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破浪時代 第二百四十七章 技術向人而生

新聞佈會結束半天后,大量關於耀華終端總裁郝仁千里赴約,福倫達掌門人卡斯特不負守候的新聞鋪天蓋地,渲染得那叫一個感天動地,愣是把新聞寫成了傳奇,塑造了一段堅不可摧跨國友誼,賺足了讀者的眼淚。

一個熟知郝仁的讀者評論道,

如果上面白紙黑字寫著新聞報道,我還以為是探險小說,郝仁用自己詮釋了什麼叫命硬,剛從天上掉下來,就敢孤身一人翻山越嶺找出路,難道不知道害怕嗎?

另外一個讀者留言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郝仁幾年前爬珠穆朗瑪峰的時候遇到過雪崩,

是自己一個人從地下爬出來的,

莫不是有什麼能力吧。

一個粉絲把記者招待會的影片截圖無數張,在耀華終端的粉絲論壇裡,認真分析後得出結論,一個真正的帥哥就是在落魄的時候依然挺拔,襤褸的時候保持驕矜。

當然,獵奇的目光中,也不乏冷靜的思考者。一位經濟評論家就表示,耀華終端是一個有野心的品牌,從始至終都懷揣著衝擊高階的夢想,並非撈一把就走的暴戶。選擇和福倫達合作是一手好棋,福倫達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是沒落的貴族,沒有了群眾基礎,卻有著百年的品牌積澱。耀華終端是這個時代的弄潮兒,順應潮流的展,卻還未形成自己的基石。雖然兩個品牌合作的第一款產品沒有盡如人意,但是透過持續補強,產生顛覆時代的產品是極有可能的。

穆言飛快地掃過一篇篇報道,和第三方媒介監測公司回來的輿情報告做比對,

確認正面報道壓倒性地戰勝報道才鬆了一口氣,輕輕揉了揉眉心。

正要合上電腦的時候,突然跳出一篇報道,名為《郝仁的行為不值得提倡》。文中對郝仁不聽機組人員勸告,擅自離開的行為進行了批評,作者認為這一行為除了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更是容易助長無謂的英雄主義,給讀者帶來錯誤的示範。

“這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吧。”穆言說道。

郝仁湊過頭來看了看,然後說道“我願意公開道歉,並提醒讀者不要效仿,在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什麼危險都可能生,我不應該這麼做,白白讓家人朋友為我擔心。”

穆言詫異地看著郝仁,說道“你是知錯了在向我道歉嗎?”

“嗯。”郝仁說道。

“算了,我原諒你了。”穆言說道。

“公開道歉還是要的,我寫好你幫我看看。”郝仁說道。

“好。對了,

我們什麼時候回國?”穆言問道。

“我想去一趟塔吉克再回國,上次著急歐洲的事,都沒有好好感謝救我的兄弟。”郝仁說道。

“我想陪你去。”穆言說道。

“你手頭的工作忙完了麼?”郝仁問道。

“我會處理好,

我就不能休假嗎?你要不要這麼周扒皮。”穆言說道。

“能能能。”郝仁連連應答,再答慢一秒鐘,一個飛過來的抱枕就會正正砸到臉上。

當讀者自動分為兩派,開始涇渭分明地爭議郝仁的行為是否合適時,兩人已經坐飛機來到了塔吉克。作為帶著老婆的男人,郝仁這次沒有再藝高人膽大,而是租了吉普車和司機,一路走走停停。

當初坐著同胞兄弟的車往都杜尚別趕的時候,郝仁心急如焚,思緒萬千,無暇左顧右盼。現在心裡沒了負擔,郝仁才現沿途的風光簡直可以用美不勝收來形容。窗外的群山高聳入雲,頂端若隱若現地掛著雪頂,陽光下熠熠生輝。時至高溫,山頂的冰雪逐漸消融,順流而下,帶著冰涼的氣息匯入阿姆河。

郝仁請的司機是個黑瘦的本地小夥,熱情健談,這一路上車停了好幾次,嘴巴卻從來沒有停過。車輛行進到一個城鎮,司機把車停下來加油補給,順手買了一個西瓜,丟在河道里。不多時,司機把遍體冰涼的西瓜撈上來,一刀切下去帶著裂開的聲音,冰涼甜爽的味道簡直是沁人心脾。

“塔吉克這個地方在古代是絲綢之路的要塞,南來北往的客人都會在這裡聚集。就拿塔吉克的都杜尚別來說吧,在波斯語中,杜尚別就是星期一的意思,每逢星期一,這座因絲綢之路而繁華的要塞,就是商賈雲集的所在。剛才我們路過的地方地圖上記載是絲綢之路的遺址,遠遠看過去風化得很嚴重,似乎沒有什麼保護的措施。”博學的穆言西瓜吃夠後就開始上課了。

“我注意到這裡車行大部分賣的是二手車,很多歐洲地區淘汰下來的車都跑到這裡來賣了,而且好多車行的幫工都是小孩,他們不用讀書嗎?”郝仁問道。

只見司機嘆了口氣說道“我們這有的是不念書的小孩,能幫家裡的車行打理還算好的,也有不少是遊手好閒,在路上攔車乞討的都有。”

司機話音剛落,郝仁就聽到一陣敲擊車窗的聲音。郝仁伸頭出去,就看到一個矮小的男孩向自己伸出手,他眼睛又大又圓,透著一股讓人無法拒絕的可憐勁。郝仁從兜裡拿出零錢送了過去,男孩拿過錢,跳著跑開了。

“今天不是休息天,大馬路邊卻都是這樣的小孩”穆言嘆道。

“這也沒辦法,一是家裡根本多餘的錢供養小孩唸書,二是讀書的收益率太低了,錢不一定能賺回來。”司機說道。

......

汽車動起來繼續往目的地前進,郝仁的眼前卻總是出現那個眼巴巴看著自己的小孩,郝仁問自己既然科技向人而生,那麼是不是應該做點啥。

喜歡破浪時代請大家收藏破浪時代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