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570節

“如果他們分出勝負,或許會出兵西域。在此之前,請允許我盡一份力,組織此地的商人,運輸糧草輜重,前往西州。”

沈萬三意識到這是一個結交張議潮的絕好機會,於是自告奮勇,組織商人,支援歸義軍。

沈萬三還要探清西域的形勢,必須親身前往。

“看來沈三你也是忠義之士。只是西州兇險,我們歸義軍的糧道不時被劫,你當真要參與押運糧草?”

張議潮見沈萬三自告奮勇,不由露出讚賞的神情。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沈萬三知道必須冒險,才能在絲綢之路立威。

在拜訪張議潮之後,沈萬三又遣人秘密返回關中,向張華報告這裡的基本情況。

三日後,張議潮帶著招募的兩萬新兵,與班超前去支援西州。

與此同時,沈萬三組織沙州、瓜州等地的漢商、胡商,為歸義軍運輸糧草、兵器等物資,調動市井間的力量,為歸義軍爭取一成勝算。

“兄長一定要保重啊……”

班昭目送兩萬歸義軍西征,憂心忡忡。

歸義軍將士的家眷,也出城送行。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張議潮的歸義軍,視死如歸地發起西征,與西域各國交戰,每一次出征返回,必定有人家破人亡。

西州,烽火連天,兵荒馬亂,萬馬奔騰,相互絞殺!

歸義軍、安西軍與西域聯軍在天山血戰月餘,血流成河。

趙雲一襲銀甲白袍,握著被染紅的龍膽亮銀槍,氣喘吁吁。

趙雲從來沒有見過規模如此龐大的騎兵。

匈奴、突厥、突騎施、九姓鐵勒等部落派出騎兵參戰,天山之下,盡數是遊牧騎兵,黑壓壓一片,延綿幾十裡,令人頭皮發麻。

趙雲在西域聯軍之中七進七出,斬殺遊牧騎兵數百人,刺落萬夫長數人,還是無法幫助歸義軍和安西軍取勝。

遊牧騎兵的數量多到一種地步,武將個人的武力,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除非可以斬殺單于、可汗級別的人物,或者殺掉賊首亞歷山大,才有可能擊敗他們。”

趙雲目睹一支支遊牧騎兵從山道出來,填滿山谷,神情凝重。

“殺!!”

李嗣業率領大唐陌刀隊,擋在最前方,整齊劃一的陌刀將遊牧騎兵連人帶馬,斬成兩段,人馬俱碎!

“西域的匈奴人、突厥人都加入了叛亂……不對,他們從未真正臣服。”

高仙芝臉色陰沉。

數以萬計的匈奴騎兵、突厥騎兵,加入了亞歷山大的東征軍。

“我要設法殺掉亞歷山大,才能取勝。而唯一的機會,是誘敵深入!”

趙雲找到高仙芝,試圖透過設伏來解決亞歷山大這一強敵。

“好!”

高仙芝開始配合趙雲的行動。

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的斬首行動!

一隊左手裝備銀色圓盾的馬其頓士卒,組成長蛇陣,透過天山的山道,亞歷山大騎著一匹在中亞活捉的汗血馬,俯視下方正在交戰的各支騎兵。

就連亞歷山大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騎兵在天山山麓交戰。

“東方的人口,比我們想象中更多。這邊的王國,比起印度要強大多了。”

馬其頓王國秘書官攸美尼斯一邊統計各個部落參戰的人數,記錄沿途的風土人情,一邊與亞歷山大交談。

“印度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要是我早知道東方還有更加富庶的地方,怎會止步於徵服印度?征服越強大的對手,才越有成就感。”

亞歷山大進攻吐魯番盆地,野心勃勃,在於吞併東方諸國。

亞歷山大和攸美尼斯這一支東征的馬其頓軍團,從匈奴人、突厥人那裡得知在東邊,還有更加富庶的土地、密集的人口,產生了征服東方的慾望。

塞琉古騎著戰馬,從前方戰場折返,向亞歷山大稟報:“大王,敵軍在我們銀盾兵和匈奴、突厥騎兵的攻擊下,已經潰敗,正在敗逃。”

“看來對方計程車氣已然崩潰,我不必親自出手了。”

亞歷山大還沒有使用自己的軍團天賦,而安西軍、歸義軍敗退,塞琉古已經取勝。

匈奴騎兵、突厥騎兵見安西軍、歸義軍敗走,立即窮追不捨,儘可能掠奪戰利品。

馬其頓人也參與追擊,隊形開始延長。

“一鼓作氣,打到這座被漢人稱為‘玉門關’的關隘。這裡的位置,猶如希臘的溫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