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537節

“主公,有一支橫山義軍,前來投奔,求見主公。”

張華正要討伐党項部落,一支在李繼遷的領地內活躍的義軍,突然前來投奔。

“會不會是李繼遷派來詐降的細作?”

大戰當前,張華不免懷疑這是党項人的奸細。

畢竟,詐降,也是古華夏常用的兵法。

赤壁之戰,黃蓋憑藉詐降,火攻曹操。

李繼遷完全有可能有樣學樣,也來一個詐降之計。

兵法,虛虛實實,實實虛虛,防不勝防,必須要與空氣鬥智鬥勇。

張華招來熟悉此地情況的大順軍眾人。

高桂英答道:“李繼遷的領地,確實有不少漢人,多數人前來投靠我們大順軍。少部分人留在原地,建造塢堡,與李繼遷為敵。這些塢堡多數位於深山老林,李繼遷也沒有精力逐一平定這些塢堡,其中一些人,說不定還是某個朝代的武將。”

“看來我們的凝聚力,非同小可,連党項人的地盤,都有我們的人……能夠與李繼遷、李元昊周旋,還敢焚燬他們糧草的義軍,絕非尋常人物,帶他來見我。”

張華最終還是選擇接見前來投靠的義軍首領。

花木蘭提醒張華:“主公可知道,荊軻刺秦,樊於期獻頭?”

“嗯。”

張華意外花木蘭對於這些故事,居然已經能夠順手拈來。

荊軻刺秦, 要見到秦王, 需要兩樣東西,一是叛逃至燕國的秦國將領樊於期的首級,二是燕國的地圖。

荊軻去見樊於期,樊於期自願授首, 以相助荊軻, 報復秦王政。

花木蘭繼續說道:“以前我們攻取關中時,曾發現, 蒙毅的身邊, 有一名劍術高明的刺客,後來錦衣衛也驗證了這一點。但這個刺客始終不拋頭露面, 前去秦軍打探訊息的錦衣衛, 先後有十幾個人死於他的手中。如果是這個刺客,為了報答蒙毅的恩情,主動前來刺殺主公,那麼主公就危險了。”

“你的擔憂, 不無道理。不過有眾將士在場, 區區一個刺客,也無能為力。何況……”

張華這裡有王守仁出任軍師, 言出法隨, 在關鍵時刻, 相當可靠。

這件事也讓張華有了培養一批刺客的想法。

錦衣衛還是在靠朱驥撐大局, 而朱驥手底下, 沒有什麼像樣的刺客, 基本無力組織刺殺。

很快, 義軍首領被帶至張華的面前。

這是一個揹著長弓的年輕武將, 臉上沾滿泥土,顯然常年征戰:“在下曹瑋, 常年帶兵與黨項人交戰。李繼遷、李元昊禍亂一方,必滅之不可。”

曹瑋?

張華聽到這個名字, 只覺有些許陌生。

王守仁卻認出了對方的來歷:“你是曹彬之子?”

義軍首領身軀一震:“正是。你可知道家父何在?”

“就在我們軍中。”

“什麼?!”

曹瑋聽說其父曹彬就在夏軍軍中,大吃一驚。

張華更是驚訝。

眼前之人,居然是北宋名將曹彬之子,曹瑋!

曹瑋鄭重答道:“願求見家父。”

“來人, 將曹彬招來。”

既然是曹彬的兒子,那麼招攬此人,並不算難事。

北宋開國名將曹彬, 被張華安排至柴榮軍團,也跟隨張華來到這裡。

在曹彬到來之前, 張華從王守仁口中,粗略瞭解曹瑋的來歷。

此人在北宋,鎮守西北一帶,壓制党項、吐蕃部落,李繼遷、李德明都不敢怎麼招惹當時曹瑋的宋軍。

李繼遷死後,曹瑋向宋真宗請求出兵滅亡李德明執掌的党項部落,還預言李德明的兒子李元昊, 會成為北宋的心腹之患,然而因為北宋朝廷想要以恩惠來招撫党項部落,沒有同意曹瑋重拳出擊的提議。

結果李元昊自稱西夏皇帝, 西夏持續存在兩百多年, 牽制宋朝大量精力。

在北宋國力還強大的時候,沒有消滅党項部落, 待其勢力壯大, 就已經尾大不掉了。

“北宋曹瑋的諡號,與南宋岳飛一樣,都是‘武穆’,一個是曹武穆,另一個是嶽武穆。曹瑋是以智謀見長的武將,也是北宋開國名將後代之中,為數不多憑藉軍功,被封為節度使的一人。為將四十年,未曾失利。”

王守仁對曹瑋的評價很高。

“曹武穆……”

張華知道獲得這個諡號的武將,都不是什麼簡單角色。

岳飛、李光弼、高懷德、劉錡,這些人的諡號,都是“武穆”。

最關鍵的是,李繼遷這些党項人,似乎對當時的北宋名將曹瑋畏懼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