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破浪時代 第47章 管家走馬上任

馮都都轉崗後接到的第一個重點工作就是這次校園招聘。新官上任三把火,馮都都帶著人力資源供應商派來的幾個招聘助理奔赴各高校,以青春靚麗的年輕學姐形象,將耀華國產科技的願景使命娓娓道來,讓校園裡年輕人們看到了國企和外企選擇之外的另一種可能。

一時間,簡歷紛至沓來。經過筆試和麵試,馮都都網羅到一批優秀的年輕人,正當一切進展順利時,簽約時卻遇到了麻煩。

總裁辦公室。

從北京匆匆趕回的馮都都正向郝仁彙報最新的招聘進展。

“郝總,這次來應聘的學生都非常優秀,也很認可耀華的企業文化。就是耀華的工作地只有深圳一個選擇,對於北方和中部的學生來說,離家較遠,有顧慮。”

“這一點我也注意到了,之前因為公司人員不多,大部分都是耀華技術帶過來的老員工,所以沒有地域問題。現在不同了,是要考慮下員工成家立業方面的需求。這樣吧,我們在國內設立幾個研究所,給願意加入耀華的人才多一些選擇。”

“那麼,郝總想在哪幾個地方會設立研究所呢?”

“先北京、上海、武漢、西安這四個地方吧。”

“好的,那我趕緊給意向簽約的應屆生傳達這一好訊息。”

“你忙完這陣子,原有的老員工也可以收集下情況,如果想要更換工作地,和他們的主管商量下,在不影響現有工作的情況下儘量協調,安居才能樂業。”

“郝總果然考慮周到。”

郝仁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北京、上海、武漢、西安,是因為這四個城市歷來是高等院校的集中地,北京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有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等,都是耀華急需的電子科技類人才的搖籃。

郝仁在這四個地方設立研究所,重點僅僅是針對研人才,而非把目前的人員架構在各地複製四份。

距離新員工入職僅有三個多月了,算上新員工培訓及工廠實習的三個多月,也就是說需要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內,完成研究所的選址、搬遷、人員安置等工作,時間一緊,常規的工作也變難了。

按道理這樣的工作應該交由行政部負責,但麻煩就在於耀華終端一直以來沒有設立行政部,2oo2年創立時,耀華終端採用扁平化的組織架構,儘可能地借用耀華技術的平臺能力,當時公司人數比較少,加上幾個主管都是實幹型,團隊內勤這種事,自己安排秘書順手就給做了,不像在大公司有行政專員負責。

公司如今展迅猛,組織日漸龐大,朝一箇中型公司邁進,光隋祖禹的研部門就快三百多人。是時候設立個行政部,統一管理公司的後勤工作,給各部門的主管減輕負擔。

郝仁在思考負責人時,湯媛這個名字立馬在腦海中跳了出來,她的細緻和周到,實在是一個完美的後勤大總管人選。作為秘書,湯媛盡職盡責,令郝仁十分滿意,離開湯媛,自己一定會很長一段時間不適應。但秘書工作有太多簡單重複勞動,不利於湯媛的個人展,沒有一個有追求的人會甘心做秘書一輩子。至少,在郝仁看來,湯媛的能力不僅如此,是應該為湯媛尋一個更好的職業通道。

湯媛走進來給郝仁送檔案。

“湯媛,你來耀華給我做秘書多久了?”

湯媛略一思忖,回答道“下下個月就五年了。”

“時間過得真快,這麼快就五年了,你想不想換個工作。”

湯媛聽到這句話大驚失色,連忙問“郝總,你要開除我嗎?”

郝仁現,湯媛在他這怎麼一點安全感都沒有,老是擔心工作不保,都不知自己哪裡讓她誤會這麼深。

“你又在胡思亂想什麼?我是想,公司如今大了,不能讓各部門主管負責各自部門的後勤工作,需要成立個行政部門,我想行政部的主管非你莫屬,除了我,沒有人比你更瞭解各個部門組織的情況。”

湯媛聽了又驚又喜,問道“我行麼?”

“行,怎麼不行!”

“可我走了,誰來幫你處理雜務?”

“你讓人事部門再給我找一個像你這樣細心的秘書吧。”

“那行,感謝郝總給我機會。”

“別急著高興,現下就有個緊急的事要你張羅,我們打算在北京、上海、武漢、西安設立研究所,需要半年左右辦好,這樣新員工就可以就近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