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從士兵突擊開始崛起 第三百五十七章 合練

當天晚上,一營會議室。

“介紹一下,這是本次將要和我們一起進行跨區域演習的夥伴,a大隊袁朗中隊長。當然,還有其中隊的各個小隊長。我想各位剛才已經熟悉了,在此就不過多介紹了。”會議上高城說道。

“同為6軍部隊,雖然我們雙方的作戰模式類似。但是肯定會有內在差別,接下來的日子,我們的任務就是根據我們雙方的差別進行磨合,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戰術打法,形成合力,保證在此次演習中不會出現戰術性失誤。”高城繼續安排道。

“a大隊是咱們的老朋友了,不管是以前在演習場上,還是在其他任務重的對接,我們都接觸過不少次。所以,這次我們必須要在接下來半個月內完成這次磨合,大家有沒有信心?”高城問道。

“有!”會議室裡面傳出了肯定的回答。

“很好,接下來由袁隊長言。”高城示意袁朗講兩句。

“各位,按說這次演習是由高營長總體安排作戰的,但是高營長既然讓我說兩句,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袁朗也不客氣,張口就來好像搞的跟要奪權似的。

“關於此次演習,我不清楚一營對於疆省地區是如何認知的。有沒有在那裡進行過實地考察或者整訓,如果沒有,或者只是在資料裡看到過,那麼你們不妨把資料裡面的內容擴大幾倍來應對。”袁朗剛言,就提出了一個算是經驗之談的話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作為最早一支應對全區域,全地形作戰的特種大隊,我們大隊曾進行過多次的跨區域訓練演習。在疆省我們也曾經進行過駐訓,那一次也是刻骨銘心的一次。”說到這裡袁朗更加嚴肅了。

要說西北地區駐訓,一營也是有過這種經驗的。就是那次跨國軍演,他們曾在馬蘭基地待過一段時間,但是沒有體會到當地嚴酷的環境。

“高寒山地,缺氧環境這是你們先要克服的。作為軍人我知道大家有鋼鐵般的意志,但是意志只能讓你支援著不倒下,想要保證能夠正常作戰,還是需要提前適應的。”袁朗解釋道。

“我們大隊曾在當地進行過為期一月的訓練,可以說是我們為數不多的不想回憶的一次駐訓。戰士們頭暈,嘔吐是常見的,最可怕的就是生病,一旦處置不好,那就會出現生命危險。”袁朗繼續強調。

這倒不是他給一營洩氣,而是上一層保險。他清楚高城帶兵的理念,比他們特種部隊還要“激進”。雖然這樣帶出來的兵硬茬子比較多,但是想要與環境做抗爭,還是需要考慮實際情況的。

他這是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他們,讓他們做好準備,別認為任何情況只需要堅強的意志就可以克服,那是在拿戰士的性命做賭注。

高城也明白袁朗為什麼這麼說,他當然清楚當地環境氣候,否則就不會安排部隊提前半個月進行開拔了。

“接下來你們需要面對的就是裝備問題,當地現在氣溫可以達到零下十度以下,演習開始後,氣溫可能會達到零下二十度以下。冰雪厚度可能會嚴重影響部隊機動能力,對於這一點作為機械化部隊也需要大家注意。”袁朗分享到。

這一點高城他們也做了安排,但是對於袁朗的分享,他們沒有打斷,畢竟這是人家的經驗之談,對於他們的“紙上談兵”還是有吸收借鑑地方的。

“最後就要說咱們雙方的戰術打法了,有幸與一營進行過一次演習對抗。貴方的戰術理念我們也曾經總結過,戰鬥模式編組化,模組化。可以說,這與我們的戰鬥模式類似,是放大版的特種小隊。”袁朗總結道。

“因此,在作戰模式上我們存在的分歧不是太大。與其說是戰鬥模式不同,不如說是戰鬥任務不同導致的過程不同。”袁朗分析道。

這倒是肯定的,在正面戰場上,特種部隊確實不會有太過亮眼的表現,他們的功能決定他們不會太多的接敵作戰,更多的是類似斬,或者破壞重要戰略要地以及偵查功能。

所以,袁朗現在說的這些其實就是為了強調,他們在於一營合作的時候,其實是互補的問題。關鍵在於如何互補,形成合力。

袁朗的講話到此為止,畢竟這裡不是他的主場,高城讓他言也是因為他作為a大隊來此的負責人,不能讓人家沒有一點存在感吧。

會議結束後,高城強調明天會有一次簡單的合練,主要就是讓雙方清楚各自的訓練特色,以及作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得雙方更好的融合。

“老高,其實對於明天的合練,意義不大。”會議結束後,高城與袁朗一起步行往回走著。

“嗯,我知道。”高城點頭應是。

這一點高城當然清楚,對於他們營的優勢與缺點,他認知的比誰都清楚。對於a大隊的作戰能力,他也是略知一二。

關於如何讓這兩支具有不同作戰功能的部隊融合,高城心裡已經有數了,估計袁朗自己內心也清楚。

高城他們一營不管是控制指揮,火力協調,綜合保障等方面都有不錯的建樹,但是唯獨一點在情報偵查方面有所欠缺。

其實也不能算是欠缺,要是相對於普通序列部隊,他們偵察排的功能一點也不弱,但是此次演習對手可不弱。

而且高城對於他們營的定位也不只是這樣,所以他們現在這個短板就顯得很突兀。

“我這麼安排,主要是想讓大家更好的瞭解雙方。接下來你們中隊的任務更多的會是偵察方面的,這一點你們沒有異義吧?”高城問道。

“當然,老本行了。你就是讓我們做突擊連,我們估計也沒有你們部隊做的好。”袁朗笑道。

他還以為高城打算打亂編制,讓他們做一些其他兵種的任務。雖然他們中隊可以執行,但是這算是自廢武功了,畢竟他們的拿手好戲就是偵察破敵,正面硬剛使用他們還不如一支坦克連來的好。

第二天,一營戰術訓練場。

伴隨著3紅色訊號彈劃過天空,一營與a大隊袁朗中隊組織的營戰術演練拉開戰幕。指揮所內,一營指揮員綜合研判各路資訊,迅制定作戰方案,一道道作戰指令很快下達各戰位。

隨即,步兵、偵察、防化、工兵、通訊等多兵種模組化編組進入戰鬥狀態。

演練開始後,一營面對“敵”堅固的火力點和防禦工事,指揮員細化區分遠、中、近目標,指揮各火力單元進行精確打擊,不同兵種相互配合、密切協同。

其對手是由a大隊進行扮演,在組織營戰術訓練中,他們針對複雜環境下作戰特點,採取模擬干擾、同裝互擾、近頻自擾等方法,逼真模擬各型干擾裝備、無線電臺的電子訊號,增強實戰性。

高密度配置用頻裝備,提高演練地域單位面積電波輻射訊號密度,增加自擾互擾機率;壓縮可用頻率使用範圍,增加保護頻率數量,增大頻譜佔用度,構建重度複雜環境。

他們緊扣未來作戰地形、氣象、水文等情況對裝甲步兵行動的影響,從難設定作業條件,從嚴選擇作業地形,立足複雜情況構想戰術背景,使演練充滿“火藥味”。

隨著導調中心一道道指令的出,對抗變得異常激烈。“紅軍一營”指揮員採用多種手段,向“藍軍a大隊”起猛烈攻擊,“藍軍”節節敗退。正當“紅軍”準備起全線進攻時,“藍軍”輔之以強大的訊號干擾,使“紅軍”火炮雷達、通訊指揮、資訊傳輸中斷。

“紅軍”指揮員不甘示弱,用配屬的電子戰小分隊,出其不意地起網路攻擊。“藍軍”迅實施反擊,雙方很快膠著在一起,一時難分伯仲。

當突破“藍軍”前沿陣地的分隊向縱深攻擊時,突遭“敵”多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鎖,進攻一度受挫。

一營指揮員根據戰場偵察獲得的資訊,果斷出指令“右後側山谷為雷達盲區,偵察分隊從此處實施機降突擊!”1o餘分鐘後,數十名偵察兵乘直升機迂迴機降“敵”後展開破襲,與正面進攻分隊前後呼應,一舉端掉“敵”火力點。

喜歡從士兵突擊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從士兵突擊開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