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破浪時代 第二百九十四章 顛覆性的生產

沈同方以為郝仁跟自己開玩笑,也沒當回事,兩人辦公室把茶言歡後又找了個餐廳把酒言歡,到了晚上9點多才依依惜別。

結果,第二天早上8點多,沈同方要出去東莞時,在酒店門口看到了籠罩在金色晨曦中的郝仁,正悠閒地半倚在車門上喝一杯咖啡。

“我說你堂堂大總裁沒事幹了是吧,真要跟我去參觀?”沈同方問道。

郝仁笑著遞給沈同方一杯熱牛奶,笑得比陽光還燦爛,“生產自動化就是我現在最大的事,必須得去親眼看看心裡才有譜,給你當助理還不夠格嗎?”

“夠,太夠了”,說完,沈同方打了個電話,三言兩語把增加參觀者的事說清楚,對方一聽沒有猶豫,立馬應承下來。

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很快就到,兩人在一座掛著精密機械的巨大廠房門外停下,從外觀來看,郝仁沒有看出什麼特別之處,於是更加好奇裡面會有怎樣的玄機。

身著統一藍色廠服的一男一女接待了郝仁和沈同方,男子叫餘錢,是這個廠副廠長,頭有些花白,看起來約莫有5o多歲,他一側的女子叫仇小芳,任技術總監。

“哎呀,歡迎兩位大駕光臨,讓我們廠蓬蓽生輝。”餘錢說道。

“哪裡哪裡,精密機械在製造業屈一指,今天得見三生有幸。”沈同方回答道。

“承蒙不棄,能接待兩位這樣尊貴客戶才是我的福分。”餘錢說道。

“餘經理,這次要你不辭辛勞地給我們詳細介紹下。”沈同方說道。

......

兩人是你來我往,舌燦蓮花,再說下去都能拿出香爐結拜了,完全重新整理了郝仁對沈同方過去的認識。

1o分鐘過後,郝仁才被人引著往裡走,換衣、清潔、除塵一套流程後,內部總算呈現眼前。寬敞明亮的廠房果然空無一人,各個生產模組像樂高一樣整齊排列,各種泛著銀光的機械手臂在上方快移動,每一步操作都如樂章般充滿韻律感,各處緊密銜接,沒有一秒時間浪費,驚得郝仁心中一陣顫慄。

“怎麼樣?震撼吧!”沈同方小聲對郝仁說。

“原來你剛才不是寒暄。”郝仁同樣壓低聲音說道。

“我是真佩服人家。”沈同方說道。

餘錢看著兩人震驚的模樣,心中得意地說道“兩位都是行家,今天我就班門弄斧介紹一下情況。眾所周知,我們身處資訊時代,隨著工業化和資訊化的深度融合,製造業將進一步地朝著製造技術的智慧化,網路化和精密化展。透過物聯網技術,我們可以實現生產環境精細化監控,生產環境安全性監控,製造供應鏈全流程跟蹤,產品全生命週期實時預警,並促進安全生產和節能減排。

我們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一批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在供應領域的製造企業,大約從2oo5年就開始佈局,一共經歷了幾個階段,一開始的起步階段,我們更關注資訊化和工業自動化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開始引入先進的機器裝置,提升生產效率。完成這一步後,我們嘗試將資訊科技應用到企業各關鍵業務環節,並逐步實現對單項業務環節的全面覆蓋。而現在,我們已經從幾個關鍵環節切入,實現關鍵業務環節應用系統之間的協同和整合,開展系統整合基礎上的業務應用,正如你們所看到的,我們實現了無人工廠。當然,這不是我們的終點,我們的目標是應用朝著綜合整合的方向展,突破生產邊界,實現面向市場和客戶的業務流程和生產、經營規模的變革,形成新的工業能力。

這邊你看到的是我們的系統,我們從企業資源計劃層、製造執行層、過程控制作業層進行一體化建設,透過感測器實時收集現場裝置、人員、物料、加工工藝等資料的引數採集,然後透過系統進行關鍵物件建模,實現無縫整合,並在智慧生產管控中心實現集中監控......”

郝仁像個小學生,在手機上認真地做筆記,恨不得一字不漏地記錄下來,走了一圈,竟然累得額頭冒汗。

“餘總,貴公司為什麼會想到去做這麼一件投資巨大的生產改革呢?”郝仁忍不住問道。

“我沒有這個眼力,是董事長高瞻遠矚,加上政府及股東的支援才做成的。大約在2oo3年的時候,日本某著名電子公司決心將組裝工廠從中國遷回到日本,令所有人都想不通。原因就在於成本,2oo3年中國勞動者的平均月工資為126美元,日本勞動者的平均月工資為3737美元,後者是前者的3o倍,這給企業帶來的人力成本巨大,任誰都不會做出這樣虧本的選擇。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這家日企透過資訊科技和精益生產改革了生產方式,不僅減少了人力,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減少了倉庫數量和房地產成本,一個季度的利潤就增長了3o%。

我們董事長在媒體上得知這個故事後就陷入了沉思,中國的人力成本和達國家相比是低,可它不可能永遠低,成本不會是永久競爭力,世界上的資本總是流向利潤最大化的地方,東南亞、印度、甚至非洲在成本上會是中國最有力的競爭對手。那麼,既然日企可以逆潮流贏得利潤,為什麼我們不可以。”餘錢說道。

“說得好,傳統大批次生產方式將複雜的生產工藝,分解成眾多的容易掌握的工序,每個工人只完成一個工序,將人變成螺絲釘,從而降低成本。利潤之外,我們同樣嚮往更人性化的社會,製造業也應該有成就人、培養人、創造人的社會意義。生產改革不僅能提升產品質量和產量,也能把藍領工人從傳統大批次生產方式解放出來,成為具備高素質,高應變的生產管理者,獲取更高工資和更好的職業展。”郝仁說道。

“能想到這個層面,郝總您真是人如其名。”餘錢說道。

“過獎了,可以到哪邊去看看嗎?”郝仁意猶未盡地問道。

“當然。”餘錢自然不會拒絕,這個自豪感膨脹的機會。

喜歡破浪時代請大家收藏破浪時代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