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755節

一萬漢兵也齊齊抱拳:“告辭!”

輪臺國百姓齊聲說道:“恭送大人!”

關羽軍依然舉著從麥城穿越過來時的大漢旌旗,破破爛爛的漢軍旌旗,在戈壁中迎風招展。

關羽軍團,一萬漢兵與兩萬平民,沿著天山南麓,向東邊行軍。

只要順利抵達玉門關,他們就可以順利入關了。

蒼鷹在戈壁上空翱翔,不時有黃沙彌漫。

高昌城,被關羽伏擊的馬其頓名將塞琉古因為大敗,逃至車師國,向亞歷山大求援。

亞歷山大被關羽、關平父子鬧出的動靜驚動,錯過了進軍涼州的最佳時機。

亞歷山大錯誤判斷關羽這一夥漢軍,以為關羽想要在西域攻城略地,搶佔他的領地,所以決定率先討平關羽這一支漢軍。

然而,當亞歷山大帶著一群部將抵達高昌城,他發現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

塞琉古跪在亞歷山大面前,臉色蒼白:“末將無能,敗給了一員名為關羽的漢將,他的武力無雙,突然襲擊,所以我方兵敗。”

“塞琉古,你太讓我失望了。你是身經百戰的宿將,竟然會中了這麼簡單的誘敵之計。”

“末將以為只是一群土著叛亂,對方倉皇逃竄,所以才出兵追擊。”

“不要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

“是!”

塞琉古不敢繼續辯解。

他的十萬大軍,確實被關羽用一萬人擊敗了。

雖然關羽使用誘敵深入之計,塞琉古輕敵,但敗了就是敗了。

“我親自帶兵,討滅這一支漢軍!”

亞歷山大統帥二十萬大軍,向西邊行軍,與關羽的三萬人,相向而行。

亞歷山大麾下的名將塞琉古、安提柯、攸美尼斯、托勒密等人,帶兵前來與亞歷山大大帝匯合,與亞歷山大合兵,進擊關羽。

亞歷山大並不認識關羽,但亞歷山大將關羽視為一支叛軍的首領,必須儘快予以鎮壓,以免領地動盪。

關羽的三萬人還不知道東歸的征程會有多麼兇險,因為亞歷山大的二十萬大軍已經在前方的車師國,佈下了天羅地網。

亞歷山大的王之軍勢,就連秦王政都感到棘手。

“沒想到我在敗走麥城之後,大哥為了幫我報仇,盡發蜀兵,討伐東吳,最終敗於陸遜之手。就連三弟,都被兩個歹徒殺了。”

“我雲長辜負大哥和三弟啊。”

關羽帶著三萬人口趕路,在途中依然懊悔不已。

在關羽看來,如果不是自己失去荊州,劉備、張飛也不會受到牽連,讓諸葛亮的隆中對破產。

關平則帶著一小隊騎兵,在隊伍的最前方進行偵查。

關平已經打聽過了,現在統治西域的是一群蠻族兵,其中一個蠻族首領名為亞歷山大,被關羽、關平父子擊敗的塞琉古,正是亞歷山大的部將之一。

除了亞歷山大,還有關羽、關平父子都聽說過的匈奴冒頓單于。

“儘量避免與這群蠻兵交戰,等返回關內,一切好說。”

關平雖然與關羽一樣高傲,但他也知道,憑藉目前手頭的兵力,不足以與西域的蠻族兵大戰。

……

玉門關,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東漢定遠侯班超、秦朝名將任囂和趙佗,合計帶兵20萬,鎮守這座雄關。

他們一直在探查亞歷山大、冒頓單于的一舉一動,當亞歷山大向西邊用兵,張議潮、班超、任囂、趙佗都感到匪夷所思。

“亞歷山大為何向西邊用兵?而不是趁機入關?”

“難道亞歷山大佔領的城池發生了叛亂?”

“必須加派斥候,弄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不如我親自前去西域一趟。”

“當下西域到處都是遊牧騎兵,一旦被他們發現,你恐怕有性命之憂。”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對西域的地形瞭如指掌,又精通當地語言,進出西域,不費吹灰之力。”

班超決定親自帶人去探查到底發生了何事。

因為班超一再堅持,所以張議潮等人,只好同意班超的決定。

班超只帶著幾十個親兵,深入西域。

對於班超而言,前去西域,就跟回到家一樣……

“報!街亭大戰已經結束,我方取勝!秦國各座城邑,盡數平定!”

街亭大戰的結果傳至玉門關,鎮守玉門關的十萬秦軍將士,得知秦國已降,他們只好接受命運的安排,被張華單獨編為玉門關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