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216節

唐賽兒的眼神終於起了一絲漣漪。

轉念一想,張華這樣的封建統治者,又怎麼會與農民共情呢?

唐賽兒的語氣又冷淡下來:“少假惺惺了,你可知道天災人禍,底層農民的絕望?你可嘗過觀音土、雜草的滋味?你可曾在年紀輕輕時,失去父母、丈夫、兄弟姐妹,全家只剩下你一人?你們這些肉食者,又何曾關心貧民的痛苦?天災徭役,幾時停止?”

花木蘭、呂玲綺聽到唐賽兒平靜的語氣中蘊含的悲涼,也不禁動容。

花木蘭是北魏軍事貴族,呂玲綺是諸侯呂布之女,她們從未有唐賽兒這麼悽慘的經歷。

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唐賽兒起兵造反,與其悲慘的經歷相關。

除了唐賽兒,還有一群與唐賽兒相似經歷的農民,所以唐賽兒才能一呼百應。

“誠然,我沒有經歷你的痛苦,但不代表著我不能感受你的心情。我興兵討伐四方,平定天下,劃分田地,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與你所做又有何異?我們是一路人,只是我用制度來統治,你用白蓮教的教義來統治。”

“如果你們白蓮教的教義當真能夠約束人心,徐鴻儒等人又豈會背叛?”

“只有完整的制度,才能使得天下安定。雖然歷朝歷代的制度都有弊端,但總體而言,歷史是螺旋式的上升。”

張華沒有開門見山,直接招攬唐賽兒,而是心平氣和地與唐賽兒交談。

唐賽兒美目泛彩,被張華的理論吸引。

從未有人與她說過這些治理國家的理論。

農民起義多數的口號是殺官造反,沒有任何思想指導,打到哪裡算哪裡,好一點的農民起義,知道要均分田地,但也僅此而已了。

唐賽兒問道:“難道天下間,就沒有一處淨土?”

“沒有。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慾望,就會爭權奪利、結黨營私。”

張華否定了唐賽兒天真的想法。

在唐賽兒失落時,張華又說道:“但統一天下,總比如今紛爭的亂世好上許多。待統一天下之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已經可以算是明君了。等到生產力發展,或許有一天,這片土地,會成為你所說的淨土。”

“生產力?”

唐賽兒眨了眨眼睛,好奇心被張華勾起來。

張華在她眼中,猶如白蓮教所說的明王降世,教化萬民。

“這就說來話長了。”

張華耐心與唐賽兒解釋,唐賽兒聽得津津有味,一時間竟然忘記了自己的囚犯身份。

花木蘭、呂玲綺也被張華的描述吸引,張華的思想深度,已經超越了這個時代……

只有許褚昏昏欲睡,他完全聽不懂啊。

張華向唐賽兒傳授自己的理論,從正午講到黃昏,這才起身,準備離開。

“大人且慢。”

唐賽兒像是找到指路明燈,不捨得張華離開。

唐賽兒率領白蓮教,與各個諸侯交戰,但唐賽兒也很是迷惘,不知道白蓮教該何去何從,也看不到希望。

如今張華提出超前的理念,讓唐賽兒深受震撼。

“你還有何事?”

“如大人不棄,唐賽兒願為大人效力,統一天下,建立盛世,為後世奠定基礎。”

唐賽兒輕咬薄唇,主動提出效忠。

張華表面不動聲色。

使對方心甘情願效忠,這才是招攬人才的至高手段。

“今後,你便是白蓮校尉。你散佈在關中的白蓮教眾人,可以召回來了。”

“是。”

唐賽兒心裡暗驚,原來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張華的預料之中。

這下一來,唐賽兒對張華更加欽佩,驚若天人。

“來人,開啟天牢,放唐姑娘出來。呂玲綺,你做的很好,此次討伐商州,你的功勞,與鄧艾、朱驥等人並列。”

“謝主公!”

呂玲綺在唐賽兒效忠之後,也因此鬆了一口氣,她終於不必時刻看押唐賽兒。

張華令人為唐賽兒在長安城安排一座府邸,令唐賽兒召回各地白蓮教眾,組建白蓮軍。

在張華的指導下,唐賽兒的白蓮教教義已經發生改變,變為統一天下,開啟盛世,殘餘的白蓮教眾編制為白蓮軍,成為張華麾下一支重要的兵力。

張華在長安城的領地石碑,可以看到唐賽兒的英雄天賦。

【英雄】:唐賽兒

【等級】: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