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秀才家的小娘子 第272章 怪才

第272章 272怪才

而另一方面便是源自於官府這個舉動所打出的名頭,仁善糧商八方支援賑濟災民。這樣一個名頭扣下來,哪怕是讓他們這些糧商不要錢,讓出手中的糧食都是願意的。這樣的名聲,便是花再多的銀子都買不來。

這些富商每年給寺廟添的香油錢單單便有成千甚至上萬兩,手頭闊綽著,把糧食低價賣給官府根本傷及不到根本。這般一來,官府給他們名,他們給官府糧食。雙方各自都滿意。

壞也是壞在這裡,聖上那廂剛想作大商,徐凌這邊便給他們抬起了名聲,豈不是拆了聖上的臺?

徐凌淡淡地道“過錯並非全在於商人,一杆子打死一船人豈非太霸道了?”

徐凌這樣鮮明地站隊的態度,令魏知禮大吃一驚,同時心中也頗有失望。魏知禮雖是同徐凌說自己是要回族裡辦事,順便接下了這個差事。

然他一個貴胄子弟,何苦要來接這麼一份差事來錦上添花?不外乎聽到了徐凌上疏的諫言,聞到風聲不對,想起徐凌對他多有照拂,他請纓前來為的就是提點提點徐凌。

徐凌抿了抿唇,他沖洗了汝窯瓷一遍,重新泡上了一杯新茶。

“致知請再用茶,接下來的幾個月有勞致知監督了。”

徐凌深明魏知禮何故失望,理解歸理解,然卻不能認同。

從古一直清朝之前,重農抑商一直有其重要的意義存在。商人走南闖北,倒騰貨物便能從中牟取暴利,積累財富,爾後大肆地屯田,變成大地主。從農民的角度來看,種田謀生不易,經商反倒落的輕鬆。若是不抑商,將會有大批的農民棄耕從商。

科技水平不達,糧食的產量低下。所謂“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農民若不種地,天下人便無糧可以食。若不貶低商人的地位,社會的根基便會動搖。

歷朝歷代,均是以重農抑商來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的,但是這個方法于徐凌來看卻是侷限一隅。因為……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

踏踏實實把技術提上去了,把糧食產量提上去,百姓都能吃飽飯,安居樂業,國家才能穩定。單單靠打壓抑制商人的地位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太祖大概也是清楚這一點,所以最初建朝之時並未對商人有諸多限制。因而對幽州臺也有天然的寬和,甚至鼓勵。

如今太祖生生地吃了一個悶虧,已然改變了初衷,商人不抑制不行!

徐凌說完之後,安閒地品著茶。

魏知禮看著徐凌一副茶很好喝的模樣,自己也默默地又灌了一杯水。說實話,徐凌泡茶的手藝也只是一般般,然而兩人許久未見,只單單地喝茶閒聊,也是一種極為令人舒心愉悅的。

魏知禮還有很多事情還沒有來得及問徐凌,只挑揀了他比較感興趣的來說。

“致知前陣子碰見顏常山,那段時日他賦閒在家中,我便向他討教了一番,詢問幽州臺之秘。現在,我也想問問子嘉當初可是你登上了五層?”

魏知禮說完之後,他盯著徐凌看的眼睛帶上了一抹深思。

今年的幽州臺令人意外的是,最後並未公佈誰才是登上頂層之人,眾人紛紛猜測那人肯定就是顏常山。

因為當時徐凌是被人抬下來的,生死不知。而顏常山卻安然無恙,加之顏常山自小有神童之稱,他的威名能從江南一路傳到汴京,他走上了五層,無人質疑他的實力。

徐凌那會兒,在汴京也只是因為算學而名噪一時,實際上論策論以及書畫的功底,還是遠遠不及顏常山的。

即便如此,魏知禮卻是相信徐凌的,只因他在徐凌身上看到了不一般的特質來,徐凌是個常常會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人。

登得幽州臺之人,受到的後益是無窮的。多少人想要拜入其門下學習技藝,也不得其門。若是登上了五層的人,和愁不能入幽州?

誰料……偏偏這到了最後幽州臺居然沒有公佈什麼結果。這讓魏知禮心中一直存著一份疑惑。

徐凌抿唇,沒有當即回答魏知禮。而是仍淺淺地啜著手中的茶,堂內放了一盞冰鑑,喝著熱茶葉渾身冒汗。只不過冒汗的是魏知禮,看著徐凌臉上淡淡的微笑,生生地吊住了胃口。

過了半晌,他看見魏知禮仍盯著他看才無奈地扶額“他上了。”

他確實不枉虛名,徐凌認為自己多少還是靠了後世的福氣,而顏常山卻是實打實地純拼實力。便是徐凌自己,對顏常山也是頗有幾分刮目相看的。

“常山很厲害,子嘉自愧不如。”

若要問徐凌對顏常山的印象,那就是個怪才。他是接受過系統的訓練的,然而顏常山卻是生來便如此,渾然天成,思維敏捷,獨闢蹊徑。

“他後來只考取了二甲的功名,大概也是受了五層的影響。否則以他的實力,不會屈人之下。”

徐凌不偏不倚地說道,顏常山給他的感受便是默不作聲,含蓄冷僻,始終如一的低調,幾乎把自己的存在感降低到了零,每次他最先完成往上走了一層,過了不久他就會隨著跟上來。

若非他當初只是抱著來試一試的態度而來,結果如何並不重要,否則早就被顏常山那樣的節奏帶亂了。

喜歡秀才家的小娘子請大家收藏秀才家的小娘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