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強者等於強盜

“我們已經找到了高昌國,並且從那裡獲得了陛下想要的棉花。”

“棉花?那是什麼花?陛下為什麼會想要這種花?”

棉花就是一種像是線團之類的植物,是西域高昌國的一種特產,那是高昌人從棉花籽上面現了一項秘密,倒不是現棉花纖維可以用來作為製衣的材料。

棉花籽可以煉油,高昌人是用這種油來作為保養面板的一種物品,至於用來食用則不存在,因為高昌人早就現棉花籽油含有毒素,他們又沒有相關精煉棉花籽油的手段,那麼自然是留有毒素。

事實上高昌國的棉花是來自印度,不過高昌人至少現了棉花籽油能夠作為保養品的秘密,反而是印度人並不知道棉花是幹什麼用的。

呂哲知道高昌擁有棉花是受益於很多穿越小說,他曾經開玩笑的說過,帝國進軍西域是一場獲取良馬和棉花的戰爭,而良馬和棉花一致是帝國的必需品,若是硬要選擇的話,帝國也許更加需要棉花。

帝國的遼東地區是一個寒冷的區域,是寒冷讓遼東一直維持著地廣人稀的現狀,因為呂哲對歷史的干涉,後世東北人用的炕已經出現,但總不能讓人在冰雪來臨的季節一直窩在炕上吧?那麼能夠起到保暖作用的衣物也就變得相當重要。

遼東以北還有一片廣闊的區域,除了呂哲之外,沒人知道那裡是一個令人震驚的大自然寶庫。

遼東以北是哪?現在是屬於東胡部落聯盟的地盤,後世那裡有一個統稱叫關外,人們更加喜歡東三省(既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這個名字。

那裡到底有什麼?是有著過五百萬頃肥沃到難以想象的黑土地,是擁有亞洲三大鐵礦的金屬產地,是……。資源若是一一細數,字數會多到讀者抗議。

除開東三省之外,繼續向北的地方又有著什麼?極為靠近北極圈的土地上。那裡除了是一年冰天雪地之外,地下深埋的資源也多到難以想象。想想經濟極差的俄~羅~斯因為有那些地皮,光是賣自然資源就支撐了一國經濟,就知道資源到底是多麼的豐富。

華夏曆朝歷代並不是沒有試圖向遼東以北進行擴張,但是無一例外全是被寒冷所阻擋,偏偏那片寒冷土地孕育出來的又是一幫彪悍人生不用解釋的野蠻人,屢屢幹出了數十萬就能統治數千萬乃至上億人的事情出來。

“其實我早就不思考為什麼陛下會知道那麼多沒人知道的事情了。”劉邦是一副垂涎三尺的模樣,問道“那麼我們也能獲得棉花,並進行栽植嗎?”

沒人笑話劉邦。帝國不是一個阻止人去追求利益的國家,只要不違反律法任何追逐利益都是合法的行為,只是一些事情上有沒有違反社會道德觀念,並被人群所鄙視或是痛恨,那就是看做事的人去怎麼抉擇了。

“事實上……我們都會嘗試一下。”蒙恬說的是栽種棉花,他尋思著說道“除了獲得種子,我們還需要有栽種經驗的人,但是……”

不用說,高昌人在棉花事業上有著很驚人的經濟效益,他們光是賣有錢人面板保養品就能使得整個國家富得流油。帝國想要獲取來自高昌的棉花種子或許容易,但是想要得到有栽種經驗的人是被高昌所抵制的。

劉邦秒懂,不但是他。任何一個人都聽出了蒙恬的話外之音。

“我們無法從正常途徑得到懂得栽種棉花的人,而我們也無法使用軍事手段。”呂臣冷笑了一下,補充道“至少是在解決擋在路上的那些國家之前,我們沒有采取軍事行動。”

話題又給繞回到了烏孫和宛國身上,呂臣作為徵西兵團的長史,他為使節團的眾人少部分的提到接下來徵西兵團會做的事情。

對於徵西兵團來說,目前的狀況讓他們無法在同一段時間同時進行多線作戰,先迫切需要解決的是烏孫越加頻繁的叛亂。

“那我們……”陳餘有些鬱悶地問“豈不是要一直待在烏孫?”

很明顯的事情,冒頓已經和宛國合流。康居國等等在西域西邊的一些國家受到了帕提亞和巴克特里亞的支援,他們已經開始在幹阻擋帝國急需向西擴張的舉動。

使節團是擁有將近五萬的武裝人員。但是隻要腦子還算清醒就不會做在一片敵意下急需西行的事情。

“冒頓是大威脅,只要有機會肯定是會撲上來。”劉邦亦是一臉的鬱悶。他用著滿是期盼的表情看著蒙恬,問道“徵西兵團肯定是在想辦法要全殲冒頓所部的吧?”

蒙恬的回應是笑而不語,其餘徵西兵團的將校,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都是用怪異的目光看向劉邦。

“呵、呵呵……”劉邦也知道自己說了與白痴無異的話。他嘀咕道“要是冒頓的威脅沒有解除,使節團一路上別說想安生,恐怕能不能成功出使都難說。”

很多人都聽見劉邦看似嘀咕的話,他們還是沒有做出什麼回應。

對於不知情的人來說,沒人能夠保證可以全殲哪一支敵軍,通常能夠全殲一支敵軍是建立在本身夠強,也是建立在對方夠傻的前提之上。冒頓很明顯不像是一個笨蛋,從冒頓察覺出有危險就立刻從黃河源頭之戰抽身就能看得出來。後面,冒頓只是察覺到一絲絲被困在北山區域的風險就挪地方,一挪就是和宛國抱團取暖,能看得出冒頓不但不是笨蛋,反而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