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簽到諸天從笑傲江湖開始 第一百三十八章 確定政制(一)

第138章 確定政制(一)

起了離開的心思以後,沈飛向崇禎通了氣。開始了蒐集去其他世界也用得上的資源,先還是各種玉石,雞血石現在還沒有炒起來,被視為珍貴之物,想要多少有多少。什麼羊脂玉、和田玉、壽山石、田黃石、巴林石這些也收集了一大批,還專門去了一趟緬甸開採了在大批原石。

其他的玉石可以換成錢財,原石是沈飛想到在一些煉氣修真世界可能用得著的,玉石有通靈之說,“天地靈氣”可能因為現在的世界等級沒有,可是埋在地底下幾百上千年的玉石或許到修真世界就成所謂的靈石了。

還有五帝金錢劍,這是滿清流行起來的,暗指五方天帝。小五帝金錢是滿清的五個“皇帝”行的銅錢,大五帝金錢是五個不同的朝代皇帝行的銅錢,秦半兩、漢五銖、唐代的開元通寶、宋代的宋元通寶、明代的永樂通寶。這個在現在也並不重視,在朝廷的力量幫助下尋找到了兩百套。當然也少不了去遼東蒐集了在大批藥材,養在蛇島的各種毒物也只留下一批作種子給這個世界的人,移交給了五毒教,其他的全都收進了空間。

沈飛初來這個世界是準備打天下的,結果因為崇禎改變了計劃,也要拿點補償,以後去《倚天》這樣的世界也還是需要打仗。目前最先進不遜於“褐貝斯”效能的燧槍蒐集了一千支和每枝2oo鉛彈放到空間,畢竟這個明朝量產還不久,沈飛也不好意思多拿。

對於明朝現有的一些武器沈飛提供的升級的思路,對付騎兵的利器,前工業時代的“重機槍”三弓床弩,進行了兩項改進,一是箭矢,目前使用的是蘆葦作箭桿,鋼製箭簇做成最小,雖然可以飛到35oo米,只是戰場破甲效果不好。幾經實驗,換成兩種,一是三稜長箭頭,最大射程2ooo米,在15oo米的距離也可以破甲。二是用歷史上的範圍殺傷“寒鴉箭”,一兜三十六支箭齊射,最大射程15oo米,破甲距離1ooo米。

二是對改進裝箭機制,現在雖然有了弓弩版的箭匣、箭鼓和箭鏈,不過箭匣和箭鼓還好說,長長的箭鏈也要手工一枝枝裝填太麻煩。平時只是製造好用於庫存,裝填好的只佔庫存箭矢的兩成。每一次出征都要調動大量人手裝填箭鏈,這雖說不是什麼技術活,人手充足,但是如果在戰場上要用時裝填可能來不及。

沈飛想到了子彈的裝彈器,抓一把子彈進去就會自動排成彈鏈,沈飛和王徵說了一下這個思路,不過十天時間,王徵就和工部的人設計出了弓弩版的裝彈器,斜板手搖式的,箭矢稍微搖晃不用排得太整齊,搖動搖柄就會自動裝上彈鏈,轉上二十幾次就能裝滿一條三百支的箭鏈。設計完成以後,沈飛要了三臺三弓床弩和一萬條三百枝的箭鏈、五千兜“寒鴉箭”放入空間。

連弓弩對於衝鋒槍、自動步槍和輕重機槍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沒有金屬子彈出膛那麼嚴重的磨損,一般重機槍射5oo就要考慮換槍管,重機槍質量好的槍管壽命也就是一萬,akm槍管壽命最高標準也就是,其實有8ooo就不錯了,中國的仿品56半隻有三五千,而木質蘆葦箭桿想把弓弩射壞要困難得多。

崇禎一直接提出過時代的科學技術就會頭痛難忍,這是他一穿越過來就試過的,只能引導,這大概是對他的限制。不過沈飛沒有這種限制,就想在走之前留下點東西,對這個世界的技術進行一些升級。崇禎二型火箭帶三尾翼旋轉射程驚人,已經讓不少人意識到旋轉射的彈藥精度和射程更大。

十六世紀歐洲就有一些獵人用到了線膛槍,現在歐洲與明朝的交流已經多了起來,很多新知識和成果流傳到了歐洲,吸引了很多歐洲人來明朝,也帶來了很多歐洲的新事物。以現在的技術刻劃膛線還不行,不過也有辦法,就是在鐵皮先畫上對角線再捲起來製成槍管就成了線膛槍,射程和精準度就有了極大提高。

不過線膛線在歐洲很長一段時間也只有少數人使用,而且有裝填度慢的問題,解決辦法也已經有了歷史經驗,一是用比膛線直徑更小的子彈,就是前裝米尼彈。二是有後裝步槍,但是為了解決後裝槍氣密性差射程不遠的缺點,必須用金屬定裝彈,這種技術與現在還在使用紙殼顆粒火藥定裝彈太遙遠了。

這三年來,江湖司因為整理內家拳的成果,高手紛紛突破,已經有不少人達到了見神不壞,現代槍械也已經對自己沒有了威脅,沈飛也就沒有了顧忌,和崇禎通氣以後,把前裝槍和後裝槍的設計思路全都告訴了王徵和軍工司,說了米尼彈的思路,而且還拿出了幾枚金屬子彈拆開了給王徵等人看,讓他們先把前裝米尼線膛槍製作出來,後裝槍金屬子彈作為技術展以後的升級方案,銃炮一體,相信製造出線膛槍試驗效果以後,他們自然會想到研製線膛炮的。

技術升級也不是僅限於軍工生產,本來沈飛相信科技革命有不同的路徑,未必是隻有歷史上經歷過的那條科技樹路線,還有其他的突破方向,所以這些年一直沒有插手推進。不過現在既然打算離開這個世界了,還是決定出手了,把蒸氣機和水泥先造出來。.

李約瑟就提到過水排和風箱技術是蒸氣機的基礎,原始的蒸氣機古希臘就有。這些年沈飛也在網上看到過有人蒐集的史料,《洛陽伽藍記》記載唐代著名僧人科學家一行就製作出與現代蒸氣機工作原理相反的蒸氣動力車,“激銅輪自轉之法,加以火蒸氣運”,依靠水流驅動輪子推動活塞,只是缺少了曲軸,命名為“汽車”。

明代文武文理全才唐順之的《唐荊川文集》也被人現一詩“一女更深坐小艟,不須棹櫓不須蓬。自能急急過江去,怒氣噴來犯者兇”的疑似蒸氣動力小舟,王徵的《新制諸器圖說》裡也被摘錄出了“火船自去,火雷自轟,風輪轉動,風車行遠”的字句,到滿清康熙年間1672年南懷仁製作出的蒸氣機原型,更是現在還在北京博物館裡陳列著,網上直接貼出了照片。

沈飛的空間裡可是存著太陽能筆記本的,裡面儲存著許多在《戰狼2》世界蒐集的技術資料,加上明朝本身就積累到技術基礎,沈飛和王徵等人一提思路,花了一個月時間就吃透蒸氣機原理,之後製造出第一臺來也只用了三個月,六個月以後就開始量產並且安裝在了海船上下海執行。

水泥就更簡單了,石灰石、粘土碾成粉之後煅燒,或者去日本大量開採火山灰取代石灰石效果更好,再加入一些石膏、鐵礦渣就行了。宋應星和薄珏現氧氣可以助燃以後,已經應用於冶煉鋼鐵和燒製玻璃多年了,有現成的工具。實驗了十幾次測試出了最佳比例配方,就可以量產了。

所謂的最佳比例配方要求就是兩點,一是水泥硬度足夠,二是水泥的成本夠低,這兩條達標水泥才有量產的條件的價值。如果數量不多的高階建築材料,灰漿加糯米法之類的,中國古代很早就有,而且不比現代水泥效果差。明代南京城牆屹立六百米,永樂17年(1419)年建立的北京城牆蘇聯專家考察後都認為至少還可以使用五十年不會損壞。

不過這些高階材料成本太高,只能用於一些重要建築,無法大量推廣使用。低成本水泥量產化以後,建築水平就能有一個質的飛躍了。建造房屋鋼筋用不起,竹筋混凝土總可以。如果是修路,還可以加上少量石油製品瀝青修補。

沈飛在作最後的蒐集物資、升級技術。崇禎也在逐步放權,主導社會轉型。早在結束西域戰事以後,就已經多年沒有進入戰時狀態了,啟動戰時狀態的標準是生需要出動五萬以上正規軍的戰事,以現在明軍的實力,周邊已經沒有這樣的敵人了。

軍中已經建立起了現代參謀制度,不僅可以安排有經驗的將領,也可以避免萬一指揮員在戰場上意外隕落造成混亂,有嚴格了分級接替指揮順序,以後如果再進入戰時狀態,就由內閣和總參謀部參與直至逐步徹底掌握最高指揮權,現在內閣成員的產生需要經過文、武、理全面的人才培養體系和在地方或軍中的至少兩屆任職經歷,從其中成績優勢者選拔產生,也都有高的戰略眼光和過硬的軍事素養。

內閣和六科給事中封駁制度也早就恢復,只是以現在的人才培養體系,不會再出現那些迂腐成員。民間的各種結社也早就非常興盛,歷史上也多是從文社開始介入政治的。宣化司在輿論上也是配合官方邸報訊息,和創作戲曲小說評書等文藝作品為主,側重點類似於官方新聞布和文藝創作,民間大部分時候自動作產生各種不同的輿論觀點,其中肯定也有利於朝廷的,只是在必要時加以引導。

崇禎在逐漸把權力放手給內閣和其他官員,不過這些官員之間也難免有意見分歧,有些是瑣碎小事,有些則是涉及時間比較長的大方向措施。如果是大事處理方式不一致,經過最高會議不能統一,就乾脆分成兩派。多數意見一派組成內閣和各部官員執行,少數意見的另一派分流摻雜進入都察院各級監察機構監督、並且蒐集執行過程中的問題,但是不能阻撓破壞,否則免職。

不過事先要確立標準,五年一屆,執行過程中產生什麼的結果、取得多大成果算是成功,反之則為失敗,必須承認意見錯誤,由另一派再執行他們的辦法。用執行後效果的硬指標來判斷是非成敗,以避免文字遊戲一直堅持錯誤執行下去,造成大的損失。如果意見一致了就取消派別,這個思路是以對事情的處理方法分派,也可以隨時分合,而不需要以政治立場預設黨派,任何事情都事先形成對立,到現在已經經過了一次換屆。

喜歡簽到諸天從笑傲江湖開始請大家收藏簽到諸天從笑傲江湖開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