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秀才家的小娘子 第260章 安排

第26o章 26o安排

6清婉的這個6園,弄了好長的一段時間才算是告一段落,終於能安定下來了,一間屋子睡著七八個孩子,通鋪的大炕頭,足矣容納十來人。屋子仍是簡陋的,但比起以往那衣不裹體,住在破廟、睡街頭的孩子來說,在沒有比這個更好的地方了。

兼之父母長輩都在流亡的路途中死去,幾個孩子之間產生了同病相憐的共鳴,很快就打成了一團。

他們深深怕那個溫柔的姨姨會把他們丟開,繼續過以前那種捱餓的日子,不免陷入了恐懼之中,既悲傷又害怕。

所以剛開始的那段時間6清婉每日都會來看望他們一次,帶給他們玩的木馬、木劍,撥浪鼓,還有女孩子玩的鞦韆、手絹、絹花,教他們怎麼玩,哄得這些孩子漸漸地放下了防備,真正地像個孩子了。

徐凌打趣自家的媳婦是幼兒園園長,換來了自家媳婦一臉茫然的表情。

在這樣溫水煮青蛙式的照顧之下,6園才終於有了整日的歡聲笑語,一片朝氣。

他們經歷了飢餓和死亡後,比別的孩子都更懂事幾分,懂事得讓人心疼,也很快就招來了留南村村民的稀罕,在家沒有農活幹的嬸子大娘,偶爾也會帶幾顆糖來哄娃吃。

家中無子,或是兒子被徵兵死在了沙場上的那些人家,遮遮掩掩了好些天才扭扭捏捏地來問6清婉,能不能收養一個男孩。

有人要收養孩子自然是喜事一件,畢竟6園能給他們吃、喝,四季還有衣裳穿,卻給不了他們完整的家庭。6清婉心底地也是願意這些孩子被收養的。

不過也不是誰都能收養的,6清婉就會讓人去打聽打聽這家的情況,要是家中有兒子了,自然也沒有收養的必要了,沒成家的鰥夫或者無依靠的寡婦想領養也難,若是家境貧寒養不起孩子的6清婉也不會考慮。還有那些性情暴戾,拿孩子撒氣的人家更更不會考慮……這般考慮下來,委實要費不少的心力。

6清婉這才從繁雜的賬本中解脫出來,這又攤上了一堆甜蜜的負擔。弄賬本的好歹是不必花費什麼銀子,但是養孩子卻是燒錢的。但這銀子她覺得花得不冤,好在她鋪子裡的生意可以供養這些小孩。

目前已經有四十六個孩子,單是他們的伙食費每個月就要5兩銀子,奴僕的月錢是6兩銀子。

供給他們唸書的開銷才是大頭,買書、買筆墨紙硯,每個月要勻出8兩銀子來,還是在很節省的條件下。若是像當初她供養幼弟唸書那會,他一個人光是買書買筆墨紙硯就花去了1o兩銀子。

請了3個先生,他們還是城裡有些資歷的老先生了,把他們請來鄉下農村教書,花費可不算少。他們的月錢是每月是1o兩銀子。

若是萬一有個頭疼腦熱的請個大夫,還不知得花上多少銀子。這邊花去一點銀子,那邊花去一點銀子。6清婉饒是手上剛賺了一萬兩銀子的鉅款,也深深覺得不夠花。這些孩子又不是隻養一時,男的要養到16歲能獨立成戶,女孩子也得養到15歲能養活自己為止。

因此6清婉是願意無子的人家收養孩子的,過了半月也有幾戶人家過來把年紀小還不懂得認人的男孩收養走了。這些人家家境條件還算尚可,供得起孩子唸書識字。

一些大一點的孩子,卻是無人問津了。他們虎頭虎腦地看著小弟弟被人抱走,心底也明白是怎麼回事,羨慕得不得了。但也有堅決不肯被領養的。在他們看來,6園有生死至交的玩伴,也有和藹的爺爺奶奶,也不缺吃穿,還能保證以後能讀書識字,與其跟著素不相識的人回去給他們做兒子,還不如留在6園好好努力,出人頭地。

這些是年紀比較大的,拎得清的。在以前的家裡,親生爹孃都尚且供不起他念書,還能指望過繼後的爹孃送他們唸書?

這樣一陣收養風波過後,6園立馬就冒出了幾個自願想要改6姓的孩子,入6氏的族譜。

6清婉有些哭笑不得,也沒說願意不願意。他們6氏以前還是繁茂的一個大族,族內傑出的才俊良多。經歷了一場滅門之災後,到了如今已經凋零得不像話,幾乎要滅門絕種了。

如此情況之下,她自然是願意為6氏延續血脈的。不過即便是登記了族譜也只是記成旁系支脈的。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地觀察,才最後選中了幾個性情溫良,忠厚的孩子。這般下來原本只剩姐弟二人的6家,便多了好幾個同族的宗親。

這種力量是龐大的,讓孤零零漂泊流浪的人忽然有了安定感,歸屬感。從成為了6家的人之後,那幾個孩子更刻苦唸書了。

他們大多是12歲上下,已經能分辨些事理的大孩子了。程華便是一個,現在他已經改6姓,叫6華了。

這種安定感,歸屬感的作用是相互的,宗族的沒落讓6清婉和6清石一直覺得自己是無根之人,看著6氏又以這樣一種獨闢蹊徑的方式壯大了,他們也增加了一點信心。

除了6華之外,還有6雲、6憾、6羽、6霖四個男孩子。

這幾個孩子是最先提出這種想法的,後續也有好幾個男孩子想要改6姓,然而6清婉已經拒絕了。6氏雖然需要壯大,但更需要的是安養,孩子不是隨隨便便就過繼的,6氏一脈綿延了數百年,湧出過數不清的人傑俊才。

寧願不要過繼,要過繼就得過繼人清正、性情好的。過繼了根子不正的孩子,危害甚遠。剛冒出頭來的這幾個孩子也是6清婉仔細考察了許久才拍板決定下來的。後邊的一些孩子大多是隨大流,怕沒改姓以後自己的待遇就會變差。

6清婉哭笑不得,以後該怎麼樣的依舊還是怎麼樣,孩子之間最忌區分對待。幾個改了6姓的孩子,她也沒有過多地照料,跟別的孩子待遇也是一樣的。讓他們堅信一點,只要自己努力唸書,總有出頭之日。

學不成的也不打緊,學到了本領也可以到外邊獨支成戶。有食記的夥計來教他們各種活計。

對於小姑娘們,6清婉則是比較傾向於教她們繡工的,每日抽出半個時辰來教她們如何做刺繡,也專門請了一個繡娘來教她們。男孩出路倒是好找一些,能唸書科舉、能做生意賺錢,也能種田養家,這些都不行還有收養過繼這條路子。

女孩的出路就比較窄了,幾乎沒人家願意來收養,即便是來收養了,6清婉還得懷疑是不是人伢子偽裝來的,從這裡領走了女孩後腳又轉手賣了出去。賣到大戶人家做奴婢還算良心,就怕賣到了腌臢的地方賺黑心錢。

於是她聘了繡娘來教她們刺繡,平日除了讀書識字之外還讓她們自個兒做刺繡攢自己的嫁妝錢。等到了年紀,有了嫁妝的底氣,也能挑到個好人家了。鄉下農村姑娘的嫁妝頂多值5-8兩銀子,能出得起1o兩銀子已是條件極好的了,那是極為愛惜女兒的人家才捨得出那麼多的嫁妝錢。

6園的女孩沒有養家的壓力,攢下銀子也不費勁,一年年地攢,到了年紀不怕攢不出嫁妝錢來。

如此一來,6清婉開始考慮起了開一間繡坊的可行性,6園的1o歲以上的女孩有好幾個,或多或少也有一些刺繡的底子。與其讓女孩們辛辛苦苦做刺繡給別人壓榨,倒不如索性開間繡坊讓這些她們打拼,以後6園的姑娘長大了也可以在繡坊找份工作養活自己。

說幹便幹,6清婉很快就在梁縣開了一家青雲坊,一間繁華地帶不太大的鋪子,僱了三個繡娘師傅,閒暇時師傅便來留南村教姑娘們刺繡。

這樣一來原本小打小鬧簡陋的6園,儼然成了規模。附近村子也有不少姑娘想來6園學女紅刺繡,還願意交學費。

喜歡秀才家的小娘子請大家收藏秀才家的小娘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