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一個小人物的逆襲路 第101章

陳海在迷迷糊糊中被吵醒,睜開眼睛時,天已大亮,病房內多了幾位穿白大褂的醫生。

“楊國泰,你抓緊時間搬走吧,你老婆的病情已經到了晚期,再待下去也沒什麼意義了!”

“劉主任,能不能通融一些,就好好地讓她過完這幾天不行嗎?”

隔壁床位的男人紅著眼睛,哽咽道。

“我通融你?誰通融我啊,現在那麼多病人都等著床位,你就不能體諒我一下,醫院的壓力也是很大的。如果你不想搬,那也行!接下來的醫療費、藥費、住院費還得要兩萬多。你去收費處繳了,那就繼續在這住著。”

那劉主任又道“如果你沒有的話,那我就沒辦法,只能強制執行了!”

就在劉主任身後的幾個青年就要衝上來的時候,楊國泰張開雙手擋在病床前,紅著眼吼道“你們誰敢!”

“醫院難道不就是救死扶傷嗎,為什麼這麼不通情理!沒錢就眼睜睜得看人去死嗎!”

高媛媛這個時候從病床上坐了起來,氣憤填膺地說道。

那劉主任扭頭見是個打抱不平的女孩子,一臉苦笑道“姑娘,你是不知道。我這也是沒辦法,我們醫院本來就是資源有限,他老婆是白血病晚期,就算有骨髓移植都沒什麼效果了。”

“醫院裡也不是沒想過辦法,都免了好幾萬的醫療費了,真不是我們不治,是確實無能為力。每年都有這種情況出現,醫院又哪來那麼多錢往裡面貼補啊。現在又是病情高期,我的壓力也很大啊。”

這劉主任說得如果是實情的話,倒也在理,凡事都有個度,已經盡了力了,而且病情確實無法控制,剩下的就是徒勞,那還真沒有什麼意義了。

楊國泰此時噗通一聲跪倒在劉主任的身前,“劉主任,求求你了,就讓她再過完這幾天吧。”

俗話說得好,男兒膝下有黃金,能讓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跪下來求人,那就足以說明床上的女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國……泰,國泰!”微弱的聲音從病床上傳來,看來是那女人醒了。

“小茹,我在呢,小茹!”楊國泰立馬從地上起身,柔聲地對床上的女人道。

“我…我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我們收拾一下出院吧,別在這耽誤時間了。”女人的聲音氣若游絲,斷斷續續。

“小茹,不要那麼想,我一定會把你治好的,等你好了之後,就給我生個孩子,最好是個姑娘,像你一樣漂亮!”

楊國泰溫柔地抓著女人的手,聲淚俱下。

高媛媛雙眼通紅,吧嗒吧嗒也跟著掉出了淚來,低聲跟陳海道“看得我心都碎了,就算他們以後陰陽兩隔,最起碼讓他陪著走完最後這段路,不如我們幫幫他吧。”

“好啊,你說怎麼幫。”陳海也是人心肉長的,看到男人哭得這麼傷心,心裡也起了惻隱之心。

“我還有點積蓄,你去幫我取出來把他們的醫療費給交了吧。”

“你能有多少積蓄,我們每人都出一部分好了。”

病房裡的醫生們現在也很尷尬,留下來不是,走也不是。

陳海悄悄走過去,拽了拽那劉主任的衣袖,給他使了一個眼色,便會意的帶著醫生們出了病房。

“他的醫療費用我出了,你們別再難為他了。”

“那,那真是太感謝你了,他是遇到了好心人啊。別看這筆錢數目不是很大,但是多了醫院也承擔不起啊。”劉主任拉住陳海的手開始絮絮叨叨。

“別說沒用的,你就算算還差多少錢,包括以後的。”

“前期已經欠了4萬多,但是醫院已經將這部分承擔了。按照我們估計,後期的各種費用還差個2萬多,你也看到了,他老婆真不好說能撐到哪一天。”

“行,你們先給我朋友做下複查,沒什麼問題就出院了。我現在去取錢,待會跟這個床位一塊結算費用!”

這醫院起碼還不算黑心,沒讓陳海把之前欠的也一塊結清。

等陳海回來的時候,高媛媛就已經收拾好了東西,那男人還在痴痴地抓著女人的手呢喃著。

“感覺怎麼樣,燒退了沒。”

“好多了,就是感覺腳下稍微有點虛。”

“正常,消炎退燒之後都這樣,要不你在這裡再掛兩天水,等我回去忙完再過來接你出院。”

“一個人怪無聊的,而且這裡看著也難受。我還是跟你走吧,最起碼還能說說話。”

陳海見她執意要走,便把手裡的袋子遞給她。

“剛從外面買的毛衣,這裡畢竟不是燕京那種大城市,雖然沒那麼好看,但身體健康更重要。”

高媛媛欣然接過來,到衛生間穿上之後又對著鏡子照了照,也不是很難看嘛。

結清了所有費用,倆人便悄悄地離開了醫院。

為了避免高媛媛再度受傷寒,陳海包了一輛車,縣城根本沒有計程車的概念,馬路上跑的主要是私家的黑車,或者是那種摩托的三蹦子。

5塊錢都可以圍著縣城走上一圈半,橫縱也不過三四條街。但陳海的老宅還要往下走,那是一片徹底的山丘地帶。

經過蜿蜒崎嶇的土渣路,才最終抵達一塊小山包,讓司機在車內等著,陳海便和高媛媛鑽了出來,慢慢往上爬。

山不高,也沒有多少高大濃密的喬木,踩在腳下全是啪啪作響的枯木,偶爾能看到枯葉裡露出頭來的青草呼吸著春的氣息。

“那些一人多高的小灌木都是野山楂樹,全是刺兒,小心別被扎到!”

山裡種不了什麼作物,但是野山楂特別多,如果把這些山楂樹都砍掉,倒是可以全部種上山楂,但問題是山上山下的路都不好走,就算你種了也運不出去,乾脆就爛在了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