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一個小人物的逆襲路 第223章

透過錢順平的一番講述,他也逐漸知曉了其中的來龍去脈,尤其是《黑貓警長》的曲折離奇,更讓人覺得有些唏噓,甚至多少有些不齒。

戴鐵郎導演是歸國外僑,思想是比較西化的,就算生活中表現也是。漢堡、可樂、冰激凌這種在8o年代非常稀奇的東西卻是這位才子的主食。

美影那時還是計劃調配時代,每年只有7oo分鐘的配額,全廠3o多名導演。戴導難免就被邊緣化了,黑貓警長的劇本交上去也沒有得到支援,但他沒有放棄帶著學生耗費十個月的時間試著製作了兩集,也被無情駁回。

理由是“打打殺殺,太過於,沒有藝術的美感。”這種在到現代看起來極其小兒科的畫面在那個時代卻是如此驚悚,的確有些難以理解。後來還是燕京電視臺的領導無意之間現後覺得題材不錯很新穎,才試著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播放了兩集,影響力是轟動的,口碑也很好。

此時是87年,距離製作完成時已經過了4年時間。

就算這麼好的片子依然是沒有得到太多支援,勉強制作了三集之後,又遭受到諸多不公待遇。

比如動畫片去國外參展,報上去的名單卻沒有他的份,那個年代的獎項在他們心中的份量還是很重的,這讓戴導心灰意冷。再加上原作者褚志祥訴諸法庭索要版權費用問題,弄得不歡而散,最終無疾而終。

戴導在後來拿到退休證幾天的時間而已就被直接掃地出門。

“老錢,歷史絕不能重演。看看現狀就知道了,不管是膠片電影還是動畫電影都要尊重主創人員,沒有他們巧妙的構思,就無法做出優秀的作品。對於遺留問題,該解決的就要解決,我也不差這點錢。你回去好好查一查都有哪些,然後讓行政部門挨個的去通知找個地方找個時間坐下來,把問題都解決了。”

現在的星辰美影不再是以前的國企,也沒有那麼大的話語權,就得從口碑上在圈內樹立起一杆旗幟來,才能吸引更優秀的原創作者加入。

情懷只是一方面,真正要做到盡善盡美還有很多路要走,我能給你資金,能給你引進最新的技術,甚至可以給你更多的內容創意,但如果不能將舊有的思維習慣,經營方式改變的話即使製作一百部《功夫熊貓》都是無濟於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老錢老了,頗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能守成而無創新。但他馬上就要到了退休年齡,陳海也不忍心現在就將讓他退居二線,那就太過於無情,美影的遺留問題在他手裡能夠得到妥善解決的話也算是善始善終了。

這邊剛聊完,吳長青也從物業公司那邊回來了。

“分眾傳媒,本地一家新成立的廣告公司,總經理叫做姜南春,這是他的名片。”

“距離不遠嘛,現在備車,我們去瞧瞧。”陳海看了一眼名片,分眾辦公室的地址也就幾公里的路程,乾脆電話也省了,直接殺過去看一看。

他不喜歡墨跡和拖拉,有什麼事情就抓緊辦,除非是那些著急也不管用的,就得慢慢籌劃著佈局溫水煮青蛙等待時機。

分眾傳媒位於江南路的一座甲級寫字樓內,地段雖沒嘉裡中心那麼好,但要比那大氣得多,相比較其他創業公司圖省錢藏身在小寫字樓的做法,他們顯然更講究門面。

“你是……螞蟻搜尋的陳總?”得到前臺通知的姜南春從辦公室裡快步走了出來,驚訝道。

“沒錯,是我,沒有預約就過來,冒昧打擾了。”陳海握了握對方伸過來的手,笑道。

“怎麼會是打擾,你這樣的大忙人,我是做夢也不會想到呀!”姜南春恭維道。

公司雖然是初創,但人可未必是新人,陳海在來的路上就簡單查了他的資料,傳統媒體廣告人出身,在滬市的行業圈裡小有名氣。他就職的那家公司年營收達到了驚人的1.5億,傳統媒體行業能做到這種業績可不一般,也證明了他的能力。

能做到這樣的業績,又豈會是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必然是經常和企業高管打交道的,陳海雖然名氣略高,經常在媒體報道上能見到,但也不會讓他有什麼壓力。

“咖啡還是茶?”姜南春熱絡地將他引至會客室坐下。

“清茶就好。”

“我還以為你們做網際網路的都喜歡咖啡多一些。”

“茶葉一樣能提神,還能清除腸胃油膩,網際網路是外國人明的,可我還是個華人吶。”陳海笑道。

兩個人就著一杯清茶進行了簡單的寒暄,無非是些客套話,之後才逐漸進入正題。姜南春對於產品策劃和曝光量的把握度都非常之專業,一些常用資料信手捻來,對樓宇電梯廣告的未來相當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