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破浪時代 第107章 感謝對手助力

不僅馬旭峰看不懂耀華的套路,行業內任何一個廠商都沒有看懂。

一切代言手續辦理完畢後,穆言召開了一個小型新聞佈會,正式宣佈來自游泳、體操、拳擊等五位年輕的奧運健兒成為耀華代言人。

由於正值緊張的備戰期,幾個運動員都沒有辦法出席,只來了一個體育總局的領導,從郝仁手中接過了刻有運動員名字的耀華手機。

這幾個運動員目前還沒有驚人的比賽記錄和固定的粉絲團,除了穆言邀請的幾個媒體報道外,照理說這樣的一場簽約不會有太大的關注度。穆言心裡預期不高,也沒有做新聞推廣。

結果,耀華代言人公佈沒有幾天,就有幾個科技行業和營銷專業媒體布了對耀華這次代言活動的批評文章。

《科技線上》指出耀華作為代工起家的手機廠商,完全不懂消費者,市場營銷手段過於單一,以為體育營銷就是找個運動員做代言就完事了。內部缺乏科學的代言人評估體系,外部缺乏媒體夥伴的推廣,只能說一句錢捨不得花,名聲也只會不聲不響。

《市場營銷》雜誌則說和海外品牌成熟的營銷體系相比,耀華明顯像個懵懂無知的小學生。回顧耀華成立自有品牌以來,借勢取巧居多,造勢能力不足。總而言之,這場尷尬的新聞佈會表明,耀華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

《商報》直言看不懂耀華的策略,從來沒有請過代言人的耀華居然不想一鳴驚人,反而把一場新聞布做得悄無聲息,實在不知所謂。

於是,一條本來冷冷清清沒什麼人關注的簽約新聞,被這些媒體翻來覆去地批評,反而引起了普通人的關注,不少人開始為耀華鳴不平,在論壇上反駁這些媒體。

一條點贊最高的帖子這樣寫道,耀華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國產品牌,我的第一臺手機就是耀華T1,已經用了5年,一點毛病都沒有。奇就奇在,這家公司明明產品質量這麼好,卻一直很低調。

別的手機品牌都請過歌星影星做代言,耀華的年報卻顯示,它至始至終把錢花在研上,僅有的幾次大型活動,都是公益性質,比如助農、助學、捐款等等。

這次奧運會在北京舉行,耀華第一次破天荒地請了代言人,就因為代言人年輕居然引起了群嘲,我就問一句,哪個冠軍不是從沒有成績到有成績,年輕沒資歷就不配有代言嗎?

最後,我想給這些媒體補補課,但凡關注過游泳、體操、拳擊等這幾個專案,就知道耀華請的這幾個代言人是多麼優秀,一定會在這次奧運會取得好成績,期待打臉早日到來。

郝仁把這篇帖子指給穆言看,笑著說道“你看,我們的實力就是不允許我們低調,你本來打算後期力,前期鋪墊就好。結果,競爭對手一出手,就有這麼多使用者為我們辯駁,你晚點看看,這個聲量可能比一些產品布還要高。”

“你認定是競爭對手出手了?”穆言問。

“不確定,但是如果是競爭對手做的,那一定是個很蠢的競爭對手。”

理想總裁辦公室。

“蠢死了。”馬旭峰把滑鼠往地上一扔,飛出老遠。

“對不起,我沒有想到使用者會是這樣的反應。”理想公關總監劉一凱趕緊把滑鼠撿回來,露出可憐兮兮的眼神。

馬旭峰恢復了平靜,語重心長地說“小劉,你跟我這麼多年怎麼還不懂,一個小品牌,不怕負面評價,就怕沒有評價,有了爭議就有聲量,有了聲量就有銷量。本來耀華代言人沒什麼人關注,你非要出來給人家添磚加瓦,我都不知道你圖什麼?”

“我這次草率了,以後一定不會再犯。”

“你出去吧。”

馬旭峰感到,網際網路的展讓普通使用者有了更多的話語權,那個企業透過廣告費影響媒體,引導輿論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這個舞臺終究變成消費者說了算,手下的這些蠢貨卻茫然無知,整天揣測自己的喜好,沒有花半點心思去洞察消費者,真不知道以後還能搞出什麼名堂來。

這一點,穆言和馬旭峰不謀而合。當媒體無端批評耀華時,普通消費者站出來為耀華說話,竟然在網路上引起對耀華重研輕營銷策略的廣泛討論。

輕營銷並沒有冒犯到穆言,反而讓她更深刻地體會到,好的營銷絕對不是大手大腳地花錢,而是潤物細無聲地讓使用者感到品牌的誠意。穆言決定用更貼近使用者的方式做這次的體育營銷。

一個月後,耀華開始在全國各大省會城市舉辦全民健康跑的活動,結合本次奧運新增專案3ooo米障礙跑的賽制,專門在風景優美的路段,邀請市民一起參加。

3ooo米障礙賽起源於19世紀的英國,當初就是在野外進行,以樹枝、河溝等作為主要障礙進行賽跑比賽,19世紀中才更換到跑道上。

耀華返璞歸真,不以成績論英雄,而是讓市民猶如踏春一般,邀上三五好友,克服路上的障礙攜手完成全程,感受運動的舒暢。

這個活動老少皆宜,參加的人數場場爆滿,不少使用者自把活動照片到網站上,又捲起一波熱度。

深圳這場障礙跑,穆言將地址選在了梧桐山下,在郝仁的號召下,不少公司員工報名參加,連隋祖禹這種四體不勤的人也到了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