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769節

程普、黃蓋想到擊敗自己一行人的江東諸侯,也不寒而慄。

攻打孫堅的諸侯實力過於強大,帳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士卒如林,孫堅用盡各種手段,也無法取勝,對方的強大,難以戰勝,打下整個江東,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了。

江東的人口體量,足以支撐一個霸主級別的諸侯。

蘇湖熟,天下足。

種植占城稻等後世品種之後,江東的糧食產量也並非三國時期可比。

程普、黃蓋算是沙場宿將了,結果卻被對方吊打,完全被碾壓,就連孫堅也只能落荒而逃,雙方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揚帆,起航!”

孫堅一聲令下,號角聲迴盪在簡陋的碼頭,甲士拉起鐵錨,數百艘戰船起航,其中最大的一艘是孫堅所在的樓船。

四百艘戰船,載著一萬兩千名士卒,沿著海岸線,向北方駛去。

因為江東沿海多臺風,所以航海技術不成熟的話,極其危險,所以孫堅的船隊儘可能靠近陸地,沿著大陸架航行。

在孫堅的船隊離開不久,追殺孫堅的騎兵來到海邊,只能看到孫堅船隊的影子,追之不及。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可惡,失去活捉孫堅的機會了。”

追擊孫堅的武將望見孫堅出海遁走,直呼可惜。

孫堅雖然生前不是皇帝,但孫堅生前是烏程侯,死後被孫權追諡為武烈皇帝,至少也算是王侯級別的人物。

錯失活捉孫堅的機會,無疑錯過了一個巨大的戰功。

不僅如此,孫堅的船隊,還有一個真正的皇帝——孫權。

孫堅的樓船上,一個武將躲在一堆木箱後面,手握一卷《左傳》,趁著閒暇研讀,津津有味。

中原、關東、關中的諸侯們大打出手,連年征伐,江東這邊的諸侯也是征戰不休,沒有一年消停。

孫堅的部將們想要有個閒暇讀書,都殊為不易。

從江東到青州,需要不少時日,倒是有了閒暇。

“子明,你在作甚?”

一個年輕男子出現,一襲錦衣,正是孫堅之子孫權。

孫權好奇這個武將到底在做些什麼。

呂蒙答道:“省三史、讀諸家兵書。我經歷過貧困的日子,實在是難以生活下去,如今有機會成為大將,我也想要做出一番大事啊。”

孫權與呂蒙席地而坐,不禁笑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此行北去,不知是否有施展智謀的地方。”

呂蒙從三國前期無名的小人物,成長為一名將軍,又成為一名智將,呂蒙意志極其堅韌,學習能力也極強,唯一的弱點就是命數太短了。

“以子明的才能,想必到了哪裡,都能得到重用。而我就未必了。”

孫權也是心事重重。

孫權最適合當君主,而不是武將,但孫堅前去投奔女婿張華,那麼就意味著,孫權以後最多是個列侯,無法繼承孫堅的事業。

論起帶兵打仗,孫權不如呂蒙。

呂蒙學習能力極強,只要給呂蒙時間,呂蒙就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無論投靠哪一個勢力,呂蒙都不用擔心得不到重用。

“少主不必擔心,吉人自有天相。”

呂蒙反而羨慕孫權,因為孫權在三國眾人之中,算是長壽的了。

而呂蒙缺少的是時間。

孫權又與呂蒙交談,兩人算是君臣的典範,呂蒙生病時,孫權長吁短嘆,夜不能寐,呂蒙也對孫權言聽計從。

與程普、黃蓋等老將相比,呂蒙是孫權一手提拔起來的大將,而且還有提升的空間,不負所望,所以孫權看重呂蒙。

“權兒倒是收下了一名良將,可惜我孫文臺已經沒有機會逐鹿中原,或者割據一方了。”

孫堅知道孫權與呂蒙是後來的君臣組合,但孫權沒有可能成為皇帝,呂蒙倒是還可以成為將軍。

程普說道:“主公,天下間,強大的諸侯,不計其數,單單我們在江東遇到的與我們不相上下的諸侯,就有數位,其中一人,更是輕鬆擊敗我們。想要在這種情況下,逐鹿中原,必須有足夠的大氣運,在前期就能快速擴張,佔據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取得天下。強敵如林,只有一人能夠勝出,其餘人家破人亡,主公又何苦執著於逐鹿中原呢?”

“德謀你說的有道理啊。”

孫堅想了想,幾百個皇帝、幾千個諸侯亂世角逐,敗給其中的霸主,絕不算丟人,畢竟就連燕昭王、明成祖等諸侯,都要選擇依附實力更加強大的諸侯。

不只是君王個人能力有差距,還與他們的運氣有關。

有些諸侯自身能力很強,但被強敵耽擱,擴張的慢了,就會被其他前期快速擴張的諸侯吞併,比如劉秀和李世民就為了爭奪燕雲十六州而大打出手,結果張華就趁機起來了。

……

“孫堅走海路逃走了?他會去何地?夷洲?”

“回主公,孫堅的船隊向北航行,並非是向東。是否要派出船隊,對孫堅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