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君子遐福 第611章 都不是什麼好人啊

“肅國公,這賬對不上了!”

趙紀抱著一沓書卷跨過門檻衝著伍桐疾步走來,少有的,伍桐在這個黑臉漢子臉上看到一絲慌亂。

“賬對不上很正常,趙知州難不成還以為阮凌輔會給咱們留下一個完整的蜀州府嗎?”

伍桐雙手拿起一本奏摺,放在自己面前,“說吧,差多少,我向朝廷要。”

“這個,能這麼要嗎?”趙紀愣了愣,“差的有點多,而且現在阮凌輔可是朝堂的次輔,那些錢都是他調走的,這摺子定然會留中不。”

“我知道。”伍桐點了點頭,“所以我給了他們第二個選項。”

“什麼選項?”趙紀面如黑炭,腹有溝壑,可還是猜不透伍桐的想法,所以他乾脆不猜了,有什麼不懂得直接就問,能告訴他的伍桐一定會告訴他,不該他知道的他也不追問也不惱。

伍桐很喜歡他的這種性格,衝著趙紀笑了笑,伍桐把自己剛剛寫的遞給趙紀,趙紀接過摺子開始翻看。

伍桐看著被趙知州放在桌上的賬冊,端起已經放涼的茶水小抿一口,一邊隨意的翻動著賬冊,不在意的問道,“阮凌輔帶走了蜀州府多少白銀?”

趙紀抬起頭,看了伍桐一眼,“二十萬兩白銀還都是現銀!”

“噗”小抿一口的茶全噴了出去,好在他反應迅,沒有噴到賬本上,“多少?”

“二十萬兩白銀。”趙紀看著伍桐擬的摺子,平靜的說道。

這傢伙的養氣功夫真不錯啊。

“二十萬兩白銀,一斤是十六兩,二十萬除以十六,好傢伙,一萬多斤的銀子他都給老子拿走了?”不過讓伍桐更好奇的是另一點,“蜀州府衙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現銀?”

“一部分是蜀州的稅銀,剩下的是蜀州府衙府庫的銀子,用來明年修繕各地路橋的銀子。”趙紀緩聲說道,然後指著摺子說道,“肅國公這道摺子寫的是否太過簡單?”

簡單?我一直用白話寫奏摺的。

伍桐撇了撇嘴,“這個錢我們不能認,阮凌輔仗著欽差的身份把蜀州弄的天翻地覆,以前我沒資格管,現在老子是蜀州的老大,這事不能算了,寫個摺子要錢。”

“把阮凌輔拿銀子這事寫進去,二十萬兩”伍桐摸了摸下巴,“二十萬兩也不算多啊,這樣,趙五爺,你摺子上寫三十萬兩,這個錢是蜀州的稅款還有蜀州各縣衙門的財政,全讓阮凌輔帶走了,這段要寫的聲情並茂啊,蜀州現在沒有一點銀子了,梓潼趙氏秉著家國天下的思想,捐了五不,十萬兩銀子,掏空了家本。”

趙紀想了想,頗為憨厚的說道,“趙家是蜀州豪族,在氏族譜上被稱為五姓七望,十萬兩銀子不至於掏空一個世家的家本。”

“那多少合適?”伍桐想了想,覺得十萬確實有點少,“那依趙五爺之見,多少合適?”

“最少三十萬!”趙紀沉聲說道。

“三十萬那再加上剛才阮凌輔帶走的三十萬,這就是六十萬了。”伍桐摸著下巴,一不做二不休,“五爺,摺子上直接寫一百萬兩白銀吧,湊個整。”

這下給趙五爺整不會了。

他們曾經也想過這麼弄朝廷撥款,可他們蜀州一派向來是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從來沒要過這麼多的撥款啊,十萬八萬的都是朝廷大善心。

“一百萬兩,要不要這麼多?”趙五爺沒經歷過這種陣仗,但他好歹不是傻子,用一般常識來想,這也是不可能的吧。

伍桐想了想說道,“做事要有理,只要在理中,一些合理訴求他們就沒辦法拒絕,趙五爺能明白嗎?”

趙五爺搖搖頭,“還請肅親王指教。”

“請問五爺,阮凌輔帶走了蜀州府衙三十萬兩,確有其事吧?”

“其實是二十萬兩。”趙紀點頭糾正道。

“真假參半才有信服力。”伍桐正色說道,“三十萬兩白銀是蜀州府衙的稅銀和蜀州府衙用來修路修橋的專項資金對吧?”

趙紀又點頭,對於伍桐所說的三十萬他現在決定無視了。

“地區要展,社會要進步,這個錢不能拖沓,所以做為蜀州最高領導人,身為肅國公的我,以蜀州府的名義向蜀州氏族梓潼趙氏借貸白銀三十萬兩,體現官民一家親,官民魚水情,本官為梓潼趙氏所感,特為梓潼趙氏修建功德牌坊,上書為國為民四個大字!”

伍桐點了點桌子,繼續說道,“這筆錢是向梓潼趙氏借的,蜀州府雖然缺錢,但是不能貪圖民脂民膏,希望朝廷能撥款三十五萬兩白銀,連本帶息還與梓潼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