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一百三十七章 意外與就緒

再次感謝“大理國君”“林之守護”“qe79”三位老書友的月票。鞠躬謝謝新書友“確定~”“fu11ay”寶貴的月票。同時感謝“隨風不逝”熱情的打賞!

………………………………………………………………………………………………

剛剛到達營地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呂哲得到一個非常不幸的訊息,那就是如果沒有新的糧食渠道,他們將在十天之內斷糧。

軍隊可以戰敗、可以士氣低迷,但是絕對不能出現斷糧的情況,一支軍隊沒有了糧草,不需要敵軍去擊潰他們,這樣的軍隊會自行崩潰。這幾乎是世界上所有軍隊的共同特點。

早在呂哲接手夷陵鎮壓叛亂的時候,他已經向遠在咸陽的趙高求救,以中車府令這種皇帝近臣的身份運作一下,從巴蜀緊急運糧到南郡並不困難。他料定趙高不會拒絕這種順手人情的事情,從巴蜀運的糧食雖然不會多,但總是會緩解一下燃眉之急。可是那最早也是要在三個月之後,也就是說以前向其他人保證的兩個月之內會有糧草運來是一個權宜之計。

對於一場可能打上好幾年才能分出勝負的戰爭,十天是非常短暫的時間,將要斷糧對於早有心理準備的呂哲來講其實並不意外。

“還有轉機!只要擊敗這股敵軍,我們會獲得一部分糧草,到時候再進軍得到江陵糧食,窘境也能得到緩解。”

呂哲對主要的幾名軍官解釋,他不能讓斷糧的訊息亂了自家的陣腳,相反還要用斷糧的危機去激起每一個人對渴望獲得勝利的決心。

現在還沒有破釜沉舟的典故。不過呂哲的話是真的讓麾下軍隊有了一種不勝必死的覺悟,他們無不清楚清楚斷糧的危害,要是不能從敵軍那裡截獲糧草,那就真的完了。

將能安排的事項安排妥當,呂哲做好交代就回到部下準備好的帳篷躺下就睡。

經過兩次不小的損失,天亮之後百越人果然現秦軍營地變得空無一人,百越部隊的領譯籲澤似乎是被兩次埋伏戰打出陰影。他是猶豫了不短的時間才派去一支部隊上去試探。

五百個百越人能做什麼呢?幾乎就是一支被當做棄子的送死部隊。當然,前提是秦軍再次設下埋伏。

被挑選出來作為試探部隊的百越人非常擔驚受怕,幾乎是一步一回頭地靠近秦軍的營地。他們縮手縮腳地待在經過一戰的帳篷廢墟外吆喝,沒有一個人敢於靠近滿是死屍的“危險地帶”。

最後,可能是被逼得不得已,五百人中分出兩個小隊跨過戰場。

這些第二次被選上的人簡直罵孃的心都有了,要是秦軍真的再次設下埋伏,那他們面臨的根本就是必死的結局。

戰戰兢兢或者說抖著雙腿,像是一隻受到驚嚇的兔子那般。他們終於邁過昨晚遺留的戰場範圍,一直穿越戰場廢墟到達秦軍營地的核心位置,他們一直都沒有遭到埋伏。

五百抱著必死決心上去試探的百越人一個未損的高高興興回營,他們上報秦軍確實人走營空的訊息。

與之慶幸沒有遭受埋伏的五百人相比起來,譯籲澤聽到秦軍丟棄營盤逃跑的訊息後是暴跳如雷。

“可惡啊!”譯籲澤並不覺得是因為自己的膽小才這麼晚現那麼重要的軍情,“原來秦人的兩次埋伏是在為撤退埋下伏筆!”

捫心自問。譯籲澤並不覺得自己有做錯的地方,而是秦軍的統帥實在太狡猾了,竟然先是做無意義的對峙。之後又做出要決戰的姿態,他想“換做任何一個統帥來了也會被欺騙的吧?”

是時間不允許,不然呂哲還會玩更多的戰術出來,不過他也設下了一個局,就等待百越人現上當之後怒氣衝衝的追上來。

譯籲澤還真沒有怒氣填胸,他今天剛剛得到來自江陵的彙報,桂越和閩越的大軍已經包圍了江陵,目前雖然不知道秦人南征軍正副統帥是不是死了的訊息,不過現在正在防禦的是那些亂民。

“范增那個老傢伙是不是死了?怎麼到現在還沒有出現!?”譯籲澤懊惱的就是這點,他自言自語“本來不是該由他負責聯絡那些亂民。然後兩幫人合起來全滅秦軍嗎?怎麼變成亂兵在防禦江陵,又拒不交出屠睢和任囂的級?”

范增已經死了,這點譯籲澤根本就不知道。連桂越和閩越那邊也和那幫楚人斷了聯絡,他們現在有些蹉跎是不是該動攻擊,只是將亂糟糟的江陵圍了起來。

桂越和閩越的領已經等得不耐煩了,他們向譯籲澤通告只願意等待三天,要是那幫亂民不識抬舉就要在三天之後攻破那些亂民的防線。

百越人哪裡知道江陵亂民的苦惱,他們現在不但自己分成了三派,最尷尬的是想交也無法交出屠睢和任囂的級。不是不想交出去,而是屠睢自焚了,屍體早被燒得成了焦炭。而任囂也失去了蹤影。

江陵除了牆頭草一般的中立派之外還有兩個派別,這兩個派別其實中真正意義上也是亂七八糟。簡單的講,兩派有各自的立場,但是他們之中並不是單一一國的構成,比如造反派中雖然是以楚人和齊人為主,但是也有小部分的魏人、趙人、燕人,投靠派也是這樣的成分。而最詭異的是韓人,他們也不知道在思考什麼東西,竟是自成一派,也就是所謂的中立派,一些沒打算做出選擇的人自然也被歸納進去。

中立派其實是最無所謂和心焦的一方,這樣的形容詞聽起來很矛盾,不過事實上還真的是這樣的心態。他們的無所謂是覺得屠睢的自焚與自己沒關係,罪魁禍是以鄭氏、昭氏為堅定的造反派。心焦的原因也很簡單,作為中立派他們很難做出過激的行為。以至於江陵的糧草沒了他們的份,幾乎全被造反派和投靠派給瓜分了。也就是說,要是事情沒得到解決,他們也要斷糧了!

在這種現實條件下,夷陵被分成了三塊、三派,這樣在平時或許只會互相對峙和牽制。但是從五萬百越軍隊到來,他們又不得不暫時合作。這樣的合作註定不會完全聽令於一人,結果就是誰也拿不了主意。

尷尬的局面出現了,造反派非常想與百越人合作,但是他們拿不出合作的前提條件,也就是秦軍南征軍正副統帥的級,同時負責聯絡的范增死掉了,這樣一來就無法形成必要的互信。

在江陵這一邊,四方之中擁有五萬部隊的百越人最強,然後是投靠派。之後是造反派,墊底的是中立派。

如果是造反派佔據優勢他們不會感到忌憚,問題是他們不是最強的,這就有了一個擔憂。他們覺得要是與百越人合作,那麼不但中立派會加入投靠派,還要做出急先鋒的角色去消耗。固然最後會獲得勝利。但是那時候要是百越人翻臉不認人將自己這方也滅了呢?

還真別說,百越人絕對能幹出這樣的事情,這點在歷史上又不是沒出現過。比如那誰是楚人但是投靠了吳人反過來攻擊楚國,幾乎將楚國打得滅國還鞭了楚國國王的屍,最後那些投靠過去的楚國貴族不是被清算了嗎?

雖然這是吳人的事,但是天可憐見,所謂吳越吳越,現在的百越很多人祖上都是吳人,他們這些楚人又一直與吳越人不對盤,難保不會再次歷史重演啊!

其實這些都不是關鍵,最關鍵是造反派不佔優,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

結合以上的訊息。譯籲澤感到頭大,他是想堅決貫徹兄長譯籲宋的策略,可是一旦桂越與閩越展開無差別攻擊。那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