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八百五十二章 等待已久的野望

又到了每年連綿雨季的秋季,秋雨紛紛之下的南陵被籠罩在溼潤的空氣中,每當這個時候大多數人只能待在家中,只有少數的人才會披著蓑衣和斗笠在戶外勞動。

受於雨季的影響,南陵的北市零售市場人流減少,街道上不再是擁擠的模樣,商鋪為了生意著想大多開啟了送貨上門服務,無形中出現城內居民能夠選擇的工作又多了一份,倒是增加了不少工作崗位。

“諾,這些是共府要的,那些是蕭府,另外那些也包起來,”袒胸露肚的樊噲對著夥計不斷吩咐,最後指著一籮筐的肉“等下帶到劉哥府上。”

肉是狗肉,樊噲就是那個樊噲。

彭城一役結束之後,劉邦率眾歸降,他自己雖然沒有混上個一官半職卻也成了三等男爵,一眾手下有的繼續留任軍中,樊噲和少數的一些人則是脫離建制,脫離建制的一些人歸鄉,一些則是作為劉邦的跟隨。

選擇留在劉邦身邊的那些人基本成了家臣身份,樊噲就是劉邦的家臣之一,現今的地位是劉府的家老之一。

樊噲在擔任劉邦家老的同時也有自己的事業,他恢復了原本在沛縣的老本行,重新幹起了屠狗賣肉的生意。

上古先秦時代,狗肉其實是社會上的主要肉類之一,畢竟養豬是從楊隋、李唐才開始盛行,在此之前豬並沒有被大肆的飼養。豬肉其實也被排斥,認為是一種不健康的肉食。

“將車拉過來。”

“好咧!”

車是馬車,馬是駑馬。樊噲的狗肉鋪子擁有四兩馬車,他的鋪子也是南陵城內最大的狗肉鋪之一,於城外的郊區有著一座大型的養狗莊子,夠是在城外莊子內被宰殺,清理完內臟之後才被運進城內。

現在可沒有什麼人會跳出來說不能屠狗之類的話,更加沒有愛狗人士,不管是上古先秦時代還是之後的兩漢。人們家養的是狗。

狗的繁殖度並不慢,養起來也沒有太大的難度。飼養的成本低再加上是主要潮流,再則就是狗肉普遍被認為是大補的肉,那麼相對起其它雞、鴨、鵝之類的肉食,有點條件的人基本上會將狗肉作為餐桌上選擇最多的肉類。然後才會是雞、鴨、鵝之類的肉類。

肉類不應該那麼少,畢竟古時候森林山地並沒有被破壞,所以野豬、鹿子等等動物的肉也應該是人們餐桌上的肉類?如果是這樣理解方式,那絕對是大錯特錯。

野生動物的肉是人們的可選肉類之一,但是山林裡的野生動物多與少並不是那麼一回事,特別是城池周邊根本沒有想象中有那麼多的野生動物,基本是越繁華的地區野生動物越少,只有一些不繁華的地區才會有那麼多的野生動物。

野味當然是被作為可選肉類之一,但是千萬別忘記現在沒有太好的保鮮手段。獵人們是可以進入山林之中打獵,可是他們並不是次次都能在肉質變壞之前將獵物賣出去。如果獵物沒有在肉變質之前賣掉,那隻能是丟掉。因此獵人販賣最多的不是捕獲動物的肉,是動物們的皮毛。

沒有良好的保鮮手段之前,野味也就絕對成不了餐桌上的主要肉類,只有極少極少數的達官貴人才會實現要求捕捉活的野生動物,但那往往意味著捕獵的難度甚至是捕獵過程中出現傷亡,代價極大。

作為最早被人類馴服的動物。狗是家養的牲畜,華夏大地上的種類是一種叫作中華田園犬的犬科……也就是土狗。其它的犬科倒是還沒有傳入華夏,因此絕對沒有什麼牧羊犬、京巴之類的小狗狗,狗除了看家護院就是用來宰殺吃肉,並不被視為寵物的一種。

說到寵物,要是按照沒有改變的歷史,貓其實是要到西漢末年才傳入華夏,貓並不被作為家貓,只有一些山貓和豹貓,這兩類貓也是非常兇猛的貓科。可是因為歷史被呂哲改得面目全非,華夏族群也早了至少二百多年與帕提亞有接觸,已經馴服的貓被作為一種禮物經由前來南陵的帕提亞使節團敬送給了帝國王室。

中亞的帕提亞和巴克特里亞送來的貓並不止一種,有最傳統的波斯貓,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寵物貓,更有來自於印度的沙漠貓,它們是被作為國禮敬送。

帕提亞帝國送的波斯貓有七對,它們全被呂哲給了自己後宮的女人。波斯貓是一種長毛貓,一張臉看去也憨憨的十分可愛,動作也有著優雅的因子,十分受到女人的喜愛。它們進入華夏已經半個年頭,一再產仔之後數量有所增加。

產下的貓仔又被呂哲的女人們分別贈送給了一些官員的女眷,因為數量稀少的關係家中擁有波斯貓的人並不多,又因為是從宮城流出,家中有波斯貓的家庭絕對有嘚瑟的條件,擁有波斯貓的家庭也被視為與王室親近……至少是與各位王妃關係親近,一時間家裡有飼養波斯貓作為寵物的家庭也成了被羨慕的物件。

沙漠貓則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寵物了。來自印度的沙漠貓可沒有看上去憨憨的腦袋,更加沒有看去華麗的長毛,走起路來雖然有著貓科動物該有的優雅,但是動作看上去其實有些兇悍。

沒錯了,沙漠貓不是用來賞玩的動物,它身體修長且本性兇悍,不管是對待主人還是覺得有威脅的生物都會第一時間進行攻擊,特別是對老鼠有著天性上的捕殺**,因此只能算是一種有益的捕鼠動物。

可以作為寵物的波斯貓成了各家貴婦人的愛寵,市場是有穿著華麗的婦人抱著一隻波斯貓在各種重要場合或是聚會上亂晃顯擺。沙漠貓因為其本性的關係沒有女人會找罪受抱在懷裡,因此呂哲的那些妃子也不會犯傻將沙漠貓送給貴婦們當禮物。

不受青睞的沙漠貓基本是被養在宮城當成“捕鼠器”,後面是回到南陵敘職的季布現沙漠貓兇悍的本性進行討要。有了季布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貴婦們愛抱著波斯貓賣弄憨厚,季布就來個男人式的賣弄。

沙漠貓絕對不是一種能夠安分下來的動物,季布抱著沙漠貓是個什麼賣弄法?時常是不喜歡被長久抱著的沙漠貓掙扎,然後就是一陣貓歇斯底里的嘶吼,爪子也是一陣亂抓,有著尖銳虎牙的嘴巴亂咬。面對這種情況季布就是處之泰然地揪著沙漠貓,看上去有點怪異的場面季布卻是得意洋洋。甚至認為這樣能夠彰顯武將的身份。

也不知道是什麼思維啊?因為貓的爪子、嘴巴尖銳,季布特地命人制作了胸甲和臂甲,穿著那樣的玩意抱著一隻一直掙扎的沙漠貓,畫面感且不說怎麼樣。鎮壓約束不服倒是真的有那麼點符合武人該有的精神?

有了季布作為開頭,到後面認為自己資格足夠的人,他們都會找機會向呂哲請求一直沙漠貓,起先呂哲也沒有多想,一再繁殖的沙漠貓在宮城確實是有些多了,再則就是宮城內的侍女還不知道有多麼討厭破壞性極強的沙漠貓,甚至是比之老鼠還痛恨沙漠貓,一切只因為沙漠貓極為喜歡磨爪子,不知道抓壞了多少木質的柱子和門框。也就有人討要就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