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九百九十八章 唯有苦笑應對

哪怕是到了現代,東方文化圈(泛指華夏文明影響範圍)和西方文化圈都有著很大的區別,儘管西方的達國家也別是美國佬一直在向東方輸入文化,同化東方人的思維,可是經由數百上千年養成的思維更不是短短時間內所能抵消的。

現在是什麼時候?是公元前二零七年啊!一個人可能到了老死的時候都沒有走出家門口五十里遠,可以想象是一個多麼封閉的時代。

資訊的封閉效能夠使人變得愚昧,華夏兩千多年的時間裡因為歷朝歷代的國策和對內限制人口流動,造成了不知道多少愚民。當然,歷朝歷代之所以“製造”愚民,自然是為了更好的統治,民眾知道得多了想法也就會變多,對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製造”愚民是為了更好的統治,對於那些因為讀書而有了文化,因為識字能夠看懂更多訊息的人,歷朝歷代採取的做法則是拿出官位來進行收買,使得文化人成為統治階層的一部分。

楊廣執行科舉制度,一開始並不是為了得到更多的人才,那是大隋帝國的門閥和世家膨脹到了威脅皇權的地步,楊廣的老子楊堅尚且難以使用暴力將那些門閥和世家砸了個乾乾淨淨,楊廣作為開國皇帝的續任之郡受到的鉗制肯定更多,因此也就搞出了科舉來。

楊堅從某些意義上來講可以稱為為“千古一帝”,他這位“千古一帝”絕對是名副其實。楊氏取代大周宇文氏,取代的過程並不是那麼光鮮,可是任何的改朝換代都從不存在光鮮。

一連串的操作外加陰謀詭計,楊堅成為大隋皇帝之後,大半的執政過程基本是在消除鮮卑歷代對漢文化包括漢人的摧殘。他做得最多的就是推廣漢文化的復興,也一直是在持續削弱非漢人世家。除了國內復興漢文化之外,對外也是不斷征戰。他在位的時候甚至用權謀和軍隊將本來顯現崛起之時的突厥搞得四分五裂,使之陷入衰弱。

當然了。世上無完人,與許許多多的皇帝一樣,楊堅在選擇繼承人上面出現了紕漏。也就只有“我大清”的“乾隆大帝”有一個“十全老人”的稱呼,並且還是自己給的。

呂哲很清楚楊廣這位隋煬帝是被李唐皇族給“汙化”的,楊廣作為一名皇帝只是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在不允許的時間幹了正確的事情,並且是因為性格上的急切導致了國家的崩潰。不過呂哲有時候會思考,要是楊廣有足夠的耐心。可以成功削弱掉那些從南北朝時期就延續下來門閥和世家嗎?

帝國也會出現門閥和世家的,這一點呂哲從來都是心裡有數。只要有統治階層,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存在權貴,這種事情絕無可能避免。

既然是肯定會出現的事情,怎麼來將這件事情操作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就尤其重要了,呂哲在成為漢王的那一刻就已經在執行操作,並且一路過來也從未停止。

門閥和世家之所以是門閥和世家,不是出過幾名高官或是貴族就能夠形成,除開他們本身的家族底蘊之外,更多的是在民間的名聲。呂哲已經在執行的有將新晉階層的利益牢牢地與皇族綁在一起,使之成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團體。這只是第一步,還會有第二步、第三步……乃至於無數步。

“陛下。怎麼處理斯達巴米斯?”龐林說名字的時候並不連貫,聽著也感覺怪怪的。

呂哲奇怪地看一眼龐林,並沒有開口說話。

還能是怎麼處理?砍了腦袋,與所有暴亂者一塊,所有的腦袋好好用石灰弄一下,隨後就該專門派人拿著那些腦袋到全國各處示眾了。

龐林是琢磨了有一小會才明白皇帝的意思,不過他還有一些事情需要皇帝拿主意。

奴隸之中有人暴亂,有人冷眼旁觀,有人選擇與官兵站到一起攻擊那些暴亂者。龐林事後做過調查,站到帝國這一邊攻擊暴亂者的大多數百越族裔。少量是北疆胡人。

“對那些奴隸可以好好獎賞。”呂哲本來就不意外會有奴隸選擇站到帝國一邊,他說“著重挑出幾個最賣力的獎賞。”。至於該怎麼獎賞,根本就不用說得那麼明白。

龐林不愧是文官,他立刻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帝國有著非常非常多的奴隸,生在睢陽郊外礦場的暴亂是第一次,但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既然已經生了一次,必要的震懾當然需要做,但是更需要的就是防範於未然。

不管是殺人,還是對一些奴隸進行獎賞,都是在為防範於未然服務,裡面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不是龐林一郡之郡守可以獨斷,他需要與執政府好好地進行溝通。如果這一次有很好的建議,等於是他一個表現的舞臺,做的好了那可是進入中樞為官的好機會,說什麼都不能放過了。

呂哲既然是提前來到了睢陽,那自然是不能就這麼走了。他按照慣例查閱了一下各地集中來郡府的文牘,然後又就近請來了各縣鄉的三老。

在秦一統之前,統治者下了地方可不是隨便走走看看就算完事的事情,還需要宴請地方上的三老,儒家學派對這種行為極為稱讚。

現在離上古先秦時代結束並沒有多久,呂哲由衷地認為這也是一個好習慣,自然是沒有不繼續履行的念頭。實際上統治者與三老宴飲不但是一件大大收買人心的事情,更加能親耳從三老口中知道鄉間生了什麼。

自然了,三老是有選擇性的說話,說的也基本上是一些瑣事或者趣事,可是呂哲還是能從中聽到一些想要的資訊。

“黃老是說村裡的婦女生育多了,家裡少了勞動力?”呂哲話是那麼問,但他剛才可聽出了一些話,不止是勞動力的問題,是因為生育帶來的一系列事情。

這個年頭生育並不像後世。生孩子對於婦女來說無疑於是走過一趟鬼門關,哪怕是千辛萬苦地將孩子生下來,母子也是平安。可並不代表這就完事了。

黃老是一名將近七十歲的古稀老人,露在外面的面板已經全是老人斑。有著一頭銀白的頭,不過看上去精神頭依然不錯。他似乎是尷尬地笑了笑,措詞了一小會才說“不全是,主要是……主要是……”,那個“主要是”重複了至少六遍,最後苦笑“多生育是好事,可是事情也太多了。”

呂哲心裡納罕,帝國一直都在建設醫療體系。可是能夠想象的出來,現代那種條件下建設醫療體系都不容易,目前這種年頭又該是何等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