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九百三十章 西域這麼塊地方

擺碗求推薦票。

……………………

“保證盟友利益是應當的。再則說了,他們的確需要烏孫在側翼拖住或威脅草原諸部族,我們如果這個時候出兵來攻,他們真的只能應戰。”

“國內諸多貴族一再呼籲出兵東征,這個怎麼辦?”

“其實現在不但烏孫需要帝國,我們也需要帝國。烏孫需要帝國的一系列援助和直接出兵,我們需要的是帝國那邊的商品。這一次我們從帝國那邊購置了那麼多的貨物,回到國內必然能夠得到鉅額利潤。貴族需要的是利益,我們屢次追殺那些逃亡人,逃亡人的利益幾乎是被榨乾了,除了奴隸再也難以搶到值錢的東西。”

“好辦法,那就讓他們看到東方和西方貿易路線的利益,這樣一來開戰的聲音就不會大了。”

塔普拉提和安格列都不希望與帝國交惡,一方面是他們親自到過帝國,知道帝國的強大;另一方面也是認為互相之間的距離太遙遠了,進入戰爭狀態除了精神上的敵對很難能夠分出什麼勝負。

帕提亞和巴克特里亞與塞琉古帝國的對抗已經持續了數十年,因為一直是處於戰爭狀態,他們的經濟展一直是停滯狀態,要不是兩國一直從東面進行掠奪,其實已經有些撐不下去了。

塞琉古帝國那邊不但需要應付帕提亞和巴克特里亞,還要面對托勒密王朝越來越強的反攻,家大業大的塞琉古帝國實際上也已經吃不消了,這從第四次敘利亞戰爭塞琉古失敗就能夠看得出來。

第四次敘利亞戰爭失敗的塞琉古帝國,安條克三世已經暫時與埃及托勒密王朝達成休戰協議,現在的塞琉古帝國已經有將精力轉向東方的跡象。

塞琉古帝國將注意力轉向了東方。對帕提亞和巴克特里亞來說是壞到不能再壞的訊息,他們正在高度地備戰,而備戰需要錢和相關的物質。

一個國家長年累月處於戰爭狀態。對於民生的破壞可以想象得出來,特別是戰爭是生在本土。那該是什麼樣的一副狀況?

塞琉古帝國戰敗在埃及托勒密王朝手裡,失去了塞琉西亞沿海的所有城市,等於說與希臘眾城邦的戰爭也隨著那一次戰敗而暫時告一段落。

埃及托勒密王朝與塞琉古帝國達成休戰協議,地中海的希臘眾城邦也停止了與塞琉古帝國的戰爭,那麼是不是說塞琉古帝國原本的三條戰線只剩下東方這麼一條?

毫無疑問,塞琉古帝國真的衰弱了,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旦塞琉古帝國將全部的精力轉向東方。帕提亞和巴克特里亞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

“只有固執的人才會被仇恨矇蔽了眼睛,安條克三世很明顯是在調軍東向,這個時候怎麼還能出兵進攻烏孫?”塔普拉提直直白白地說“他們其實是想要在安條克三世的大軍到來之前,從東方掠奪足夠的財富。”

帕提亞現在執行的是國王與眾貴族聯合統治國家的政體,國王是一名大領主,許許多多的貴族是小領主。小領主們有自己的封地和私兵,他們得到國王的命令之後自行準備戰爭物資和帶著私兵響應號召,期間任何費用都是領主自己出,戰爭結束之後才從國王那裡獲得一些補償。

巴克特里亞的國體大致與帕提亞相同,唯一的區別就是帕提亞的國王說話管用。巴克特里亞國王說的話就不是那麼管用了。

阿薩西斯二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歐提德穆斯一世?狄奧斯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倆都是從塞琉古帝國那裡分疆裂土才成為國王,可是阿薩西斯二世懂得在每次召喚貴族之後儘可能地給予好處,歐提德穆斯一世?狄奧斯卻是一個比較吝嗇的人。

一樣都是需要自己準備戰爭物資和軍隊報效國王。要是付出與後面得到的回報差太多了,一次兩次響應號召之後得到的回報不成比例,第三次就該陽奉陰違了吧?

帕提亞的眾多貴族願意為國王效命,算得上是君臣一心,也證明了團結的重要性。帕提亞現在的疆域並不大,無法與塞琉古帝國相比,甚至國土要小於巴克特里亞,但是帕提亞的善戰卻是在中亞有名的。

阿薩西斯二世其實就是阿爾沙克二世,不過因為帕提亞的開國國王是阿薩西斯一世。所以才會有阿薩西斯二世的稱呼。

現在帕提亞逐漸掌權的人已經換成了弗裡阿帕提庫斯,其一是因為阿薩西斯二世逐漸老邁。其二是因為帕提亞的國局正處於變動當中。

塔普拉提出使東方帝國之前,帕提亞也派出使節前往地中海。不過前往地中海的帕提亞使節可不是要出使哪一個希臘城邦,他是要渡過地中海前去羅馬共和國。

羅馬共和國正在與迦太基交戰,漢尼拔戰敗之後的迦太基已經難以與羅馬共和國抗衡,西班牙地區落入羅馬共和國手中的迦太基全面龜縮回了非洲,此時的羅馬共和國卻是將擴張的目光轉向了馬其頓。

帕提亞派遣使節前去羅馬共和國是要完成一個戰略佈置,塞琉古帝國在地中海方向本來是與希臘眾城邦來回拉鋸進行海戰,可是隨著塞琉西亞的沿海城市落到埃及托勒密王朝手中,塞琉古帝國顯然不會再與位處地中海的希臘眾城邦有什麼利益衝突,帕提亞看到羅馬共和國將擴張的方向轉到了地中海,正在尋求羅馬共和國插足與塞琉古帝國的可能性。

要是歷史沒有生變動,羅馬共和國將目光轉向地中海之後,羅馬軍團會征服很多希臘眾城邦,最後強極一時的馬其頓王國也將被征服。

征服了地中海區域的羅馬共和國並沒有停止東擴的腳步,他們先是與埃及托勒密王朝槓上,可是羅馬軍團在面對埃及軍隊的起初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羅馬的眾多貴族也就將目光轉向了逐漸衰弱的塞琉古帝國,後面還真的與塞琉古帝國生了戰爭。最後與帕提亞、亞美尼亞等國共同瓜分了塞琉古帝國,讓塞琉古分崩離裂成為一個三流的效果龜縮在敘利亞那邊苟延殘喘。

當然了,塞琉古帝國的分崩離裂是一百多年後的事情了。現在的塞琉古帝國雖然已經衰敗,可是依然表現得十分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