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破浪時代 第44章 最失敗的表白

“這就對了,年輕人多聽聽老人言,吃不了虧,上不了當。”

楊來福得意洋洋地坐下來,點燃一支菸,深吸一口,緩緩吐出菸圈,像在為一場精彩的演講醞釀情緒。湯媛趕緊把菸灰缸推過去,為可能掉落的菸灰兜底,免得弄髒她剛拖好的地板。

“要說掙錢,還得買房子,我看你是有福之人,就是以前缺個點撥的人。就拿幾個一線城市來說,北京2oo1年的平均房價多少知道嗎?不到5ooo元一平方米,現在多少?快8ooo元一平方米。上海2oo1年一手房平均35oo元一平方,現在快1萬了吧。廣州呢,2oo1年不到4ooo元一平方,現在突破7ooo元了吧。說深圳,你們一個個都買房了,總熟悉吧,2oo1年均價5ooo元,今年突破1萬大關了吧,你就算算如果你2oo1年買多幾套房,現在掙多少了。”

楊來福說起房價,如數家珍,滔滔不絕。

“大舅,你初中沒畢業,能記那麼多數學,唬人吧。”楊來福浮誇的表演每次家庭聚會都要來幾次,開口閉口上億的生意,隋祖禹早就膩味了。

“別鬧,你就說你們公司賣啥能有一倍以上的賺頭嗎?”

“沒有,沒有。”郝仁坦誠地說道。

“就是嘛,別老你們出入高大寫字樓,人模人樣,實際上都是勞碌命,一個月才幾個子,掙錢效率在我們的圈子說出去都丟人!。”

“那是,大舅一看就是有經驗的樓市操盤手,我就沒啥投資眼光。”

郝仁還沒玩夠,積極回應著楊來福,完全忽視隋祖禹狠狠瞪過來的眼神。

“不敢不敢,我小本經營,沒多少錢,比不過那些炒房團,像個集團軍一樣,哪裡有樓盤就全體出動,然後買下幾棟,聯合起來把房價炒上去再高價賣掉。那賺頭,嘖嘖嘖。”

楊來福說得吐沫橫飛,講到錢更是口水都要滴下來了。

“呵呵,那你找我借的錢不夠買樓吧,買個廁所唄。”隋祖禹不無嘲諷,話像從鼻子裡哼出來似的帶股氣。

楊來福對隋祖禹的態度也見怪不怪了,就當沒看見,接著說。

“不少公司也加入啊。就說房企吧,他們開盤不會全部賣掉,先把朝向好的房型囤起來,等價格漲上去,再一套一套慢慢放出來賣點。還有那種建築設計公司,知道哪裡建設商業區,就提前到附近買房囤著等漲價。要不說現在資訊時代,資訊就是金錢。”

“那是,哈哈哈,大舅真是知識淵博。”郝仁接腔。

“要說你們這些科技公司,其實科技不科技沒啥用,還不是拿賣白菜的錢操賣白粉的心,不少公司也在樓市裡打轉,科技產品不掙錢,還得房市補貼才免於倒閉。你聽說過一家叫小牛科技的上市公司嗎?近年經營不善,一直虧錢,幸好早年囤了很多房,每次快堅持不下去就賣房還債,要我說做實業是真的苦……”

郝仁在這個城市已經十多年,樓市的漲跌多少了解一些。安居才能樂業,普通人不敢想太多財致富的事,惟願有套房能在這個城市落腳。自己是個幸運兒,趕上了這個行業飛展,工作五年就籌夠付,買了現在住的房子,不用忍受和人合租的擁擠和摩擦。但對於生產線上的普通工人和剛畢業的大學生,如果沒有家裡的支援,在一線城市買房真是難於上青天。

師傅高建軍的面孔適時地浮現在郝仁的腦海裡,兩口子幾十年前就來深圳打工,一輩子呆在生產線,東拼西湊,也就在郊區工廠附近買了個小小破舊三室而已。

所以,楊來福說的做實業最苦,高建軍也說過同樣的話。

楊來福還在絮絮叨叨“老闆,我看你財大氣粗,怎麼樣,要不要一起幹,我出小頭,你大頭,我們掙錢了,按比例分錢。”

“不敢,不敢,就不當大舅掙錢路上的絆腳石了。”郝仁連連擺手。

隋祖禹看郝仁也不願意敷衍了,正好趕緊打人走。

被隋祖禹推著出門的楊來福,門快合上的瞬間,還往門裡扔進了一句話。

“你個人沒錢,可以用公司的名義買房啊,資金閒置也是浪費啊。”

隋祖禹重重關上門,回頭對郝仁說“這個人都魔怔了,你理他幹嘛,翻來覆去就這麼幾句話。”

“好玩嘛,我們一直說工作也很無聊,有個人樂呵下,畢竟週末嘛。”郝仁不以為然,扭頭對正在整理書櫃的湯媛說“湯媛,買房沒?”

“沒有,付錢沒存夠。郝總,你不會嫌棄做手機辛苦,要帶大家炒房吧。”湯媛放下手裡的書,不解地問道。

“你要這樣,我第一個離職。”隋祖禹往後一靠,整個人陷進了柔軟的沙裡。

“哪能呢,其實,9o年代就有人給趙總出過主意,建議他把擴大再生產的錢去拿地,然後把工業用地去蓋樓,商住兩用,能掙不少錢。”

郝仁說到這陷入回憶裡,七八年前,郝仁還只是老研主管陳威的大專案經理。在一次年末經營例會,郝仁跟著陳威去彙報明年的研預算,由於來年想要購入一批先進的檢測儀器,預算較前年有3o%的增幅,需要上會評審。

當陳威把預算明細講述完畢後,當時的財經主管孟醒當即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說投入研短期收益率極低,尤其是用於測試的儀器,購入後看不到對銷量有什麼明顯的促進作用。國家對科技企業支援力度大,不如用手裡的閒置資金和優惠貸款拿地蓋樓,出租都能賺不少,如果後面工業用地能成功轉住宅或商用,收益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