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從執教皇馬開始 第254章 魔鬼的季前集訓

所有的那不勒斯球員都崩潰地現,自己好像低估了夏季集訓的強度。

不管是卡列洪和帕雷霍這個前皇馬球員,還是上賽季效力於球隊的球員,他們都很清楚,高深的訓練強度一直都很大,每堂訓練課都是九十分鐘,但訓練專案安排得十分緊湊,幾乎就是想要榨乾他們渾身的最後一絲氣力。

他們也都能從這樣的訓練中收穫進步。

但這次明顯不大一樣。

強度更高了。

更重要的是,從原來的一天兩練,變成了一天三練,這絕對是要出人命的節奏啊。

布埃納文圖拉就像是個比克大魔王,他甚至告訴球員,本賽季全隊的跑動距離要比之前更上一層樓,甚至就連佩萊這樣的高中鋒,都要過十公里。

更不用說一些邊後衛和中場,那幾乎都是奔著十一十二,甚至更多的跑動距離去的。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球隊就要在季前集訓時,進行足夠的體能儲備,於是就出現了這個讓所有球員都感到崩潰,甚至不乏絕望的魔鬼集訓。

“你們假期過得多舒服,現在就有多痛苦!”布埃納文圖拉桀桀笑道。

每天三堂訓練課,除了體能儲備外,還要進行大量的有球訓練。

例如,每一堂訓練課之前,都會進行一輪搶圈遊戲,也就是很多人所熟悉的遛猴。

這其實並不新鮮,甚至這就是巴薩跟荷蘭球隊的常規訓練專案。

高深在執教皇馬的時候,也經常用它來調節訓練氛圍,更像是一場遊戲。

卡列洪和帕雷霍自認為都很熟悉這場遊戲了,可沒想到真到了訓練場裡,現跟在皇馬時的遊戲完全不同。

那不勒斯的搶圈遊戲主要是以二搶八為主。

顧名思義,就是八名球員圍成一圈相互傳球,兩名球員在中間負責搶球。

這樣的訓練可以提升球員在狹小範圍內的處理球技術,同時鍛鍊球員的跑位,讓他們在應對圈內球員的逼搶時,隨時隨地都保持有效的三角形站位。

這是公認的最適合傳球的站位。

站在圈內的球員則是學習到如何進行最有效率的逼搶,封堵對方的傳球線路,同時提前預判對手的傳球意圖,這些都是在模擬真實比賽中所生的情況。

可以說,搶圈遊戲看似簡單,但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對逼搶壓迫和傳控球的球隊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訓練專案。

不管是荷蘭國家隊、阿賈克斯,或者是巴塞羅那,還是範加爾所執教的球隊,基本上都離不開搶圈遊戲的訓練。

除此之外,搶圈遊戲還能夠根據人數的配比,來調節訓練的強度和目的,例如二搶六、二搶五,甚至一搶三的三角形搶圈,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但高深提出了更高一級的要求,讓這項訓練不再只是一場遊戲,而是訓練。

那就是所有人必須要一腳觸球,同時限制住球員必須要採取左腳或右腳。

也就是說,不管是傳球還是接球,只能用其中一隻腳。

這無疑就大大提高了搶圈遊戲的難度。

再加上懲罰機制,使得這項訓練不僅有趣,而且訓練強度和訓練價值都很高。

……

作為西班牙球員,卡列洪和帕雷霍都很熟悉搶圈遊戲,但他們都沒想到,那不勒斯球員對這項訓練也如此熟悉,甚至做得比皇馬更好,水平更高。

當新援們還在熟悉和適應這項訓練的時候,拉基蒂奇、比格利亞等人為的那不勒斯老球員們,已經非常溜地在球場上“玩”了起來,足球就像子彈一樣,在他們之間來回不停地穿梭,度非常快。

中間逼搶的比達爾和大衛·路易斯也是玩得不亦樂乎,好幾次都差一點點就把球給搶下來了,直叫訓練場上驚呼連連。

這讓卡列洪和帕雷霍都不由得都收起了心中的傲氣。

不說別的,就這樣的訓練方式,放到皇馬,基本沒人做得到。

當然,這也是因為那不勒斯老球員們都訓練得很熟練的緣故,但這也同樣可以看出,那不勒斯在球場上那種嫻熟的一腳傳切,真不是偶然,而是訓練出來的實力。

……

除了搶圈遊戲外,還有專門負責訓練整體壓迫的影子訓練法,以及其他一些針對性訓練,例如七對四的分組對抗。

說是七對四,實際上是四對四,有三名球員是中立的,哪一方控球,他們就屬於哪一方。

這主要是訓練球員的無球跑動。

所有的這些訓練,都是在上賽季,高深帶到那不勒斯,或在執教中途慢慢加進去的。

經過那不勒斯的實踐後,效果都非常理想,所有教練組就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深挖和提高難度,進而讓球員能夠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

除此之外,每一天的訓練課結束後,球員都會得到一份詳細的訓練報告,裡面除了有他們自己的訓練外,還有球隊整體的,都是一些表現得好,或者是失誤的地方。

例如前鋒,甚至會分析出他訓練裡某一次射門沒能進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