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從執教皇馬開始 第819章 資本大時代

儘管外界譭譽參半,但所有的歐洲俱樂部經營者都必須要承認,歐足聯在二零一零年所頒佈的【歐足聯財政公平法桉】徹底改變了歐洲足壇。

12ook.

很多人對這項法桉的印象就是收支平衡和滯納金,但實際上它規定得更細。

例如在收支平衡裡面,歐足聯就非常明確地規定,從二零一四年開始稽核各支球隊的工資開銷,不得高於俱樂部收入的7o%。

這一則條款非常重要。

今年八月,西班牙的【經濟學家】曾經對西甲二十支球隊進行過調查,能夠達到這一比例的西甲球隊,僅僅只有皇馬。

而當時,西甲和西乙共有兩百名球員被拖欠工資,高達五千兩百萬歐元,並起了一次罷工,導致西甲被迫延期。

這家媒體還統計了o9/1o賽季的西甲二十傢俱樂部的財政,總收入是16.1億歐元,但總支出高達18.23億,也就是說,虧損達到兩億多歐元。

這已經是西甲連續四個賽季的虧損了。

而這裡面,除了皇馬能夠把薪酬控制在收入的7o%外,就連巴薩都做不到。

根據德勤會計事務所的資料,o9/1o賽季,巴薩的收入是4.15億歐元,是皇馬之後第二家邁入四億大關的歐洲俱樂部,但其稅前工資和獎金支出過了三億歐元,比例達到77%。

也就是說,巴薩已經出了歐足聯的警戒線。

【經濟學家】表示,兩年過去了,巴薩儘管在努力的開源節流,羅塞爾上任後,更是大刀闊斧地對行政、拉瑪西亞和一線隊等各方面進行裁員,但還是出現了虧損,梅西、尹涅斯塔跟哈維等多名核心主力球員的續約,更是讓巴薩的薪酬比例不減反增。

這其實是一個很棘手的難題。

留下球員,續約後薪水壓力肯定更大,可賣掉球員,球隊的競爭力受到影響,怎麼處理都是問題。

而在這方面,皇馬堪稱模範生,弗洛倫蒂諾在薪水控制方面,拿捏得恰到好處,始終讓球隊保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高深就跟蘇晴和盧卡斯說過,財政方面一定要向皇馬學習。

一旦出警戒線,該賣就賣!

當然,利茲聯的情況還沒有那麼遭。

蘇晴所說的比例過大,更多是因為剔除了轉會收入。

如果把球隊的轉會收入加進來,那利茲聯的比例其實還是不錯的。

但在歐洲足壇,很少有人在評估俱樂部財務健康的時候,會去參考球員買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一次性的交易。

之前,高深在倫敦金融城的時候,從那些銀行家們口中就聽到過很多有趣的“坑”外資老闆的事情,例如有些球隊為了彰顯自己財務狀況好,會連續幾年賣掉球員,然後採用租借或自由轉會老將等方式彌補球隊的競爭力。

如此一來,球隊的成績不錯,排名保級無虞,但財政狀況好得驚人,簡直就像是下金蛋的老母雞,看得那些投資人個個兩眼放光。

你們想啊,又能盈利,成績還不錯,那簡直就是優質資產。

特麼的,誰說職業足球賺不到錢的?

一收購,得,掉坑裡了!

租借的球員回去了,老將們狀態一年不如一年,想要保級,行啊,砸錢吧!

這些年,被這一套手法“坑害”的投資者不知道有多少。

但真正瞭解足球的人,誰會看你轉會賣人?

哪怕是像阿賈克斯這樣球隊,都沒有辦法保證自己每年都能這麼賣人。

因為這不現實。

在圈子裡,其實還可以看另外一個指標,就是比賽相關收入在俱樂部總收入中的佔比。

這個就有點像c羅和梅西的收入比例。

混到他們這個級別的巨星,薪水收入其實只佔他們總收入裡很小的一部分,有的甚至可能三成不到,他們真正的收入大頭還是來自於商業贊助。

同樣的道理,越是大牌越是豪門的俱樂部,比賽相關收入佔比都會比較低,也就是所謂的三駕馬車裡,比賽日收入佔比最低,轉播權和商業經營佔比更高。

但在低階別聯賽,尤其是像英冠這樣的聯賽,那別想了,絕大部分都是比賽相關收入。

當然,在資本遊戲的大時代裡,永遠都別小看那些精明的玩家們。

因為英有所謂的降落傘保護政策,所以就很容易出現一些升降機。

利用英冠和英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和經營成本差距,獲取巨大的利益。

例如在英冠,想要打上英,只要經營得理想,成本大概是在三到四千萬英鎊。

這是一個大概數值,包括球員、教練員薪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