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潛伏者 第十六章 三班周林

開學典禮後,就開始分班了。

三十個人,分成了五個班。每個班六人。基本上都是以宿舍來分班的。

每個宿舍,都只住六個人。

周林這宿舍是第三號,所以,他們是三班。

三班的班長是周林。

其實這個班也就是學習小組。民國組很大,班很小。所以便叫班。

整個特訓班,就只有一個班。上課一起上,討論一起討論,訓練一起訓。

每天的訓練內容不斷的增加。具體的有如下的專業課程。

槍械──包括射擊和槍枝的拆卸。

爆破──但此番學的主要是用特定物品自制爆炸物,不是給你兩箱現成的炸藥,你往哪一埋、一點、一炸那麼簡單。

毒物──包括麻醉之類的。

有一次,大家上實驗課,用兔子來做示範,結果把相對應的劑量注射進去之後,沒想到遇上一隻命大的兔子,半天也不死,弄得教官下不來臺,學員在底下暗笑。

通訊──就是餘則成那一行了,包括電訊、密碼、密寫等等。

駕駛──包括汽車和摩托車。因為沒有幾輛車,時間又短,多數人都沒學會。另外,還讓大家學拉黃包車。因為在行動過程中,你也許會扮演一個黃包車伕。

攝影──這個時代沒有二十一世紀的影印機,所以攝影是每個情報人員的必修課,包括照相機和暗房技術。而且不象二十一世紀,弄個數碼的,即拍即看,不清楚再來一張就是了。

這會兒可沒有那條件,每一次的偷拍都有風險,很難有第二回,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必須一次拍好。不然的話,洗出來一看不清楚,要耽誤大事的。

除了這些專業課,還有大量的基礎課也叫理論課。例如

行動術──偏理論性比較多,屬於紙上談兵。

偵察學──主要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軍事偵察為案例,特務工作在眼下的中國,還屬於新生事物,沒有太多現成的教材可用。

情報學──就是6橋山那一行,這是每個特工都要通曉的一門功課,包括從蒐集到應用的全過程。

軍事情報學──由鄭介民主講,鄭的本行就是幹這個的,後來還出版過一本專著,名字就是《軍事情報學》。

高等警察學──教官自然是李士珍,前面說了嘛,他是這方面的專家。

武裝鬥爭──耳熟吧?

顧名思義,這是專門針對紅黨的一門課程。

上課的是紅黨的叛徒。他們瞭解紅黨,對紅黨的行為方式方法很熟悉,教得非常好,得到大家一致認可。

幫會──如哥老會、青洪幫,等等。當下的中國幫會盛行,搞情報不瞭解這一行是不行的。

(軍統的很多高階幹部都在幫。如王兆槐,是杜月笙的弟子;陳恭澍是青幫第22代“通字輩“弟子;戴笠雖沒有加入幫會,但他和杜月笙是非常好的朋友,戴在上海呼風喚雨,與杜的鼎力相助是分不開的。)

“契卡“──即1917-1922年的“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負責人就是捷爾任斯基看過《列寧在1918》的一定對他有深刻印象。講蘇聯的特工活動,那會兒的“契卡“,大概就象後來的中情局一樣,代表著當今世界特務工作的最先進水平。

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軍事大學的間諜專業的研究生。對於上面的課程,再熟悉不過了。

除了通訊與槍械周林要重學外,其他的就是不上課,也能考高分。

人工手工的電訊、密碼、密寫等技術,不是二十一世紀的重點,只是簡單的敘述一下。所以,周林要完全掌握它,這對以後的工作有好處。

還有槍械方面。二十世紀的槍械與二十一世紀的槍械大不相同,這方面也是要加強的。

其他的理論與專業知識,周林都滾瓜爛熟,不需要用心。而且在人們的面前和考試中,周林都放水,每次只考良就行。

對於大多數的及格和不及格的人來說,這個良是他們望塵莫及的。這也是周林刻意而為的。

轉眼間,在洪公禮學習了一個星期。

這一天,周林與王強正躺在鋪上休息。突然,進來了一個人。是五班的劉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