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513節

要是得到張華賞識,可一步登天。

“先生啊,如今大敵當前,我方岌岌可危,這可如何是好?”

張華故作不懂,向“孔門十哲”之一的子夏請教。

“敵國兵臨城下,國君應當厲兵秣馬,選拔賢才,修繕兵甲,鞏固城防。敵國強盛,則以守為主,廣施仁政,獲取民心,積攢糧草,靜觀其變,等待敵國衰弱,然後可攻守易勢。”

“如果敵國國力持平,則設法與之周旋。敵國弱小,則出兵迎戰。”

子夏如實回答,露出疑惑的表情。

以子夏對張華的瞭解,張華好歹身經百戰,與各種梟雄交戰,不至於問出這麼簡單的問題。

這種問題,張華比沒有帶過兵、打過仗的子夏更加清楚吧?

張華又嘆道:“先生說要選拔賢才,可惜偌大的領地,卻無一人可以為我分憂。”

子夏這個時候已經明白過來張華的意思了。

張華麾下,文武大臣,人才濟濟,怎麼可能沒有賢才。

張華故意這麼說,十有八九是為了騙在子夏的儒家學院隱居的吳起出山。

吳起的才能有多厲害,身為老師的子夏,自然知道。

子夏暗中看向吳起,而吳起也給子夏使了一個眼神。

“咳咳咳……”子夏清了清嗓子,“國君如今有良將千員,帶甲百萬,足以擊敗絕大多數強敵,又何來無一人為國君分憂這種說法呢?”

張華見子夏不上套,又繼續與子夏拉扯:“這次的強敵,有大氣運加身,非絕世之將才,不能與之爭鋒。我所巡訪的,正是絕世將才。”

子夏已經猜測到張華所指:“國君指的可是劉秀?”

“正是。”

“此人曾經以一己之力,抗衡十八路諸侯,還能成事,確實有氣運加持。”

子夏對未曾見面的劉秀,給予很高的評價。

劉秀的氣運,數一數二,一般武將難以應付。

“如今世有伯樂,而無千里馬。我願意五百金、封侯之位,乞來馬骨。”

張華一邊說道,一邊觀察吳起的神情變化。

張華的條件已經很明顯了,以五百金,外加封侯之位,請吳起出山。

以吳起的智力值,不可能無法察覺張華的言外之意。

封侯……

這個條件,已經足夠讓追求功名的吳起動容。

封侯拜相,這是所有武將的追求。

即使是沒有什麼野心的忠臣,也希望能夠名垂青史,廕庇子孫。

張華相信吳起這樣的人才,必定不會甘於和子夏一樣,隱居於市井之間。

子夏感受到吳起的呼吸變化,知道吳起“雪中送炭”的計謀,已經得逞。

張華確實沒有十成的把握擊敗劉秀,因此才會來請吳起出山,領兵北擊劉秀。

兵家亞聖,對上位面之子,必定是一場龍爭虎鬥。

子夏心領神會,終於說道:“我這裡有一位弟子,天賦異稟,論起帶兵的本事,可一生不敗。”

一生不敗,這已經是極高的評價。

或許吳起不可以保證獲勝,但能夠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張華明知故問:“先生所說的將才,在何地?”

子夏終於引薦吳起:“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我所說的,正是衛國人吳起。”

吳起鄭重作揖:“衛國人氏吳起,見過國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土。但凡是真正融入華夏者,不必計較什麼衛國、宋國、秦國、楚國。”

張華的一番話,讓吳起肅然起敬。

張華的眼界,更高一籌。

“我已聽聞你的名聲多時。此次強敵來襲,還請隨我帶兵北上,擊敗劉秀。”

張華知道吳起已經滿意自己提出的條件,願意出山。

在此之前,吳起已經在守住夏城時,立下戰功,張華可以直接授予吳起官職,讓吳起擁有帶兵的權力。

“且慢。”吳起卻沒有那麼容易答應,“國君以為,如何用兵,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張華沉思一會,回答吳起:“剛才子夏已經明說了,必須治國,而後才能不敗。”

吳起滿意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