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秀才家的小娘子 第238章 賣糧

第238章 238賣糧

還沒到中午,食記一日的供應已經賣光了。

食記的二掌櫃小李同仍在食記門口排隊的百姓,大聲地喝道“今日的米糧已經賣光了,請諸位明日來早些。”

即便如此,那些早早就來排隊、卻沒有買到糧食的人仍是沒有散去。小李搖了搖頭,讓小二們收拾店鋪,準備關門,卻被6東家叫住了,把人全都聚在一塊,食記要商量些示意。

“孩兒他爹,你先在這排著,等午飯後俺再來替你。”街口賣豆乾的陳二嫂跟自家男人說。

漢子點點頭,咬著牙說“下午俺回家睡個飽覺,晚上就來守,俺不信了,這樣等到明天還買不到糧食。”

蝗災過境,徐州種的莊稼都讓蝗蟲糟蹋得一乾二淨。沒有新打的糧食的補充,糧鋪去年存入倉庫的糧食也不多,糧價上漲勢不可擋。

城裡大大小小的糧鋪已經被百姓擠得水洩不通,從原本的3oo文一石的糧食,一路水漲船高,到如今8oo、9oo文一石。即便是這個價錢,也搶手得緊。就怕買晚了,糧食更加貴。

於是食記這家幾乎平價又便宜的糧鋪,便出現在徐州百姓的面前了。在那麼多家糧鋪之中宛如一股清流,價錢是所有糧鋪最便宜的,別的地方的價錢可是這裡的兩倍、甚至三倍都不止。每天鋪子門前都擠滿了人,只有更擠,沒有最擠。

以前食記賣零嘴兒吃食的,價錢頗貴,很多人從來都沒有去食記買過東西。但這會,只要是家裡沒糧吃的都湧去食記買糧食了。

也正因如此,來買糧食的人多了,排了那麼多天隊了,依舊還有人沒有賣得到糧食,有些人甚至都拿出了乾糧來,準備在門口扎堆過夜了。

6清婉把人聚在一起,說了一會兒的話。

過了一會兒,食記的門口張貼出一張紙,有夥計吆喝著解釋道“大夥注意了!注意了!以後食記的糧食要限量供應了,憑戶籍每戶人家,每日至多可以買1石糧食。鋪子每日供應3oo石。”

這對承擔不起糧食漲價的窮人來說,是滿心的複雜,失望極了。

排隊的頭蒼白的老人不由地想,他們家得買15石糧食,這樣才能吃到明年有收成的時候。這個限制,讓他明天只能買到1石的糧食了,僅夠全家吃三個月。還不知道下一次買上糧食是啥時候。

年輕的小夥子看到排在他後邊的老人家情緒低落,笑著安慰道“大爺,這是件好事啊。食記這麼一限制,咱們明天肯定能買到糧食,不用排那麼久了。

大爺,你是沒瞅見前邊排的那些人,一口氣就買了好幾百石,讓這些人把糧食都買光了,咱還吃啥。這個法子,能讓更多的人買到糧食。”

那些壓根不缺錢的大戶人家,還來跟他們搶這些低價糧,一口氣便買走了上百石的糧食,這輪到後邊同樣辛苦排隊買糧食的人,糧食就沒了。這怎麼不讓人咬牙切齒。再多來幾個這樣的人,怕是沒用多久,鋪子的糧食都被掏空了。

有些糧鋪就是這樣,才賣了幾天的糧食,倉庫的存糧就見底了。

雖然下了這個限制,讓人每次可以買的糧食少了,但多排幾次也總能買到糧食。總不至於鋪子的糧食早早就被有錢的人家買光了。

有錢買糧食吃的大戶人家當然不必擔心糧價飛漲,但對他們窮人家來說,沒錢買糧食,那就是餓死的份兒。囊中羞澀,一貧如洗,哪一處不要精打細算的?

食記。

6清婉算了一下,她花了四萬兩買了粗糧,包括大豆、紫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等穀物類;黃豆、赤豆等豆類;紅薯、山藥等塊莖類,這些糧食價錢賤得很,都不到2oo文便可以得到一石。

花了兩萬兩買大米。產量多,但不太好吃的粗米,也是2oo文一石,只有精米才是3oo文一石,後邊漲成了5oo文收精米。但是食記主要收糙糧、粗糧,而葛記收多了精糧,6清婉雖然前前後後一共花了六萬兩銀子收糧,但按量來算,比葛老爺花了十萬兩收精糧,收到的還要多。

然而這麼多的糧食,也扛不住一天賣掉幾千斤糧食的需求。尤其是她看見這些辛辛苦苦收來的糧食,落入了有錢人家之中,窮人壓根就沒有多少機會買到糧食,6清婉便不滿了起來。

立規矩是必要的,限制也是必要的。

這些糧食若是按照每日限制供應3oo石,賣到後年都綽綽有餘。有那麼多糧食,還掐得那麼緊,全因為6清婉還得謹慎地對待往後的日子。糧食賣得先前緊,後頭松,這樣才好。萬一哪天大街上全是餓死的人,她總不能眼睜睜地看人餓死,而拿不出糧食。

所以,6清婉寧願一開始就把糧食管得嚴一些,多存點,也不願意把糧食賣光了,遇上饑荒、糧價飆升一點辦法都沒有。

另一頭,葛老爺覺得葛家今年約莫是撞上好運了。

兒子光宗耀祖,生意興隆紅火,還在恰好在遭遇了蝗災前準備好了米糧。周邊的幾個州縣的莊稼,全都遭了殃,顆粒無收。葛老爺作為一個經歷了大風大浪走過來的商人,甚至已經嗅到了賺錢的機遇。

他一拍腦袋,忽然想起那天6家閨女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證,徐州必定會有蝗災,拉他一塊買糧食做生意。他看在兒子的份上,特意幫襯著這姑娘,結果反倒是被她提拉了一把,跟著一塊賺錢了。

葛老爺深覺,這會又欠了他們夫妻一份人情。真是越想還人情債,越是欠得多。

他一連忙了幾日,清閒下來了之後,便親手挑了幾份厚禮,親自去6宅登門道謝了。

留南村的人風風火火地賣了一陣子的糧食之後,又歇下了這勢頭,村長不讓人賣糧食了,讓存著留自家吃。

6清婉看著這些摩拳擦掌想著要賺錢致富,卻被村長勒令不得不偃旗息鼓、大失所望的村民,不由地好笑。於是便讓人給他們指了條路子。

“這蝗災過境之後,村裡的蚱蜢那麼多,除去能吃的螞蚱,那些不能吃的白白扔了也浪費,不如便多養些雞鴨,圈養在山上、田裡。雞鴨吃了蚱蜢,反倒落得地裡乾淨。雞鴨養得壯實,出肉又多。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雞鴨的糞便,那是再好不過的肥料,把土地漚肥了,還有利於明年種莊稼漲收成。這些蚱蜢,不弄死了還會產卵,留到來年還是禍害。與其費人力去活捉,倒不如養點雞鴨,過年宰了吃,吃不完的還可以賣錢。

6清婉收了每戶5oo文錢,去買了些雞苗、鴨苗,每戶人家了三十隻,讓人把山頭和山腳下的一點圈了起來,用來養雞鴨。

周村長總算是歇了一口氣,有點事給這些村民幹,不至於他們終日無所事事,總想著把糧食賣出去的好。

6清婉的憂慮,現在才真正開始。

再過一段時間,等到秋天到了,村子裡就可以開始套種點油菜、大豆、地瓜、棉花之類的農作物了,到了冬天便可以66續續收穫,到時再種點別的農作物。眼下缺糧缺得那麼厲害,種點能吃的糧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可是,他們並不知道,今年的蝗災不單單是隻這麼一次,實際上今年卻是來來回回共鬧了兩次,猶如夢魘。夏季一次大而密集的,秋季又來一次。每一次都把長成的莊稼糟蹋了,讓農民全無收成,讓人絕望。

若夏天的蝗災,是噩夢的開始,那麼秋天的蝗災,便是摧毀人意志的繼續。

6清婉無意識地逗弄著手裡毛絨絨一團的小雞仔,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不知道,養點這些玩意,可有些作用沒有。這回……她也是束手無策,黔驢技窮了。

她開始想念那個男人了,去了那麼久,怎麼還不回家。

他也許是有點法子的吧……

喜歡秀才家的小娘子請大家收藏秀才家的小娘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