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君子遐福 第九十四章 端午

五月初五,端午節,不過在這個世界是沒有端午節的,但伍桐想過那就一定有端午節這個不知道什麼意思的節日。

老道士旁敲側擊的問了幾遍,伍桐都沒有說。

要想講清端午節,就要將它的來歷,講來歷就要說屈原自投汨羅江的故事,要是再說起屈原,就要將楚國國都被秦國攻破的故事,那這故事可就長了,戰國七雄你得先介紹一下吧,那個時期士大夫的情操也得談一談吧,不然誰明白為什麼城破,他就自己投江了。

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伍桐懶得講,在學武休息的時候,他就在王盤山找能夠當粽葉的大葉子。

王盤山的後山他已經很熟悉了,找到適合包粽子的粽葉不在話下。

伍桐是喜歡做計劃的人,什麼事情都想打一個提前量,所以他在初四就將包粽子的材料準備好了,粽子葉也是端午節前找好的。

糯米在水中泡了一天了,五月初五,伍桐可是起了個大早,在家裡包了許多粽子,伍桐是一個很傳統的人,喜歡過傳統節日,生日也是過農曆的,到了這個沒有陽曆的世界,伍桐覺得腦裡的計算區空了一塊,這裡原本是負責陰曆陽曆日期轉換的地方,現在不用了,因為沒有陽曆。

將粽葉挽成一個圓錐,將糯米放進去,然後加了一顆蜜棗,又添了一些糯米,拿起筷子懟了兩下,用與粽葉一起出產的長條葉杆將粽子纏上。

伍桐是喜歡吃甜粽喝鹹豆腐腦的北方人,但是這裡畢竟是江南道,按照上輩子江南的位置來看,這裡應該是吃鹹粽喝甜豆腐腦的位置。

所以伍桐也做了一些自己沒有體驗過的花活,他在粽子裡放了臘肉,嗯沒錯,就是臘肉,因為他也不知道要加什麼肉就買了臘肉。

面對廚房裡的粽葉和滿滿倆大盆的糯米,青鸞在伍桐出來不久之後就加入了戰團,然後是月兒和綠雀,葉大龍和柴琅是等了好久也沒人來叫他們吃早飯,所以摸了過來,被迫加入戰鬥。

伍桐很有耐心的教著葉青鸞,綠雀自幼做飯對做飯這件事很有天賦,據說隔壁做麵點的師傅都想收徒了,可礙於伍桐的身份愣是沒敢,但手藝上的東西一樣沒落下都交給了綠雀。

月兒是個笨的,不過伍桐是一個很有耐心的老師,手把手教她做了兩個,這個傻丫鬟也學會了。

可憐的就是葉大龍和柴琅,伍桐的耐心教導在他們這裡得到了細緻揮,手上動作一停,伍桐便化身儒雅隨和,口吐芬芳,早上包粽子的時間,伍桐就讓柴琅對智商產生懷疑,葉大龍想了好一會兒自己存在的意義。

妹夫說見到他之後覺得存在即合理這句話不太對,要是等會吃粽子他肯定會吞好幾個,包粽子咋學不會吃粽子倒是會無師自通,果然問題是要辯證來看。

在座的人沒有哲學家,不懂伍桐的話是什麼意思,只是隱隱約約能知道伍桐是在罵人。

葉青鸞輕輕碰了一下相公,讓他不要總是欺負大哥。

綠雀和柴琅更加恭敬,他們想學怎麼樣罵人不帶髒字。

七個人包了足足一個早上,兩大盆裡的糯米還剩不少,包好的百十來個粽子碼成兩堆。

鹹的一堆,甜的一堆。

伍桐雖然包了兩種,但不代表他能挑戰另一種,事實上他並不喜歡吃粽子,因為扒粽葉費勁,這次他表現出這麼大的熱情只是因為懷念。

看了看已經大亮的時辰,伍桐拎著二十個粽子去了浮雲觀,他已經晚出了小半哥時辰了,再等粽子煮熟吃完過去,他還是覺得這樣更能引起老道士的同情。

畢竟飯都沒吃就騎馬過去了。

伍桐臨走前把剩下的粽子交代了一下,給街坊四鄰按人頭分一些,靖王府也送去一點,得意樓給李老闆一些,哦,對了,墨山葉雲寨也要送一些,那現在包的粽子數量可能不夠,糯米是足夠的,你們可以繼續。

街坊四鄰,主要是指隔壁的蘇玉燕和雲鸚,這二位拿到粽子之後也知道怎麼辦,又還了回來,吃了一頓現成的。

葉青鸞表示很喜歡加了蜜餞的粽子,月兒和綠雀則覺得加了臘肉的粽子味道更香,四皇子柴琅抓耳撓腮的扒著粽葉。

而葉大龍,吃了一個粽子之後表示味道不錯,就是外面的菜葉太硬有些拉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