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544節

西夏也修了一堆城寨,阻擋宋軍推進。

李元昊依然保持著修築城寨的思路,修築了一堆城寨,增加其他諸侯吞併他的難度。

如此一來,他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曹瑋提議:“分兵攻克這些城寨,需要不少的時間,李元昊還可以不斷增兵。末將以為,可採取車輪戰,輪流攻拔這些城寨,順便當做是練兵的契機。”

“言之有理。”

張華從關東回來之後,還沒有休整,正好可以在攻拔這些城寨期間,補充一批兵力。

“招募五百駱駝飛石兵、一千陷陣營。”

“招募五千藤甲兵。”

“從臣服的蠻族之中,挑選出驍勇善戰之士,補充曳落河、長水胡騎、藤甲兵等由胡人組成的兵種。”

“至於蠻族之中,武力普通計程車卒,組建一支兩萬人的蕃兵,由曹瑋你直接統領,負責攻拔懷遠鎮東邊群山之中的城寨。”

既然曹瑋收服了大量蕃兵,張華沒理由不用。

這些蕃兵,就連宋朝武將都經常使用,他們生性好鬥,民風剽悍,打起仗來,也不要命,是不錯的炮灰兵種。

“吳起的魏武卒,擴編至三萬人,在岐山練兵。”

張華又為吳起招募魏武卒,使魏武卒的數量,從八千人,上升至三萬人。

以吳起快速練兵的天賦,一旦三萬魏武卒成型,那麼秦軍主力進攻關中平原時,吳起將會是秦軍最棘手的強敵。

秦軍想要佔領關中,必須殲滅吳起的三萬魏武卒。

秦軍在隴西休整,而張華的夏軍,也在招兵買馬,壯大自身的實力。

曹瑋統率蕃漢士兵,開始進攻懷遠鎮附近的城寨,爆發大大小小的戰鬥。

李元昊派兵增援,雙方爭奪城寨。

由於地形狹隘,張華讓麾下眾將,輪流攻打各座城寨,權當練兵。

高順等武將在統萬城,招募新兵,並且將新兵的等級提升至15級以上,再上戰場。

張華的領地,人口眾多,各縣的官吏,選拔精壯之士至長安城、夏城等大型城池,在高階兵營或者特殊兵營,轉職成高階兵種,送至前方,再交由各個武將訓練,提升等級。

張華推行軍功爵制度,即使是平民出身,也有可能憑藉戰功,出將入相,最不濟,在戰場上立功,也能獲得獎賞,免除家中的徭役。

如果一家有幾個男丁,其中一人能夠幫助家裡減輕徭役負擔,可光宗耀祖,在眾多鄉人面前,都倍有面子。

“從今往後,你們加入白袍軍,便是白袍軍的一員。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一眾白袍軍新兵齊聲高呼。

陳慶之愁眉不展,因為他知道,這些加入白袍軍計程車兵,一兩年後,能夠在慘烈的秦、夏大戰中倖存下來的人,恐怕不到一半。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今征戰幾人回。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

統萬城的校場另外一側,一千陷陣營新兵,在主將高順的操練下,獲取經驗,提升等級和屬性。

楊妙真則在統萬城,訓練曳落河。

楊妙真從臣服的蠻族之中,挑選出合適的兵源,訓練成高階騎兵曳落河。

祁山,一隊隊魏武卒,在長安城、夏城、大梁等地方招募,然後前往祁山,由吳起訓練。

三萬魏武卒在祁山集結,長槍如林。

“等到三萬魏武卒出山,秦軍又有何懼。”

魏無忌作為與大秦為敵的六國武將,並不怕與秦軍交鋒,相反,魏無忌與項燕、李牧等六國武將,是上天賜給六國最後的名將,可惜六國沒有把握住。

現在有兵家亞聖吳起坐鎮祁山,魏無忌更有把握,阻擋秦軍橫掃天下。

這也算是魏無忌與蒙驁之間的恩怨了。

“吳起出山,總算是不必擔心隴山秦軍的威脅……”

雲臺軍團的軍團長馮異,得知吳起駐紮在岐山一帶,訓練數萬魏武卒,總算放心了不少。

馮異估計自己與王賁的能力,在伯仲之間,要是王翦前來,馮異防守不住,但吳起在這裡的話,那麼情況就有很大的不同了。

商州,刺史陳喬令人取出積攢的五千副藤甲,用於訓練五千藤甲兵。

陳喬招撫秦嶺之中的山蠻,挑選精壯,訓練成特殊兵種“藤甲兵”。

這個世界的特殊藤甲,刀槍不入,只是畏懼火攻。

藤甲兵與駱駝飛石兵一樣,屬於奇門兵種,也就是說,不是常規兵種,用途有限,但往往可以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這就是奇門兵種的價值。

第四百四十三章 流寇馬超

“族兄,我們這是到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