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九一之小作家 第103章 易教授到南塘做研究

在《三重門》的出版計劃中,最近目標放在今年12月份,即年底出版,因為11月份會有好幾個省級、國家級的刊物表他的作品,特別是萌芽的《燃犀奇談》,到時就有一定名氣了。

之後,楊子建把《三重門》的內容大綱打了一份給楚女。

這時十二點多了,保姆王阿姨過去催他們去吃飯,午飯很簡單,四菜一湯。

吃完飯後,楊子建陪楚女坐在書房外的小露臺喝茶閒聊。

楚女忽然想到什麼,像怪物般盯著楊子建問道“對了,差點忘了,你是什麼時候學會使用電腦的?居然能應用3.o、ord和王碼五筆?”

楊子建早就想好了藉口,他微笑道“微機知識學校不是有教嗎,雖然八十年代的蘋果電腦學不到什麼,但開機啟動程式設計的基礎知識我都懂。ord文件處理是看報紙上看的,無非是‘新建’‘儲存’,我學了幾分鐘就明白怎麼回事了。還有王碼五筆,那是我初三逛地攤的時候,買了一份鍵盤圖片式的五筆字根表學的,上面附有五筆口訣,什麼‘王旁青頭戔五一、目具上止卜虎皮、土士二幹十寸雨、日早兩豎與蟲依……’和古詩一樣,非常好背,我早就背熟了,並默打許多次——我一直希望有一臺打字機,不用透過手寫來創作。”

楚女知道楊子建學習和模仿能力極強,這電腦作業系統圖片化後,本身就非常好操作,少年人掌握新知識非常快,因此接受了他的解釋,不再追問。

楊子建嘆道“我萬萬沒想到學姐這裡有電腦,以後週末,我能不能到這裡打字?求你了!”

他全手合什,可憐巴巴地望著楚女。

楚女微笑道“好啊,不過,你要以學業為主,如果你成績退步了,我可就要把電腦設定密碼,不讓你上了。”

楊子建大喜道“當然,我還想考上學姐讀過的鷺島大學,繼續當學姐的大學學弟呢!”

楚女很開心,但馬上想到什麼道“對了,上午十點時,我和本市畢業自鷺島大學的校友,去火車站接中文系易副教授,他這次是專門到南塘鎮做閩學文史材料研究考查。”

然後她一臉煩惱地嗔怪道“這閩學古鎮旅遊區是你折騰出來的,沒想到,為了規劃和研究,鎮黨委把鷺島大學的中文系、歷史系和建築系的教授和研究生都請來了,有不少還是我的老師和同學——哇,我以後日子難過了,他們肯定又要罵我懶散,不思進取之類的了!”

“易副教授!”楊子建虎軀一震,他拼了命要考上鷺島大學,還不就是因為那裡隱藏著一位宗師級別的“掃地僧”嗎!他現在真想立即飛到南塘鎮,好好膜拜一下這位大家。

楚女點頭道“這位副教授今年剛從武漢大學過來,四十多歲,是一個認真做事的學者,國慶節就趕來。我和校友本來想邀請易教授吃飯,結果他一口回絕了,坐上南塘鎮政府的車子就離開了……”

楊子建打斷道“學姐,我能不能打個電話?”

楚女有些奇怪,聳聳肩道“去吧。”

楊子建立即跑進書房,打通鎮鎮長辦公室的電話,果然沒人,立即當了一個尋呼,過了幾分鐘,電話就打了回來,卻是許平凡書記回的。

許平凡欣喜道“楊子建同學,有件事要通知你這位‘鄉土研究顧問’一下,鷺島大學易教授來調研,他帶了四名研究生和五六箱的古籍資料……”

楊子建打斷道“許書記,我想去給易教授當嚮導,給他介紹一下南塘古鎮,只有我對南塘的歷史和文化最瞭解,今天是國慶節,學校沒上課,我下午有空,你能不能派車子來接我?”

許平凡拍了下大腿道“你跟我想到一塊去了,不過這幾天不行,因為易教授帶人住進了泉州陳知州的古宅,準備先把南塘資料整理清楚來。對了,你表的二十一篇南塘鎮文章,我都給他看了,他非常感興趣,不過,他指出了許多你文章中歷史和典故錯誤的地方,哈哈,這位教授不僅在古文學上造詣極深,連歷史都非常瞭解。”

楊子建不禁吐槽,中文系的易教授對歷史何止瞭解啊,歷史才是他的專業,央視一個品三國節目,讓多少國人對古代歷史產生了興趣,可以說掀起了一次歷史文化的復興,這間接導致了網路歷史小說中三國佔據了最大版塊。

“那快派車來接我吧,許書記!”楊子建急切地催促道。

許平凡嘆道“這幾天不行,週六我派車接你。易教授現在把陳知州院子當成了研究所,要對唐宋元明清關於南劍名人的史料進行整理,要把《八閩通志》、《南劍府志》、《南塘鎮志》完整疏理一遍。在有了一個完整的概況後,才會對南塘古鎮還有南劍市其它閩學古蹟進行考察,你來了也沒用,他不會聽你胡扯的——我現在才知道,你文章中許多典故都是道聽途說,或者乾脆瞎編的,什麼‘化身石橋’,什麼《石橋禪》,根本沒有一部佛經有這樣的典故!”

“是有些胡扯,不過這樣效果才好,對吧?學者專家的著作,有幾個讀者看得懂?我一胡扯,大家不都被我騙來了嗎?”楊子建乾笑,他不也是被後世的影視網路給騙了嗎?反正佛教入中國後,很快就本土化了,裡面的經典九成九都是國內編的,只要能遵循“轉世輪迴”、“因果報應”的大原則,佛教界就會睜一眼閉一眼的。

放下電話,楊子建感到非常遺憾。他知道學者做學術研究是非常認真嚴肅的,考據嚴密,一絲不苟,沒有調查就沒有言權,只有真正掌握了南塘的歷史脈絡,才敢將古人和其生活過的建築、題詞、楹聯、詩詞進行一一對照,否則被騙了還不知道,要知道,國內的地方誌、族譜、民間掌故不靠譜的地方太多了。

楚女看著楊子建悶悶不樂地走來,不禁嘲笑道“就你那點文史知識,忽悠一下南劍市人民還行,想忽悠鷺島大學的教授,還是省省吧!”

喜歡九一之小作家請大家收藏九一之小作家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