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232節

狼騎兵長嘯,騎兵喊殺聲震天動地,幾千秦軍大敗。

王離帶著幾個秦國都尉,還在拼死抵擋夏軍騎兵衝擊。

王離的秦劍鋒利,斬斷馬腿。

幾個鐵鷹斥候人仰馬翻,被王離擊殺。

不少秦兵握著長戈,將夏軍騎兵從馬背上鉤下來,然後亂劍砍死。

突然,一匹火色戰馬疾馳過來,方天畫戟掄動,帶著破空聲,砸向王離!

王離左手抵著秦劍的劍身,雙手按劍,擋住呂玲綺的方天畫戟!

嘭!

王離撞倒身後的兩個秦軍都尉,竟然難以承受呂玲綺狂暴的攻擊。

“投降不殺。”

呂玲綺的方天畫戟指向王離,要生擒這一員秦國大將。

“我可是王翦之孫、王賁之子,豈會投降敵軍!”

王離勃然大怒,持劍逆戰呂玲綺。

然而,在絕對的武力差距面前,王離的掙扎也只是枉然,十幾個回合之後,長劍脫手而出,王離臉色蒼白。

一道黑影出現在王離頭頂,狼騎兵撒來漁網,罩住王離,俘虜這一員秦國武將。

“放開我!”

王離越是掙扎,漁網越緊,這下王離想要自盡都不可能。

堂堂秦朝大將,長城軍團副將,三代名將,卻被人以如此窩囊的方式活捉,王離大為慚愧。

“呂玲綺,我們離開此地,清掃戰場就交給白蓮軍。”

花木蘭見呂玲綺的騎兵活捉了王離,也不與呂玲綺爭功。

花木蘭只要得到張華信任,地位就可以確保,也無須與普通武將爭功。

“是。”

呂玲綺對張華身邊的花木蘭敬重,聽從花木蘭的命令,帶著俘虜的王離還有秦軍都尉,趕緊離開秦孝公的領地。

其餘被俘虜的秦國士卒,交給唐賽兒處置。

唐賽兒繼續留在秦孝公的領地轉戰各方,發動白蓮教起義。

秦孝公的領地有些類似秦末,各地義軍紛紛揭竿而起。

畢竟秦孝公的人口,許多都不是秦人,而是其他朝代的漢人、唐人、宋人,這些人口之中不乏一些農民軍首領,他們見秦孝公的領地大亂,於是幹起了老本行,透過起義來響應唐賽兒,提升自己的地位。

一時間,秦孝公後方大亂。

曹真也憂心忡忡。

誰知道唐賽兒的白蓮教會不會向右扶風、陳倉等地方蔓延?

唐賽兒在商洛山盤踞的時候,就設想過在關中發動白蓮教起義,壯大白蓮教勢力。

如今如願以償,只是唐賽兒的目標發生了變化。

長安城,張華專門返回後方,召見來到長安城的張煌言和夜不收隊長張大川二人。

張華對關東群雄混戰也有關注。

一旦平定關中,張華就有多餘的兵力,可以插手關東諸侯之間的爭鬥,操縱關東局勢。

張華見到了從關東潰逃過來的南明武將張煌言。

張煌言是清順治十六年,也是南明永曆十三年穿越過來的武將,年紀三旬。

那個時候,清軍已經佔領絕大多數地方,張煌言與鄭成功孤懸海外,兩人聯手,進軍長江,恢復明朝。

鄭成功攻打瓜洲、鎮江等地,兵臨南京城下。

張煌言沿江而上,攻打蕪湖,截斷來自長江中上游的清朝援軍,為鄭成功打掩護。

不過鄭成功在南京城被清軍擊敗,北伐功虧一簣。

張煌言來到這個世界,遇到崇禎皇帝,於是為崇禎效力,繼續與八旗作對。

正是因為張華擊敗了皇太極和多爾袞,與八旗作對的張煌言這才前來投奔。

張煌言不服氣,一定要擊敗努爾哈赤等人。

“今後你可有什麼打算?”

“只要將軍信任在下,給在下一支兵馬,在下於孟津一帶屯田,不時率領水師,沿著黃河,騷擾努爾哈赤的領地,令其不堪其擾。如此一來,努爾哈赤無法全力擴張。待將軍拿下關中,可轉頭攻打關東,擊敗努爾哈赤。”

“如此安排,倒是不錯。”

張華從張煌言的語氣中聽出了不甘,張煌言對敗給清軍耿耿於懷。

張煌言只要可以與八旗作對,那麼張煌言可以捨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