順勢力開戰,實在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李自成佔領的地盤不如關中平原肥沃。

最肥沃的地方還是唐玄宗和秦孝公、曹真佔領的渭水流域。

這也是最佳的種田之地。

“另外,你們設法離間李自成的部將。李自成的部下多數是不識字的粗人,可以同患難,不能共富貴。”

張華想了想,又安排細作使用離間計,離間李自成的一些部將,讓他們與李自成離心離德。

“是。”

皇城司和錦衣衛組成的細作,繼續對李自成勢力進行破壞。

只是這次的破壞並非是暗殺或者套取情報,而是離間。

蘇代在一隊兵馬的護衛下,離開三原鎮,馬車向關中平原其他勢力的地盤行駛。

縱橫家開始活躍在這個亂世。

戰國時期,之所以會出現張儀、蘇秦這些赫赫有名的縱橫家,正是因為幾個王國長期對峙,需要有人打破僵局。

關中幾個大勢力並立,類似戰國,於是縱橫家又開始活躍。

不少縱橫家乘坐馬車,來往於各個勢力,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長安鎮,唐玄宗接見一個縱橫家的人物,受到其話術影響。

“張華敗袁術,滅劉淵,斬安祿山,雄踞河洛、華陰、臨晉、三原之地,擁兵二十萬,有良將千員,兵強馬壯。”

“張華位於北,陛下位於南,一旦大舉進攻,陛下的十萬唐軍難以防守,長安鎮將不再歸陛下所有,甚至陛下會成為其俘虜。這正是我所擔心的事情。”

這個縱橫家憂心忡忡,話術天賦發揮效果,對唐玄宗產生影響。

唐玄宗不經意間,眉頭微微緊皺,似乎已經感受到張華帶來的壓迫感。

攻守易勢,唐玄宗的秦川大唐已經不是秦川霸主,而進入關中的張華成為新的秦川霸主。

唐玄宗作為一個驕傲的皇帝,對這樣的改變,內心充滿不甘,因此輕易被縱橫家調動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