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251節

“是大人帶我們剷除秦檜這個奸賊,我們此時豈能拋棄大人!”

十幾個刺客揹著受傷的首領,決定死保首領。

突然,幾十個黑影堵住城隍廟的大門。

朱驥從黑暗中走出來,與這十幾個刺客對峙:“我可以幫助你們逃出晉州城。”

刺客首領對出現的朱驥一行人懷有戒心:“為何我要相信你們?”

“現在金兵全城搜捕你們的行蹤,你們提前準備的地道已經被金兵發現,正等待你們自投羅網。除了我,沒人可救你們。何況,秦檜還沒死。”

“不可能!”

十幾個刺客不能相信。

秦檜的馬車明明已經被刺客首領摧毀,馬車內的人被鋼槍刺的千瘡百孔,絕不可能倖免。

“秦檜用了李代桃僵之計,馬車內的不是秦檜。”

“可惡,秦檜這個奸賊,果然是老奸巨猾!”

刺客首領咬牙切齒,他精心設計的刺殺,結果竟然失敗了,而且幾十個兄弟為此喪命。

只能說秦檜確實是一個狡詐之人。

“我是關中客,可以帶你們出去,但我需要知道你的來歷,又為何要刺殺秦檜?”

“我乃岳飛次子,嶽雷!這些與我刺殺秦檜的好兄弟,要麼是岳家軍的後代,要麼是被秦檜陷害的其他官員的後代。因為秦檜的緣故,我們被流放至雲南等地,恨不得將秦檜千刀萬剮!如今來到這個世界,看到秦檜為女真人效力,故誓死殺之!”

“原來是岳家軍的人……”

朱驥終於明白為何這次對秦檜的刺殺有組織、有紀律,而且險些得手了。

如果對方是被宋朝廷流放的岳家軍的後代,那麼一切就解釋得通。

天下間,沒有誰對秦檜的恨意比他們強烈。

畢竟,他們的長輩被秦檜陷害,或被殺,或被流放,或者罷官。

朱驥掃視嶽雷等人:“經過此次刺殺,金人對秦檜的保護會更加森嚴,接下來的所有刺殺,只是徒勞送命罷了。不如隨我們前去關中,我們主公應該會願意為你們報仇,殺了秦檜。”

第二百一十二章 陸王心學

長安城,一個士人在小吏的帶領下,來到城內一座荒廢的書院。

“此處書院,原本是宋朝一個大儒設立的書院,可惜安祿山攻陷長安外城時,這個大儒被胡人所殺,這座書院也就此荒廢。既然你打算接手此地,僱傭十幾個工匠拾掇一下,應該夠用。只是經營一座私人書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小吏按照長安官府的流程,將這座荒廢書院所在的土地賣給這個士人,所得錢財,上繳官府。

官府出賣土地的使用權,只要對方按照上報的型別使用土地即可。

張華此舉,獲得了不少財政資金和軍餉。

“此地雖然處於長安,但還算幽靜,此地甚好。”

這個士人買下荒廢數月的書院,然後僱傭工匠,重修書院。

書院牌匾書寫“中天閣”三字,書院前方兩根粗大的木柱上張貼了對聯。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住在書院周遭的居民不免有識字之人,照著木柱上的對聯唸了一遍,只覺得其中意境高深,與尋常的儒學不同。

士人帶來的幾個弟子在書院住下,在長安城中有了落腳之地。

這幾個弟子幫著老師宣傳思想,招攬弟子,擴大自己流派的影響力。

因為張華沒有獨尊儒術,儒家、道家、法家、農家、兵家、墨家、陰陽家等流派都在爭鳴,想要成為主流思想。

各個流派內部也有各種劃分,儒家的流派更是數不勝數,比如程朱理學、陸王心學、離經叛道、唯物思想。

“這座書院,應當是陸王心學流派。”

一些儒家學子知道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較量。

程朱理學的代表者朱熹,與陸王心學的代表者陸九淵,曾經有過爭論激烈的鵝湖之會。

簡而言之,程朱理學是客觀唯心主義,認為“理”在人心之外,主張格物致知,透過接觸世間萬物,加深對“理”的理解,接近於歸納法。當人的私慾與天理髮生衝突時,要“存天理,滅人慾”,才能達到聖賢之道。

陸王心學是主觀唯心主義,認為“心即理”、“宇宙即是吾心”,主張知行合一,先恢復良知,才有外在自發的善行。

程朱理學佔據上風,是南宋、明、清的統治思想。

相比之下,陸王心學的影響力不如程朱理學。

不過,信奉陸王心學的人數不少。

現在的長安城隱隱有百家爭鳴之勢,因此出現陸王心學流派的書院,也不奇怪。

書院之內,一箇中年士子正在傳授幾個弟子心學。

其中一個弟子發問:“如果按照先生所說,天下間,無心外之物,那麼花樹長在深山幽谷之中,春天盛開,冬天凋零,與千里之外的我的心又有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