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君子遐福 第四章 葉雲寨興富考察

秣陵,靖王府。

靖王坐在庭院之中,一手握著棋譜,一邊打譜練棋。

如此時光只持續了五十子,一個微胖的中年人疾步走進來,貼著靖王耳邊輕輕說著什麼。

“快請。”靖王神色依舊,捻起白子按照棋譜所寫輕輕放下。

一人緩步走進王府庭院,坐在靖王對面,掃了一眼棋盤,“一切都按你的計劃進行。”

“他沒現?”

“沒有。”那人淡淡說道,“我請師尊出了面。”

“真人沒有現?”

“師尊怎麼會看不出來,他陪我們演了這出戏可是費了許多心神啊。”

“本王很是好奇啊,他會怎麼解決墨山六十人的生存問題。”

“師尊與我等都很好奇。”那人猶豫了一會兒又道,“這兩年,北面會有什麼事生嗎?”

“你聽到了什麼?”靖王眉毛一挑,放下棋譜,眼神深邃。

“師弟說的,不要去北邊。”

“唔——”靖王盯著棋盤的左下角,“確實會有些事生,不過本王更好奇他是從哪裡得到的訊息。”

“你說,他是有遍佈大周的眼線,還是見微知著的洞察力。”靖王饒有興趣的問道,“如果是後者,那我們的計劃會不會被他現?”

“不會......吧。”那人也沒有什麼信心了。

靖王站起身,負著手看著庭院中即將開花的杏樹,“江南道,更加熱鬧了。”

送走老道士一行人之後,伍桐讓葉大龍帶著他在墨山走了一圈,他想考察一下墨山的環境。

墨山就是普通的山丘,沒有良田,沒有稀少山貨。在這個全民種稻的時代,墨山四周沒有一處是可以種稻的,開荒困難啊。

“那就不種稻谷。”伍桐看著荒涼墨山淡淡說道,“墨山葉雲寨原有千餘人,千餘人的駐地應該不小,在哪裡?山頂?”

葉大龍指了指山頭,“其實沒有一千人,頂多三四百,都在那邊的山腳,還有一些分佈在墨山四周,都是哨所。山頂哪有那麼多住人的地方,在那邊有一處平坡,最適合住人,用我爹的話來說是什麼易守難攻之地,只不過現在荒廢了。我們現在住的地方就是原來的哨所改的,這邊下山要方便一些。”

原來是號稱千餘人啊,伍桐笑了笑,他只顧低聲算著,都忽略掉葉大龍語氣中的嘲諷之意,“四百多人,按照正常來說,一百戶到一百三十戶左右,山寨住處小,一戶三十平,加上道路,滿打滿算也就三四千平啊,五畝地能幹什麼。”

“是六畝。”葉大龍糾正,然後神色古代的說道,“不過那是山腳,老寨子雖然被廢了,不過整理還需要很長時間,而且那裡根本就不適合種稻米。”

“我就沒打算種稻。”伍桐斜了他一眼,又開始心算。

墨山現在有五十七人,二十三戶人家,其中三十二男丁,二十五女性,未成年的十人,男孩六個女孩四位,五十歲以下的人四十九人,剩下幾位人都是年老體衰又不想離開墨山的老人家。墨山沒有田,但要繳納田稅,這兩年稅收增加,畝四鬥,一石米最次也要八錢,五斗便是四錢,大周律永業田二十畝,男丁十畝,墨山應有七百二十畝,這就是二百八十八石糧食,伍桐捏了捏手指,二百三十兩銀子。

還要加上生活所需,一人一年消耗糧食三百餘斤,老弱幼童就先不管,五十七人是多少糧食,大概兩百石,再加上青鸞的二石晚婚,也就是一百六十兩。

衣物,蔬菜肉食的開銷都不算的話,這一年至少要賺四百兩銀子。

“四百兩!”伍桐揉了揉眉心,怎麼可能賺這麼多錢。

然後伍桐無比正色的看向葉大龍,“講真的,要不放棄墨山吧。”

葉大龍也看向伍桐,“真不能走。”

“那你們之前是怎麼湊到這些銀子的?”伍桐疑惑道,這兩年只是漲了賦稅,其餘花費並沒有變化,那也要消耗三百四十多兩,就這五十幾兩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們男的在外徭役,女的在家織布,加上這些年變賣祖產剛剛夠用。”葉大龍說道,“賦稅是一方面,關鍵是我們已經沒有祖產可以變賣了。”

“帶我再到山寨裡轉一轉,看看還有沒有能利用的點。”伍桐嘆了口氣,四百兩銀子啊。

在墨山中晃了一圈,今日的微信步數又刷到了一個記錄。

伍桐坐在為他收拾好的房間,趁著天還沒黑,弄一些準備的東西出來。

吱呀——

破舊的木門被推開,葉青鸞端著水盆走了進來,先是看了一眼依然皺眉沉思的伍桐,她走到伍桐身旁,緩緩蹲下,就要除去伍桐的鞋襪。

感覺到腳上的異動,伍桐一個激靈,猛地抬起腿,整個人縮在凳子上,驚恐的看著葉青鸞,“嚇我一跳,我還以為是老鼠呢!”

伍桐喘著粗氣,平息了一下心情,“來了怎麼不說一聲啊?”

“我看你在想事情,不忍心打擾你。”葉青鸞輕聲說道。

“你來做什麼?”伍桐看了一眼窗外,已經沒有陽光了,大概是到酉時了。

“道長為了墨山在外走了一天的路,我打些水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