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從士兵突擊開始崛起 第二百八十四章 開拔

7月27日,已經在疆省待了快兩個月的參演部隊,於明日就要出去往演習地。

“這次遠端轉場,不管是對於地面部隊,還是空中分隊,都是一次考驗。地面部隊需要克服轉場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空中分隊要時刻尊重科學,加強氣象預測,密切與過境國家進行配合,保證6航參演部隊兵力順利投送。”

這是在部隊開拔前,華國部隊總指揮徐長的講話。在部隊即將奔赴演習場前一天,作為此次演習的總導演,匆匆來到這裡為戰士們鼓勁加油。

這次是地面部隊先行,由於某種不可抗拒的因素,此次地面部隊不能按照剛開始制定的路線進行轉場。其必須從現在疆省這個位置,沿著華國北部幾省進行轉移,最後在邊境滿洲里地區,換乘由同為參演國提供的列車,最後達到演習場地。

轉場全程達一萬餘公里,比當初預計的還要多出兩千餘公里。也就是參演部隊經過這兩個月的艱苦訓練,以及華國軍人特有的意志,這次萬里赴戎機才可以順利進行。

開拔當天,高城他們營以及後勤部隊在基地全體官兵的目送下,離開了這個折磨了他們兩個月,也是成長了兩個月的地方。

在這兩個月裡,剛開始的恢復性訓練相對而言比較輕鬆。但是自從確定了訓練大綱,其訓練困難程度成指數上升。

因為要求參演部隊必須形成合力,戰術協同能力要有體現,這就要求兩支部隊互相瞭解。從基礎人員素質,武器裝備,各自的戰術打法,最後制定一套自己的戰術體系。

所幸,高城他們一營有配合空中力量的戰術體系。而且由於其裝備有戰術模擬系統,能夠在最最佳化的時間內完成戰術合成。

其中困難點就是如何匹配雙方的戰術執行能力,兩支不同的部隊,肯定不會有相同的節奏,這就需要他們根據每天的戰術演練去尋找平衡點,以求能夠揮部隊最大戰力。

在這裡的另一個問題主要還是資訊化的學習,高城本以為作為特種部隊,空中雷神的部隊會在這方面相對而言比較突出。但是,沒想到其在利用資訊化單兵裝備的時候,比他們一營的戰士還有所不入。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資訊化在軍隊的裝備,絕對沒有大規模普及,甚至是有些拳頭部隊都沒有去列裝資訊化裝備。

高城在與孫保平聊天的時候瞭解到,他們團之所以沒有普及資訊化裝備,一個原因盡然是戰士們抗拒。

聽到這個以後讓高城吃驚不小,因為作為特種部隊,其代表的是全軍最優秀的戰士集合。如果連這樣的部隊都抗拒資訊化改革的話,那想要推進資訊化,那肯定會難上加難。

之後隨著瞭解的深入,高城才現,其實所謂的戰士抗拒,是因為戰士平時的訓練標準已經不允許其再接受其他新事物的加入。

就在部隊與高城他們部隊合練的同時,高城瞭解到,其部隊的訓練相對於他們軍區的a大隊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其訓練內容還沒有加上他的跳傘專案,就這每天的訓練專案也是排的滿滿。

高城也在a大隊當過教官,雖然只是資訊化裝備教官。但是是對於a大隊的訓練可不陌生,如果如果說甲種部隊的訓練是1的話,a大隊的訓練可能是1.5,相對於他們而言,確實加大了訓練量,但是就高城看到的,孫保平他們能夠達到2的訓練標準。

這已經完全不給戰士們一點休息時間,可以說很特種兵。但是,這也不能成為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的阻力啊。

高城曾多次與孫保平進行意見交換,而且針對他們部隊的資訊化作戰優勢進行分析。最後在孫保平“眼見為實”的情況下,才答覆他這次演習回來後,他們部隊會找機會到a大隊進行參觀學習,看看他們裝備了資訊化系統後是否能夠有效提高作戰效能。

高城這是為了推進資訊化程序,把a大隊給賣了。

東行的列車上,戰士們全都興致昂揚。一個多月的磨練並沒有讓他們顯現出一絲疲憊,在他們臉上看到的只有對於國外演習的嚮往,以及黑裡透紅的質樸。

“班長,你說國外軍人會是什麼樣?會不會很電視上看到的那樣,人高馬大的。你說咱們到了那裡住哪,是咱們自己安營還是人家已經幫咱們弄好了。你說咱們能吃服人家的飯菜嗎,我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出國,看電視上人家那邊頓頓吃土豆牛肉,你說天天吃會不會膩啊?”

一營下面一個戰士坐在他班長旁邊叨叨個不停,一方面是這確實是他第一次出國,一方面前緩解他內心的激動。

“我說你小子,你看你班長我出去過嗎?還有咱們出去了代表的就是咱們國家的臉面,在家裡你們什麼狀態也沒關係,但是到了外面,軍容軍姿都給我整的明明白白的。還有,別對人家好奇,咱們到了那裡是客人,人家怎麼安排咱們怎麼執行,當然,如果有人挑釁,報告長以後才能行動,否則別怪紀律懲戒。”

班長雖然也沒有大這個戰士多少,但是他相對而言還是能夠保持自己的狀態的。在聽完這個戰士嘮嘮叨叨的問題後,一邊安慰一邊講解這次過去之後的紀律問題。

要說紀律,華國軍人可以算得上世界上最優秀的紀律執行者。從成軍以來,這支隊伍就以紀律嚴明為主要行為準則。

直到被世界認可以來,任何國際場面上,沒有出現過一絲瑕疵。

“是,班長。你就彆強調紀律了,咱們連長跟指導員鬥說了多少次了,就連營長和教導員都沒少強調。我現在都快能倒背如流了,肯定不會出錯的。”作為他們班最小的一個戰士,平時他的行為雖然有些玩鬧,但是也會被大家理解。

“就是要倒背如流,你小子給我記住了,這次任務可不同與以往的任何一次。要是出現任何一點差池,你代表的可是你這身軍裝的所有戰友!”他的班長沒再輕鬆的應答,面色嚴肅的說道。

看到班長這副神情,這個戰士顯然也明白了不應該再跳脫,趕緊正色道“是,班長。”

這種情景好像在這列軍列裡面到處可見,畢竟華國軍人參加的國際性軍事演習太少。每一次他們必須得體現出大國應有的素質,這不光是長們的要求,而是他們自內心的想法。

“高營長,這次轉場可真辛苦各位戰友了。”在高城這節車廂裡,作為後勤保障部門的負責人,馮濤對於這次轉場也是憂心忡忡。

由於臨時轉變路線,其前期做的準備都以作廢。要求他們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配合友鄰國家對自己參加演習的地面部隊進行轉場,這對他們後勤部門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多虧了馮主任,否則要是讓我們去協調的話,不一定能夠趕上演習排練。”高城說道。

這話還這麼沒什麼問題,要知道部隊的轉場可不像是搬家那麼容易。需要協調的內容太多,光是軍列的使用,必須得透過地方政府以及當地駐軍的同意,他們才可以路過。

其中問題太過複雜,這裡就不一一表述,就是如果這次轉場任務讓於成飛他們這個支援保障連去協調的話,沒有半個月的時間,根本不可能制定出具體的行軍路線。

“都是各部隊配合的好,否則也不會這麼順利。這次遠端兵力投送,也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啊,我們國家雖然幅員遼闊,但是像這種距離的成建制的兵力投送,這也是第一次。”馮主任感嘆道。

“馮主任,這次演習以後,還希望您能夠到我們部隊指導指導,畢竟我們也需要這種先進的經驗。”高城時刻不忘給自己部隊拉好處,人家這才說增長了經驗,他就想學到自己手裡。

馮濤被高城說的一愣,然後才反應過來,答應他說沒問題。早就聽說這個高營長,帶兵有一手,沒想到不光帶兵有一手,“撈好處”也有一手。

隨著列車穿越東西,高城他們這支地面部隊,於第三日下午到達滿洲里。這裡已經有軍方人員等待交接,畢竟高城他們需要運送大批次的武器過境,雖然是演習需求,也得在兩國共同的監督下進行換車。

這邊是由對面國家提供的列車,其軌道交通與華國不同,因此在這裡需要高城他們換車。在這期間,高城瞭解到,華國到北邊國度火車有三條線路。

他們這條是東線,最後能夠直達人家付紅場。但是他們這種軍事列車肯定不會開向那裡,中間人家就會把他們安排到演習場地。

喜歡從士兵突擊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從士兵突擊開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