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484節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軍士氣跌落,今日已不可攻取大梁。鳴金收兵!”

在趙匡胤的示意下,幾個天武軍士卒向半空中射出響箭。

城下的趙光義得到兄長的暗號,於是下令鳴金收兵。

宋軍的鳴金聲迴盪在戰場,正在強攻大梁城的宋軍得知鳴金收兵,像是潮水一樣撤下。

“保護殿下!”

防禦最強的神衛軍斷後,用盾牆保護趙匡胤撤退。

趙匡胤在退下城牆前,又掃了追擊過來的面具軍一眼,柴榮恰好帶著面具軍追來。

柴榮與趙匡胤對視了一瞬,一眼萬年。

趙匡胤總覺得面具軍的主將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卻又說不上來在哪裡見過。

柴榮在漠北征戰,又被鐵木真囚禁在地牢兩年,氣質與趙匡胤認識的柴榮相比,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讓趙匡胤一時間無法將這個面具人,與昔日的主公柴榮聯絡到一起。

趙匡胤一躍而下,順著雲梯車,退至城下。

宋軍全面敗退,柴榮的殿前司俘虜了數百天武軍、神衛軍。

“郭木,這次多虧你了……”林仁肇雖然知道郭木就是柴榮,但還是按照張華的吩咐,沒有主動暴露柴榮的身份,“可是為何,你不主動表明身份?以你的身份,趙匡胤的宋軍,必定會軍心動盪。”

林仁肇知道趙匡胤的部下,有不少人原本是柴榮的親信。

一旦柴榮攤牌,肯定會引發宋軍一片混亂。

宋軍就是在後周兵馬的基礎上建立的軍隊。

“現在還不是最佳的時機,趙匡胤回去之後有機會整頓人心。我要在一個更加適合的情況下,表明身份,重新執掌周軍。”

柴榮曾經年輕氣盛,意氣風發,發誓三十年讓天下大治,但在漠北與鐵木真的較量,讓鋒芒畢露的柴榮,氣勢有所收斂,更加擅長隱忍了。

在柴榮看來,或許這個時候與趙匡胤攤牌,會在宋軍之中引起一片混亂,但在趙光義、趙普這兩個趙匡胤的左臂右膀的控制下,宋軍的混亂,說不定很快就會被鎮壓下去。

即使有些宋軍武將原本是柴榮的部下,但在投靠趙匡胤之後,未免會擔心柴榮秋後算賬,未必會重新回到柴榮麾下。

因此,找到一個合適的攤牌時機,並不容易。

趙匡胤、潘美、曹彬、畢再遇等宋軍武將收兵回營,清點損失,傷亡兩萬,其中還有天武軍、神衛軍等精銳兵種,還是無法攻破大梁。

“奇怪,我怎麼有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趙匡胤與柴榮僅僅對視一瞬,趙匡胤甚至沒能看清楚柴榮的面具,但趙匡胤心底卻泛起一陣寒意,讓趙匡胤不住顫抖。

軍師趙普見趙匡胤反應不大正常:“殿下,怎麼了?”

“大梁城中,還有一員名將,孤與潘美遇到此人,潘美敗北。務必要弄清楚此人的來歷。”

趙匡胤心神不安,他沒有認出柴榮的身份,但趙匡胤出於梟雄的警覺性,還是要設法探明面具人的真實身份。

“另外,調遣後方一支強軍,前來馳援。”

趙匡胤攻打大梁,多次失利,這一次,他又從後方調兵遣將。

趙匡胤的宋軍不只是十五萬人,趙匡胤留下了超過一半兵力,留守領地。

以如今的形勢來看,趙匡胤必須要動用鎮守後方的精銳兵馬了。

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起拜將

“黃河以南,便是夏城。子孝,我欲率領一支騎兵,直取夏城,你領步卒,圍困河陽城,可有信心?”

曹操統帥漢軍,飲馬黃河,馬鞭指向位於黃河南邊的夏城。

曹仁答道:“河陽城就交給末將吧。”

“虎豹騎,隨我渡河!”

曹操率領三大虎豹督以及虎豹騎,趁著黃河結冰,渡過黃河,直取邙山。

鐵騎錚錚,漢軍旌旗獵獵。

曹仁率領八萬漢軍,圍困周瑜把守的河陽城。

周瑜站在河陽城的城牆上,目睹一部分漢軍離開營地,渡河南下,知道曹操要襲擊夏城。

曹操採取冒險的行動,並不奇怪,曹操的風格一向如此,要麼大勝,要麼大敗。

曹操有劉秀作為後盾,行動更加激進。

“曹仁等人圍城,即使我帶兵出城,也不見得可以擊敗他們。不知道夏城是否可以守住……”

周瑜聽說過曹仁的名聲,曹仁號稱“天人將軍”,在曹操的宗親武將之中,應該是用兵最強的一個。

而且,曹仁武力不低,又有牛金、滿寵等部將。

夏城,范仲淹帶兵攻略中原,鎮守虎牢關的武將耿恭被調回夏城,擔任守城主將。

曹操的鐵騎已經出現在夏城北邊的邙山,隨時可能攻打夏城,導致城內人心惶惶。

夏城人口已經達到了30萬,城外有不少百姓得知曹操的兵馬到來,紛紛逃入防備森嚴的夏城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