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八百零八章 打一架吧!

世界上真正的傻瓜不多,哪怕是真的犯傻有時候也是難得糊塗的一種,能夠成為各個國家官員的那批人,他們之中根本就不存在傻子,只不過是有些時候的有些事情不能表現得太過聰明,可不像民間的小混混那般不懂掩飾自己真正的意圖,官場之上難得糊塗和適當的妥協才是主流。

隨著呂哲進行的一系列操作,一大批位高權重的人已經與國家綁在一塊,他們生的時候能夠享盡榮耀與富貴,死了之後不但自己會得到應有的哀榮和名譽,連帶子孫後代也必然受到各種各樣的萌陰。

人生奮鬥,付出諸多的血汗辛勞,為的是自己,但是其實更多的時候是在為後代開創一片基業,傳承自己血脈的同時,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的子孫可以活得更加無憂無慮一些。

先輩的努力必定會為後代創造出更大的優勢,很多時候哪怕是小小的優勢也必然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至於優勢帶來的是好的一面,或者是壞的那一面,選擇權則是在後代。

對於跟隨呂哲一同奮鬥崛起的這一幫人,他們很清楚在保證自己該得的利益前提下,只有維護和保證國家一如既往的強大,他們一切的努力才會展現出真正的價值,若是國家陷入衰弱,昂或是國家陷入動盪,對誰來說都不會是什麼好事。

保證自己的優勢前提下,吸收更多優秀的血液來為國家的強大奠定基礎也不能斷絕。那麼培養自己的後代,又在佔據優勢的同時吸納更多的優秀人才勢在必行。

“帝國目前的高等學府主要是集中在都城南陵,童學、中學、高學輻射還在繼續。未來的二十年之內。童學會普及到鄉里,亦是會保證每一個縣必然會根據該縣的人口比例設立,高學則是會集中在每郡的府。”

“我們初步計算,個五年計劃中,投入到教育的資金將需要至少九萬萬錢,率先普及童學以及中學。”

“九萬萬錢的投入,先是各地的學堂建立和前提的相關輔助。師資培養也佔去了小份額的資金。”

“教育的前提是擁有足夠的師資,關於這點我們已經進行了六年的準備。從諸子百家中挑選出將近二萬名學子,根據王上的要求率先教會他們拼音的使用,和一些教材上的語文知識。”

“除開相關的語文預先準備之外,關於算術的運用是從王上交代的九九加減乘除法作為基礎。至於目前為止只有少數人涉及到幾何運用,索性的幾何運用是被安排到中學教育後期和高學這一階段,目前關於幾何運用的師資並不顯得急迫,不過在未來的八年若是還沒有足夠的相關師資,教育將會形成斷檔。”

對於一個民族來說,真的沒有什麼比教育更加重要,那不但是提高整體國民的文化素質,其實也與這個民族將會取得多大的成就有關。不能奢望一個滿滿都是文盲的國家會有什麼進步,一個滿滿都是文盲的國家不但會在文化上處於落後。社會素質和相關的社會進步上也將吃到嚴重的苦果。

關於拼音的普及是在讓一個國家從語言上達成一種共識,使得他們的講話音不再存在障礙,可以有一種音讓各個地域的人無障礙進行溝通。

算術上的教導比語言音輕視不了多少。算術是一切科學的根本,哪怕是平常的生活上也屬於不必可缺的一面,同時對於邏輯思維的培養也有著難以想象的作用。

幾何運用卻是更為高深的學問,若是普通的加減乘除是用在日常生活上的運用,幾何則就是關於機械、化工、創造上必須要有的知識,想要讓社會自己誕生偉大的某某某科學家。來使得一切工具上進行革新,幾何是絕不能缺的知識。

其實華夏文明有自己的幾何知識。像是《墨子》、《呂氏春秋》、《孫武兵法》以及一些諸子百家中都有出現過幾何的知識,不過並沒有單獨地規劃出來作為一個學科,更多的時候是以一種理解的敘事語法來進行闡述,很多時候闡述的經過是圍繞著農耕和軍械製造在進行。

事實上作為一個現代人,真的對文言文有種“一個字一個字能看得懂,一字一字、一排一排連起來卻是像是看“天書”的迷惑感,也就是看不懂文言文那種因為需要節省用字的表達方式所涵蓋的意思,以至於沒能從祖先的知識中得到“營養”,慢慢華夏科學體系被全面淘汰,西方文化觀、科學觀……乃至於是價值觀被全盤的“舶來品”。

對於呂哲來說,他來到了所處的這個年代,絕對不願意看見輝煌的文明被一步一步的淘汰,他在建立強盛的帝國的同時,最大的願望是在自己的手裡完成對教育的普及,因此哪怕是得到籌算出來的龐大資金投入,也僅僅是皺眉之後咬牙決定哪怕是向外開擴的腳步停止也要進行下去。

一個國家的資金投入需要經過計算制定方案,像是軍方這種吃錢的猛獸總還能計算出需要多少錢糧能達到多少成效,關於教育的資金投入則真的是一個無底洞,軍方投入資金可以在短期之內看到所投入資金帶來多少預計內的回報,教育的資金投入則根本就不是短期內能看出效果的東西。

大殿之內的很多人都在嚥著口水,他們有著甚至在掏耳朵,一切只因為呂哲說了一句話。

“哪怕是無底洞,孤認為一直填也是值得的,它短期之內不會帶來多少能夠看得見的好處,但是對於我們(這個國家)來說,未來的某一天子孫後代們會感激我們今天所下達的決定。“

那麼也就是說。呂哲是打定主意不斷不斷投入資金到教育中去咯?哪怕是因為投入教育的資金會影響到帝國向外開擴的腳步,哪怕是投入教育的資金會牽扯到社會經濟的資金,呂哲都認為勢在必行?

文官那邊在竊竊私語。他們很清楚每年國家的財政投入都有份額,此前國家每年的資金大抵是被軍方那邊包攬至少十分之五六,很多時候軍方佔到的國家資金份額甚至是達到了恐怖的十分之七八,那麼是不是會因為這麼一件事情而讓一直以來“靠前站”的軍方“向邊上退”呢?

對於文官那邊或多或少的興奮和幸災樂禍,武官這邊雖然沒有出現竊竊私語的畫面,不過武官們就沒有一個是臉色好看的。

確實啊,自國家建立以來。軍方一直是受到照顧最多的一個集體,雖說並不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但是國家的財政傾斜一直是以軍方為主,財政和各個方面的照顧也並不是投了水漂,軍方不是為國家帶來開疆擴土嗎?

另外,因為開疆擴土。軍方也給國家遞上了滿意的答卷,疆域面積不斷擴大之下,國家的總體資源不斷不斷地翻倍,現在卻是出現了教育方面的這麼一個資金“競爭對手”,他們心裡可以說是非常不樂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