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天決戰場 第三百一十二章 九鹿城兵變(二十六)

皇宮正門昭宣門開啟了。

寒王邁步踩在了皇宮內的青石主道上,看著宮閣林立的宮內,他眼眸顫動,緩緩吐了一口氣。

他在這裡生活過,十四歲之前,他一直生活在這裡。

那時他很想出宮,想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但由於年紀還小,父親不許自己隨意出去,只讓自己讀書寫字和練武修道。

那時自己是那麼想離開皇宮這個華美而無趣的大囚籠。

十四歲時自己離開了這裡,從側門離開,隨著父親前往封地,像是被驅逐出去一樣。

但他知道自己一定還會回來,他誓自己一定要回來,而且是從正門回來。

他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他重新邁動步伐,向宮內走去。

緊隨著他的,是太宰商九歌。

而後是大司空王子師,再往後是那位瞎子和蔡孝敏,最後是三千將校。

“我已經通知了朝中大臣,不出兩刻他們便會前來恭賀新皇入宮。”商九歌恭敬低頭,卻面無表情地說道。

姬如瓏微微一笑,道“勞煩太宰大人了。”

“這是臣下應該做的。”

聽到這回應還是不卑不亢,姬如瓏依舊感覺有些厭煩,但他卻不能表現出來。

他知道太宰是在因為自己殺死了太子而惱怒,他也知道這個人官居太宰,在朝中擁有著怎樣的威望與能量,不是自己能夠輕易馴服的。

姬如瓏沒有提及太子,反而說道“多虧了太宰大人我才能如此順利,大周有您,真是國之幸事。”

不等商九歌謙讓,姬如瓏又說道“您擔任太宰可是有年頭了,我記得史書上有寫,在我爺爺初登皇位的時候,您從地方調入了朝中為官,擔任的正是少司寇一職。

據說當年爺爺初登帝位,想要提拔人才,替換掉中樞幾位老朽庸官。但上至各部大臣,下至地方官員,都是有著派系的。在少司寇這個掌握司法權力的重要位置上,有人推舉一人,便有其他官員反對、甚至誹謗,最後空懸的少司寇的位置遲遲定不下來,惹得爺爺在朝會上勃然大怒。直到一位耿直的老臣提起了你,談起了你的地方功績,群臣無人『插』話。便當場拍板招你入中樞,做了少司寇。

少司寇的位置你做了十年,這十年間白鹿城內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就連那些官宦家的紈絝都收斂了很多,白鹿城前所未有的安定太平。甚至還被你抓到了當時的少司馬暗通南晉的書信,隨後你便升任為大司寇。

三年後您又轉任大司空。那幾年天不佑我大周,南方瘟疫、西北大旱、東南邊境流民湧入,災難接踵而至,多虧您兢兢業業,上表了十七道政令,才讓我大周安然渡過了那一段艱難的時光。”

說道此處,姬如瓏自己都忍不住浮起一絲敬佩之情,商九歌的確是大周的功臣、能臣,無論是自身的德行、為政的能力、勤勉的態度都毫無挑剔。

但漸漸的姬如瓏眼中還是閃過一絲冷然,他語氣沒有太大變化的繼續說道

“好像也就是在我爺爺晏駕的兩年前,提拔你升任的太宰吧?”

商九歌眼角的皺紋增多了一些,他點了點頭“正是。”

“爺爺倒是給三叔安排了一個好幫手啊。”寒王如此感慨了一句。

既然商九歌是在太上皇駕崩之前擔任的太宰,那他就沒有理由不知道太上皇在那時已經決意將皇位傳給三皇子。而且,如果商九歌並不同意皇帝的這個決定的話,那他便不會被提拔為太宰。

之後商九歌的所做所為也證實了這一點——他開始清理寒王一派的臣子。

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太宰一聲令下,那些忠於大皇子的朝臣或革職,或貶官,或調離中樞。

毫無疑問,三皇子能坐在那個位置上,能坐穩那個位置,和太宰有著至關重要的關係。

也就是說,大皇子被罷黜太子、封地邊疆,也和太宰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這是姬如瓏對商九歌難以喜歡起來的原因之一。

“這麼多年來,三叔對您的命令可以說是言聽計從,與其說是他治國有方,倒不如說是您在維護著我大周的國祚綿長。”姬如瓏對搶走他父親皇位的三叔自然全無好感,此時乾脆也不叫先皇了,語氣很是平淡。

商九歌搖頭道“寒王言重了,我只是做了本職工作而已。”

這邊王子師也『插』話道“這二十年來,你上表的奏章,據說只有一份被先皇駁回,其他的皆是盡數採納,先皇對您的信任,可謂無人能及啊。”

寒王眉頭微皺,但也並未出言阻止。

王子師看似在稱讚商九歌,但當著寒王面誇讚先皇對商九歌是如何信任,那就明擺著是要加深寒王與太宰之間的隔閡。

畢竟,王子師若想再進一步,也就只剩下太宰這張椅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