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破浪時代 第二百零六章 高階與價效比

進了包廂,鐘鳴哲和郝仁相互看了對方一眼,突然大笑了起來。

“你的衣服怎麼這麼皺?”

“你的紐扣這麼少了兩顆?”

“哈哈哈哈哈!”

稍作整理後,兩人從狼狽中緩過來。

“這粉絲見面跟打劫似的,之前公司有個小年輕和我說各行各業都在偶像化,我也不例外。當時我還和她說我也追過星,但絕對不是我這種長相的。”鐘鳴哲指了指自己的臉,感慨地說道。

“粉絲喜愛的偶像並不是真正的人,只是他們在腦海中虛構出來的人。比如說你吧,他們把你想象成一個靠譜可信賴的大哥,覺得你很有親和力,你不會騙人,只要你沿著這個路線走,他們就會越來越喜歡你。”郝仁說道。

“感謝你的這個建議。那你呢,你在朝帥氣多金的霸總形象打造嗎?”鐘鳴哲說道。

“不,我不打算去迎合粉絲的想像,我想要用產品說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太依賴我個人的影響力,一招不甚,很容易被反噬。”郝仁說道。

“說真的,你這麼折騰到底圖什麼?耀華曾經是運營商定製第一的品牌,你卻意氣用事放棄了運營商市場,現在耀華在公開市場耕耘,聚集了一群忠實粉絲,你又說不願意迎合粉絲。”鐘鳴哲問道。

“我只是想做一個能與所有國外高階品牌一爭高下的產品而已,運營商一味要求我們降低配置,暫時道不同,不能同行。而粉絲,他們真心喜歡耀華產品最好,如果是因為喜歡我,順帶買了產品,這樣註定不能長久。”郝仁說道。

“中國品牌做高階難度很大,你看滿大街的奢侈品包包全是外國貨,是因為中國人做不出來嗎?一個包一層皮能有多難,不就是因為外國的月亮圓。你即使產品做到同樣效能也未必能把價格賣上去。不如追求價效比,初中的政治課本不是說了嗎,當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我就生產極致價效比的產品,讓消費者花錢少用好貨。”鐘鳴哲說道。

“突破了高階,產品可以下潛高價效比的產品,但掛上了高價效比的名號,凡事都用成本衡量,可能會制約你產品研的創造力,變得束手束腳。”郝仁說道。

“我不是這麼看,一個不看市場需求的研是閉門造車。”鐘鳴哲說道。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一個只看市場需求的研無法引領風騷。”郝仁說道。

“我說不過你,讓市場來判斷。”鐘鳴哲說道。

“我不和你爭,讓時間來判斷。”郝仁說道。

“哈哈哈哈。”兩人針鋒相對半天又忍不住笑了。

“雖然觀點不同,但是意外地聊得來。”鐘鳴哲說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郝仁說道。

“我覺得你在罵馬旭峰。”鐘鳴哲說道。

“別瞎解讀,我一直都是大方豁達的形象。”郝仁說道,

“嘖嘖,我完全看不出來,你和馬旭峰明裡暗裡交手多次,心裡沒氣?”鐘鳴哲說道。

“別說他了,掃興。說說自己吧,你是怎麼把市場定位做得這麼準的?我也好學習學習。”郝仁說道。

“這也沒什麼,我出身寒微,家鄉是個十八線小縣城,縣城小到只有一個集市,集市上有幾家賣豆腐的,我媽就是其中一個,但她每天賣掉的豆腐是其他家的總和,被稱為豆腐西施。這稱號不是因為我媽美若天仙,相反她是個1oo多公斤的胖子,原因是我媽特別懂消費者的心理,別人買一斤豆腐,她送辣醬,買兩斤就送鹹菜,三斤以上就都送。送的東西不多,但是都是我媽用祖傳手藝做出來的,味道極好,其他地方買不到。別人要單獨買鹹菜和辣醬,我媽都會拒絕,說贈品不賣,引得想吃的人都是搭配豆腐著買……”鐘鳴哲自豪地介紹著母親。

“所以,你現在的銷售手段都是伯母玩剩下的?”郝仁問道。谷塲

“是啊,聽媽媽的話。”鐘鳴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