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206節

“我有印象了。”

朱驥回想起來,此人正直,曾經彈劾錦衣衛高層,在錦衣衛內部引起不小的轟動。

只是錦衣衛因為地位特殊,被文官彈劾,更是家常便飯。

“大人應該不是真的當了獵戶,不知在下是否可以得知大人為哪一方勢力效忠?”

這個自稱是福建道監察御史的明朝官員徐節,猜出了朱驥的意圖。

他不相信明朝錦衣衛指揮使會淪落到在秦嶺當獵戶的地步。

朱驥盯著徐節。

此人與他一樣,都是明憲宗時期的大明官員,如果可以策反此人,那麼錦衣衛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及時獲得白蓮教勢力的情報。

朱驥想通,嘴角微微上揚:“既然是故人相見,何不小酌一杯,把酒言歡?”

徐節嘆道:“可以在此地見到故人,殊為不易啊。”

錦衣衛在打探白蓮教的虛實時,白蓮教聖女唐賽兒也在設法探查關中的情況。

“南陽那個皇帝兵強馬壯,太過厲害,我們白蓮教一時半會無法敗之,只能設法進入關中了。”

“派出我們的教眾,秘密前往關中,在各座村莊招攬教徒。一旦我們攻打藍田縣,讓這些教眾響應,可勢如破竹。”

唐賽兒與一眾白蓮教高層經過商議,在無法擊敗南陽諸侯的前提下,決定進軍關中,提前派出幾十個白蓮教護法和數百教眾,秘密潛入關中,擴大白蓮教的影響,以便在張華的領地發動白蓮教起義。

第一百七十七章 茶馬貿易

“朱驥大人回報,他在秦嶺之中的商州鎮,與明朝的福建道監察御史徐節結交。徐節為袁術效力,與袁術一起加入白蓮教,袁術為白蓮教大護法,徐節為護法。他願提供白蓮教的動向,以幫助我們鎮壓白蓮教。”

“當前,白蓮教已經控制商洛山一帶的各座村莊和鎮子,深得人心。”

“白蓮教之前在南陽盆地征戰,後來被當地諸侯擊敗,在賊首唐賽兒、徐鴻儒的帶領下,轉戰秦嶺之中的商州。”

“這夥白蓮教護法,似乎懂得一些妖術。”

“唐賽兒乃是永樂年間的白蓮教首領,而徐鴻儒是萬曆、天啟年間的白蓮教首領。二人都是山東人氏,因此兩支白蓮教為了對付南陽地方的諸侯,選擇合流。唐賽兒的妖術更為高強,因此成為白蓮教首領,被白蓮教教眾稱之為白蓮聖女。”

張華派去探查秦嶺深處的錦衣衛陸續傳回訊息,袁術竟然被白蓮教吞併。

不過各方勢力角逐,相互吞併,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讓朱驥繼續打探白蓮教的動靜,密切監視白蓮教的一舉一動。”

“這個監察御史徐節,需要重點拉攏。”

張華可不想白蓮教向自己的地盤擴張。

以白蓮教煽動人心的能力,必定會讓雍州各地村民人心惶惶。

監察御史徐節雖然名聲不顯,但能夠擔任監察御史,在他們的朝代也算是朝廷要員了。監察御史負責巡視各道,彈劾百官。對於人才,張華全部拉攏。

張華安插錦衣衛監視白蓮教的舉動,然後繼續在關中種田。

正值農時,張華、秦孝公、曹真都在努力種田,解決今年的軍糧問題,暫時休兵。

與此同時,水利監郭守敬已經帶著民夫,開始挖掘鄭國渠,為將來做長久之計。

鄭國渠修成,可新增灌溉良田數百萬畝,為張華勢力源源不斷提供糧食。

張華將部分人口遷徙至長安、夏鎮,提升這兩座三級鎮子的繁榮度,儘快將它們升級為小型城池。

如不是安祿山破壞,長安早就是關中第一座城池。

長安經過兩次戰亂,終於在張華手中,重新升級為城池。

另外一邊,夏鎮在范仲淹的經營下,從三級鎮子升級為小型城池,成為河洛第一座城池!

目前,張華勢力有兩座城池,一座長安城,一座夏城,人口超過十萬,成為關中、河洛地區的軍政中心。

而且長安城、夏城升級之後,越來越多人口湧向這兩座城池。

除了種田,張華不忘打造軍備,尤其是打造唐軍普遍裝備的明光甲。

明光甲的特徵在於胸前、背後有大型的圓形或橢圓形甲板,經過打磨,在陽光下有耀眼的反光,就好像一面鏡子,故名明光甲。

這個世界的明光甲擁有不俗的防禦能力,可供步兵和騎兵使用。

【兵器】:明光甲

【效果】:防禦力+4,減少武將和士兵受到的部分傷害,其中弓箭傷害減少40%。

【可裝備兵種】:騎兵、步兵

【特殊說明】:在制式明光甲的基礎之上,工藝高明的鐵匠可以用品質更高的材料,鍛造出可供武將裝備的特製明光甲,但成本更高。

明光甲的效果不錯,只是成本也極高,在唐玄宗勢力,只有重甲步兵、重甲騎兵裝備明光甲,提升防禦力。

張華令人新打造一萬副明光甲,在攻打秦孝公和曹真時,可以派上用場。

明光甲不只是提升防禦力,而且一群重甲騎兵、重甲步兵穿著明光甲列陣,真正是甲光向日金鱗開,氣勢十足,足以恐嚇敵軍。

顏值就是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