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189節

在遙遠的西域,戈壁萬里,這裡同樣是華夏的地盤。

一支身披明光甲的唐軍士卒,手握巨大的陌刀,在戈壁行軍,翻山越嶺,離開了華夏的勢力範圍,深入敵境。

唐軍的旌旗因為萬里黃沙的砂礫肆虐,被砂礫拍打,出現許多細小的裂痕,但巨大的“唐”字依然清晰可見。

狂風吹來,唐軍將領下意識用手臂擋在身前,避免黃沙入眼。

黃沙拍打盔甲,發出細微的撞擊聲。

在戈壁中,穿著盔甲,對體力是巨大的消耗。

正常行軍時,盔甲一般放在馬車上。

然而,此時唐軍已經接近了戰場,戰鬥隨時可能一觸即發。

前方的遊騎疾馳回來,一路告知沿途武將前方的情報,一直來到唐軍主將面前。

上萬唐軍開始放緩行軍速度,唐軍武將帶著一隊親兵,向戈壁灘上的一座丘陵疾馳。

寒冬結束,雪山的積雪融化,匯聚成戈壁灘上珍貴的河流。

唐軍武將向下方俯視,只見下方浩瀚的平地盡頭,各族大軍從三個方向到來,沙塵滾滾。

這些大軍計程車兵高鼻深目,部分人青眼赤發,也有黑髮但面板白皙計程車兵,還有與匈奴人差不多的人種。

西域以西,同樣諸侯林立,各個勢力為了綠洲、水源、人口、牛羊,大打出手。

唐軍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一支唐軍先後攻陷六座鎮子,先後斬殺數萬人,跋山涉水,一路來到此地。

“將軍,方圓三百里的城邦、部落,都被我們震懾,先後臣服於我們的鎮子有十三座。也許我們該點到為止,暫時撤回安西都護府休整。這個時候繼續進軍,深入敵境,這些地方的敵人結盟,我們恐怕難以取勝。”

唐軍副將掃視從三個方向進入這片荒原阻擊唐軍的各支部隊,向唐軍主將建議退兵。

他們從安西都護府出發,翻山越嶺,已經征戰三個月。

但唐軍武將依然向外面擴張,攻克一座座胡人的鎮子。

唐軍主將用馬鞭指著在下方集結的胡人軍隊:“我們泱泱大唐,何時懼怕這些土雞瓦狗?我們一個唐軍,可以打三個胡人士兵。一千唐軍,可以打五千胡人士兵。而一萬唐軍,可以打十萬人!下方胡人士兵不到十萬人,而我們有一萬人,足以收拾他們了。”

唐軍副將沒有反駁主將的看法。

因為這是事實……

唐軍主將又說道:“等下陌刀隊居高臨下,發起衝鋒,一舉沖垮這些胡人,然後全部坑殺。”

“是!”

唐軍傳令兵縱馬疾馳,統治統領陌刀隊的先鋒唐將。

唐軍陌刀隊以最勇猛的武將統領,全身重甲,手握斬馬大刀般的陌刀,一個衝鋒,敵兵人馬皆碎!

萬餘唐軍按照軍令進行排兵佈陣,沒有一絲慌亂。

這支唐軍是大唐武將按照大唐安西都護府的體制打造出來的百戰精銳,縱橫西域,所到之處,無堅不摧。

唐軍眼中,一漢當十胡。

西域的胡人勢力,無論裝備,還是制度、士氣,與唐軍都無法相比。

除非是西域的梟雄人物建立的勢力,否則其他零散的胡人勢力,面對唐軍,都會遭到降維打擊。

安西都護府的唐軍,經常主動挑起戰爭,攻城略地,毫不軟弱。

這一萬多唐軍,竟然要主動攻擊差不多七萬人的胡人聯軍。

“將軍,請稍等!”

在唐軍武將即將統領萬餘唐軍主動出擊時,負責帶領遊騎在前方進行偵查、破壞、蒐集情報的唐軍校尉返回,阻止唐軍武將下達進攻的命令。

唐軍武將皺眉,略微不滿。

他只要發起進攻,就可以取勝,沒有必要多做逗留。

唐軍校尉向主將稟報:“屬下活捉對方一個武將,從其口中得知,這些胡人自知不是我們安西都護府的對手,因此向附近一個強大的勢力請求援軍。這些胡人用五百斤的珠寶,還有大量糧草、美人,討好那個勢力。屬下恐怕對方的援軍已經在途中,故前來告知將軍,請將軍及時退兵!”

唐軍主將眉頭皺的更緊。

西域地方,沒有幾個勢力敢明面上主動支援被安西都護府攻打的城邦,而這個勢力竟然敢主動出兵,增援唐軍的敵人,說明對方來頭不小。

“可有問清楚,這個勢力的君王是何人?來自何方?”

“匆忙之下,末將對其瞭解有限。準確來說,我們安西都護府對這片區域的瞭解,基本接近於無。但俘虜聲稱,這個勢力似乎來自於更加遙遠的地方。為了以防萬一,還請將軍暫且退回我們的勢力範圍休整。”

“我知道了。”

唐軍主將權衡得失,眼前七萬胡人,不是他一萬餘唐軍的對手,但如果算上這些胡人請來的援軍,那麼結果難料。

在更加西邊的地方,不是沒有可以抗衡唐軍的勢力。

比如說……

“大食國。”

這個唐軍主將沒有忘記那個令他一度吃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