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417節

努爾哈赤的兵馬超過二十萬,集結了正黃、鑲黃、正白、鑲白、鑲藍五個旗的兵力,還有吳三桂等漢人軍隊。

正藍旗旗主莽古爾泰被張煌言斬殺,努爾哈赤暫時無法恢復正藍旗的編制,八旗軍變成了七個旗,還有兩個旗鎮守後方。

中原地區不只是努爾哈赤一個諸侯,其他諸侯正在虎視眈眈。

佔據許昌的曹操如果不是被司馬懿這個死敵盯著,早就從背後襲擊努爾哈赤的城池。

曹操不怎麼待見八旗軍。

如果不是司馬懿幫助努爾哈赤,維持平衡,曹操早就幹翻了努爾哈赤。

司馬懿的軍隊,還在與曹操拉扯。

司馬懿知道曹操不會放過自己,所以只好與曹操反目成仇。

“孫侄司馬越,拜見伯公!”

司馬越從太行山脈逃至中原投靠司馬懿,衣衫襤褸,此時終於見到了司馬懿,俯首就拜。

眼前之人,可是他的偶像,司馬宣王!

司馬越是司馬懿四弟的孫子,見到司馬懿,五體投地。

“可是你引起八王之亂,敗壞我們司馬氏?”

司馬懿見到兄弟的蠢貨後代,也是無奈。

司馬懿已經聽說自己死後發生的事情了。

八王之亂,司馬氏王族同室操戈,導致西晉國力衰落,爆發五胡亂華,華夏文明險些和羅馬帝國一樣,被當時的蠻族摧毀,結果後人對司馬氏的評價極低。

司馬懿聰明一世,家族卻出現這些酒囊飯袋,實在是讓司馬懿頭疼。

司馬懿篡魏,與諸葛亮忠心蜀漢,已經形成鮮明的對比,司馬懿的名聲本來就不好了。

後人再來個八王之亂,導致中原沉淪,司馬懿的名聲不是更差了嗎?

“伯公,此事並非因我而起,而是因為當時皇后賈南風謀害楊駿家族……我只是事後被捲入其中的參與者之一……”

司馬越趕緊撇清關係。

八王之亂,實際上幾乎將整個司馬氏捲入其中,司馬氏大量親王因為八王之亂而亡,蠻族南下,司馬越也是失敗者。

“罷了,你且留下。”

司馬懿考慮再三,還是沒有給司馬越治罪。

事已至此,再說什麼也沒有意義了。

司馬越一度成為諸侯,說明也有些能力。

司馬懿正值用人之際。

何況,司馬懿的四弟司馬馗也在此地,司馬懿怎麼也要給自己的四弟一點面子,不能就這樣殺了司馬馗的孫子。

“司馬衷拜見老祖宗!”

又有一個司馬氏後人前來投靠司馬懿,一把鼻涕一把淚,向司馬懿哭訴。

司馬懿眉頭皺的更深。

晉惠帝司馬衷,是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的兒子,也就是司馬懿的重孫。

晉惠帝統治期間,有一年天下荒亂,百姓餓死。有人把情況報告給司馬衷,但司馬衷卻對那人說道:“何不食肉糜?”

晉惠帝時期,司馬衷沒有主見,皇后賈南風專權,後來引起八王之亂。

司馬懿對比了一下,自己這個重孫比四弟的孫子還要愚鈍,實在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我司馬宣王一輩子英明,沒想到後代一個比一個不堪。難道我們父子,已經將司馬氏的氣運用光了嗎?”

司馬懿琢磨了一會,越想越有這種可能。

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的能力都還過得去,第三代司馬炎就開始拉胯,到了第四代司馬衷,乾脆鬧出了何不食肉糜的笑話,還爆發了八王之亂。

司馬懿就是再有能力,也算不到三代之後的事情。

司馬懿對這個可憐兮兮的後代,無可奈何,只是嘆氣。

一般來說,初代皇帝,南征北戰,所向披靡,能力也最為傑出。

後面的皇帝,出生在宮闈之中,面對的不是太監就是宮女,容易被人矇蔽,以至於一些常識都不明白了。

司馬衷的智商低於常人,卻坐到了皇帝的位置上,難怪會鬧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話。

要是司馬衷只是一個無權無勢的王爺,倒還能過的滋潤。

“你也留下。”

既然重孫司馬衷前來投靠,司馬懿只好捏著鼻子,收留這個重孫了。

“重孫我在過去幾年,流離失措,飽嘗人間疾苦,原來餓到一定程度,連樹皮都能咀嚼,嗚嗚嗚……”

司馬衷抱著司馬懿的靴子,哭哭啼啼,像是一個受盡了委屈的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