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672節

“第三支箭, 要你為陛下統一天下。”

“你若是能完成我這三個願望,我死而無憾了。”

李克用臉色發黑, 身受劇毒,但依然果斷將鴉兒軍交給李存勖, 並且要求李存勖實現三箭之約。

李克用有資格成為唐朝末年的絕代雙雄之一,自然有自己的人格魅力, 在臨死前,沒有和袁紹、劉表一樣擁立幼子,而是讓長子李存勖執掌鴉兒軍。

李存勖的能力,說不定比李克用還強。

這一點,李克用心知肚明。

李存勖跪下接箭,語氣悲痛:“父親大人請放心,孩兒一定做到這三件事。”

李存勖喚來夏魯奇、史敬思、史建瑭三員猛將, 分別將三支箭,交給三人:“你們各自攜帶一支箭,時刻提醒我這三件事!”

夏魯奇、史敬思、史建瑭三將接下鐵箭,神情肅然。

他們發現李存勖的眼神更加凌厲, 彷彿換了一個人。

如果張華能夠看到李存勖的武將面板,一定會驚訝地發現,李存勖的各項能力都有提升!

李克用三箭賜子,幫助李存勖開掛。

歷史上,李存勖在李克用死後,勵精圖治,南滅後梁,北卻契丹,東取河北,西並河中,平定前蜀,幾乎統一天下。

如果不是後期李存勖荒怠政務,縱容宦官、伶人亂政,發生兵變,死於兵亂,或許李存勖還真能再造大唐,成為類似光武帝劉秀一樣中興漢朝的皇帝。

“參見主公!”

李嗣源、李嗣昭、李存信、李存進、李嗣本、李嗣恩、李存璋、李存審、李存賢、史敬思等武將紛紛奉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為新的主公。

蘇烈、李愬只是冷眼旁觀鴉兒軍內部的權力更迭, 無動於衷。

鴉兒軍有資格接手李克用的鴉兒軍的武將, 只有兩人。

一個是大太保李嗣源,戰功赫赫, 執掌五百橫衝都。橫衝都是鴉兒軍之中最精銳的具裝鐵騎, 可見李克用對李嗣源的信任。

另一個是三太保李存勖,李存勖執掌八千銀槍效節軍,又是李克用真正的兒子,按照古華夏常用的嫡長子繼承製,李存勖才是最有資格繼承李克用衣缽之人。

雖然李克用、李存勖是沙陀人,但他們以大唐繼承者自居,那麼就會按照大唐的傳統行事。

不過李存勖終究還是有些忌憚執掌了橫衝都的李嗣源……

“鴉兒軍的變故,還需要告知陛下,由陛下正式任命李存勖為新的河東節度使。”

“夏軍收回蒲州等重鎮,此次南下河東失利,看來需要重新尋找機會了。”

“唯有如此了。”

蘇烈、李愬退守晉州,將發生在此地的事情,稟報背後的主公。

燕雲十六州的蔚州,數量龐大的唐軍正在集結。

用於南下河東的唐軍,只是配合李克用行動,真正的唐軍主力,並非在河東,而是在蔚州集結,進入了燕雲十六州。

唐軍的佇列延綿百里,旌旗蔽空,聲勢浩大,兵強馬壯。

幾百名唐軍武將進入燕雲,烽火四起。

蔚州的諸侯是唐朝末年的盧龍軍節度使劉仁恭。

盧龍節度使也就是幽州節度使,劉仁恭是與李克用、朱溫一個時代的梟雄,三人在北方爭霸,但劉仁恭的能力不如李克用、朱溫,面對漫山遍野壓來的唐軍主力,劉仁恭面如豬肝。

第五百五十六章 黑臉門神VS白馬銀槍!

“陛下,鴉兒軍主帥李克用兵敗身亡,對河東的攻勢失敗,目前各路兵馬,已退回晉州休整。”

“鴉兒軍已由李存勖接管,李存勖請陛下敕封河東節度使一職,繼續與張華為敵。”

一個謀臣來到唐軍前鋒,見到了御駕親征的唐皇,向其稟報河東旳戰況。

唐皇沉默。

李愬率領8萬唐軍、蘇烈率領12萬唐軍,再加上李克用的20萬後唐軍,一共40萬唐軍,南下攻打河東。

李愬雪夜入蒲州,如果李克用快速攻下玉璧城,那麼張華十有八九會預設河東被大唐控制。

這是大唐的閃電戰。

結果李克用折戟沉沙,兵敗身亡,導致唐軍對河東的佈局全面失敗。

“敕封李存勖為河東節度使,執掌鴉兒軍。”

“令李存勖鎮守晉州。如果夏軍沒有北上的意思,則調回蘇烈、李愬、李存孝三人,攻取燕雲十六州。”

唐皇在河東之爭失利之後,也沒有因此氣急敗壞。

唐、夏之爭,現在不過剛剛開始而已。

再者,唐軍的主要目標並非是河東,如果能夠以40萬兵馬拿下河東,自然最好,實在拿不下,還不至於讓唐軍傷筋動骨。

真正的梟雄,考慮深遠,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