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一百九十六章 權變之謀

感謝“能量不太足”“”“阿斐”“berg”“gj1515”幾位書友寶貴的月票!謝謝“清清小狼”再次熱情的打賞!

……………………………………………………………………………………

人云即雲的時代啊——

知道什麼叫鼓吹嗎?

知道什麼叫宣傳嗎?

和呂哲玩造勢,那純粹是自己找難受。

控制南郡,掌握黔中郡,佔據衡山郡,這些是呂哲心裡的底線。

項氏的恐怖就在於有龐大的人脈,像是狐狸一般的狡猾,給一片雲朵就能下一場狂風暴雨,呂哲也不會允許項氏將爪子伸到長沙郡和廬江郡兩郡裡面去。

那要怎麼辦呢?寬厚的態度,豐足的物資,強硬的姿態,這些就是呂哲現在能做的極限。長沙郡和廬江郡不是此時此刻呂哲能吃下的地盤,只能讓吳芮和桓楚去折騰。

呂哲的態度表達得十分明顯,至於項氏能不能看得懂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曹咎看懂了,舞了半天劍的項辯喘息之時一聽也懂了。不過,他們怎麼可能答應這樣的條件,只是擁有章郡和會稽郡的新楚還算什麼楚國,復立國家擁立熊心就會變成一個天大的笑話。

按照項氏的計劃,坐擁章郡和會稽郡,廬江郡、長沙郡、衡山郡會是一道拱衛章郡和會稽郡的屏障。計劃進行到這一步,然後就該考慮拿下九江郡作為前進中原的跳板,而這時秦軍也該和中原群雄戰得兩敗俱傷,項氏是時候跳出來收穫果實了。

事情的展跟項氏的預計不一樣,項梁推演無數次的過程應該是另外一種步驟!

始皇帝未“崩”之前應該動中原的貴族,比如韓國的王孫韓良(張良)去刺殺嬴政作為前奏,項氏的項伯跟韓良是至交,鼓動起來不會費多大的功夫。利用刺殺將秦國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中原,先一步消除中原諸侯的勢力。楚國貴族安安心心的在南方營造勢力。是不是冒充一下秦國的官吏或者兵卒禍害一下民間,增加黔們對秦國的憎恨。

另一步呢,送予好處給那些百越的野人,將他們鼓譟去進攻秦國南方的各郡。最好的結果是讓秦國南方的兵力被百越牽制住。最差的結果就是嶺南被秦軍攻下陷入戰爭泥潭。不過吧,非萬不得已不能讓秦軍攻下嶺南,不然以後就少了一方攻打秦國的勢力。

北方的戰略十分簡單,項氏與韓信(以後的韓王信)合作,讓韓信進入草原聯絡新近崛起的大熊之國,忽悠那幫草原胡人南下威脅秦國國都咸陽。國都咸陽被威脅,容不得嬴政不著急,一著急就會將內部的軍隊向邊疆調遣,偌大一個秦國就會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那時候才是起兵的最佳良機。

好吧。確實是叫大熊之國,也可以稱呼為匈牙利。

北境多為平原,有草有森林,有一大片還是處於冰封雪地,草原上不光有狼還有一種站起來足有一丈體重近千斤的熊。當然不是因為有熊才叫大熊之國。而是想說像熊一樣的強壯。按照華夏的傳統應該交“有熊之地”,就像上古時期有人造了一個巢,然後被稱呼為有巢氏一樣的意思。

草原缺金屬,弓矢多以動物的牙齒作為箭鏃,華夏彰顯國力以戰車多少乘,胡人炫耀武力講的是有多少控弦之士,因此牙利那是必需的!(不要當榮譽是胡扯)

匈奴什麼的不過是華夏體系的政權對草原胡人的蔑稱。稍微想一想嘛。有哪個國家哪個民族會在自己的稱呼上加一個“奴”字作為民族的名稱。

對於秦國的政體,所有的六國貴族都有一套計劃,腐化、參透、收買,無所不用其極地對付。

始皇帝也好辦,嬴政不是喜歡術士嗎?那就不斷的“製造”高明的術士,讓這些術士鼓吹長生。偶爾用完善的計劃搞出一個證明神蹟的事件出來,那一切都完美了。

再有呢,嬴政不是因為有心結而遲遲不立太子嗎?那就別立了,國無儲君不穩,諸子必權鬥互掐。嬴政自己殺伐果斷。喜歡哪一位公子就將那個公子塑造成一個悲天伶人的角色。

南郡出了一個呂氏哲,見鬼了竟然半年的時間膨脹成那樣,最要命的是呂氏哲不是一個沒腦子的傢伙,有那麼強大的兵力不擴充套件地盤樹敵,瞎了眼了關起門來狂造堡壘展內政。

呂氏哲異軍突起,各地不受掌控的賤民也出來湊熱鬧,六國貴族苦思細想的計劃出現了差錯,不然應該按照上面的策劃那麼玩,一二十年之後秦國沒有被玩壞也會變得千瘡百孔。

資訊傳遞太慢是個硬傷,等待包括項氏在內的權貴們回過神來,呂氏哲已經在南郡站穩腳跟,不是沒人試過拉攏其內部分而化之,也不是沒有使用過美人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