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九百一十六章 我來,我見,我……

繼續求票子,感謝啊!

………………

使節團抵達咸陽之後,還是在咸陽停留了五天,多一秒沒多,少一秒沒少。

在咸陽停留五天不是韓信腦子突然開竅,是劉邦與陳餘共同的決定。這也是劉邦和陳餘很少有的,在一件事情上兩人達成統一的意見。

“韓信有陛下和眾多皇族罩著,我們沒有,對不對?”

“我唯一讚同的只有你說的這一點。”

“所以嘛,韓指揮可以得罪共侯爵,我們得罪不起。”

“老夫可以理解為,你是在說共侯爵是一個小雞肚腸的人嗎?”

“真是一個令人討厭的老傢伙啊!”

“彼此彼此!”

秦地四郡各處都有商人在彙集前來咸陽,他們在使節團進行文錄登記,與他人商議攜帶商品的數量,然後又將隨心的護衛交到了韓信的手上。

隴西郡那邊的商人是在使節團逗留在咸陽的第四天上午趕來,商人中的數量其實並不是太多,也就是十來人,可是他們帶來了三千名騎兵。

“或許我們理解錯了,共將軍之所以要求我們停在咸陽五天,是為了這三千騎兵,不是少到只有十三人,且沒有攜帶多少貨物的隴西郡商人。”

“騎兵的質量不錯,是一股可以使用的力量。”

“這就對了嘛!我覺得,你應該去找一會共將軍。熱烈或者隱晦地感謝一下。很明顯的事情,共將軍是在對身為陛下唯一授業子弟的你,進行力所能及的幫助。”

“我會去的。不過是在從遙遠的地中海區域回到帝國本土之後。”

“真是死腦筋的傢伙啊!”

“就算是死腦筋,想必該清楚的人都有已經清楚,共將軍自然是其中一個。”

“啊……?”

餘樊君怔怔地看著韓信轉身離去,他是有些搞不懂韓信到底是真傻呢,還是刻意在塑造一種形象,一種令人不懂人情世故的印象。他心裡想著“得堤防這個傢伙,似乎沒有表面上看去那麼簡單啊?”

隴西郡過來的商人真的沒有攜帶多少商品。帶來的商品種類也是異常的單調,除了一些動物的皮毛之外。押解的是一車又一車青銅質量的兵器。兵器的種類中,數量比較多的是劍,另外就是一些矛和戈。

“我們知道防具會比武器更值錢,可是沒有防具。一件防具都沒有。”來自隴西郡的商人陽昆,他正與6向面對面,說道“我們不佔執政府指南上的任何一種名額,不需要任何的份額分配。”

現場不止有6向在場,還有來自南陵的許多商人,沿途不斷彙集過來的各地商人也有不少。他們一致有些玩味地看著隴西郡的代表陽昆,有人在笑,有人在愣,更多的是一臉的諾有所思。

“你們帶來了三千騎兵。是以個人名義參與隨行的騎兵,能說說是為什麼嗎?”來自邯鄲的商人,他叫趙離。是一個主要販售瓷器的商賈。

陽昆笑著說“巢穴裡面的雛鷹總是需要展翅高飛,國防軍只在隴西草原招募了七萬的戰士,我們還有更多的戰士只能與牛羊為伴。”頓了頓,臉色突然變得嚴肅“帝國給予身在隴西的我們太多的實惠,多到我們十分的難為情,也許我們也應該為帝國做一些事情。而這次出使西方,為使節團提供武力就是我們認為利索能力能夠回報陛下、回報帝國的事情。”

一片“啊?”的訝異聲被出來。他們不是在驚呼,純粹就是覺得自己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

陽昆又在笑了,他說“我們本來是想帶來兩萬或者更多的小夥子,可是共將軍說最多隻能帶來三千人。”

並不是所有人都瞭解隴西郡那邊的現狀,目前的隴西郡還有這太多太多遊牧的氏族部落,他們與馬、牛、羊為伴,行跡在藍天白雲的草地,過著移動遊牧的生活。

隴西郡那邊的人定居在某處反而是少數,大大小小的氏族沒有改變祖輩的遊牧習慣,他們放牧任何可以放牧的牧畜,為任何出得起價錢的人提供足夠多的戰馬,所以隴西郡也是華夏大地上出產戰馬最多的地方之一。

必須說的是,從呂哲還是南郡小軍閥的時候,隴西郡那邊就開始在為呂哲提供戰馬,那時候是公元前二一四年。一直是到呂哲一統南郡、黔中郡、衡山郡之後,隴西那邊的出售量開始劇增,曾經一次性就提供十萬戰馬。後面,呂哲勢力越來越大,與隴西郡那邊的戰馬交易量又斷斷續續提升,秦國的老秦地各郡中第一個納入呂哲統治的也是隴西郡。

其它郡的商人都在思考自己的事情,他們有些在懊惱怎麼沒有想到多帶一些武士,或是乾脆讓民間自行動武士過來投效。

使節團不是軍團,投效軍團有嚴格的限制,看使節團很容易就接納來自隴西郡民間的武裝,顯然要比投效軍隊的軍團更容易。

“使節團沒有軍餉,可是很多時候軍餉並不是一切。”

“是啊,這批跟隨使節團前往數萬裡遠的戰士,他們回來之後必然是要被軍方接納的,要是某一地的戰士表現出色,是不是也說明那一個地區驍勇善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